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回渭北做刀客 > 第131章 十一万巨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徐老五银库里搜刮的:

整箱加零散银元三十四箱,拢共约摸三万四千多块。

十两金元宝,整整五箱,每箱二十个,能换五万四千多银元。

玉器、翡翠摆件十九盒,古董瓷器二十一件。

断山手地窖里藏的:

二十五口大箱子,主要是银子和银元,约莫两万四千多银元。

这一算下来,银元总数竟已超过十一万之巨!

这烟土的暴利,真是吓得人舌头打结。

这些银元浸着血腥,沾着多少人家破人亡的泪水和冤屈,当然按照自己的计划,这些钱都会用到维护正义、推动社会发展的事业中。

玉器、翡翠和瓷器他暂时不打算动,这些东西扎眼又金贵,留着以后送礼或救急用,当然,碰上真正的国宝精品,那得好好收着。

另外,从两处搜来的粮食有两千来斤,找机会交给基地或客栈食堂。

大刀匕首正好给护镖队的兄弟使。

还有一大堆烟土生膏和成品,得找个机会彻底处理掉,绝不能让这害人的玩意儿再流出去害人!

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困意终于上来了。

他钻出帐篷空间,躺回暖烘烘的炕上,不一会儿就见了周公。

迷迷糊糊间,好像听到“笃笃笃”的敲门声。

他猛地惊醒,竖起耳朵一听,门外传来小丫清脆的声音:“黑娃哥,吃饭啦!”

黑娃应了一声,揉揉惺忪的睡眼,披上外衣开了门。

小丫端着个盖着布的木托盘,走进屋子,把盘子轻轻放在八仙桌上。

揭开布,露出一大碗小米红豆稀饭,一碟猪肉片子炒土豆丝,一小碟脆生生的咸菜,还有两块烙得金黄的饼子。

那饼子热腾腾的,还带着灶火的焦香。

小丫轻声说:“怕你饿着,特意给你做的。”

黑娃心头一暖,目光落在她冻得微微发红的手上,喉头动了动,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他明白,这白面饼子和肉片子,是农家里最厚实、最滚烫的心意。

这顿饭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送行礼和无言的牵挂。

黑娃看着刘小丫端进来的丰富晚餐,笑着拿起一块饼子,咬了一大口,开动。

焦香瞬间在舌尖炸开,咸香的肉汁裹着绵软的土豆在嘴里化开,温热的米粥顺着喉咙滑进胃里。

吃着吃着,他忽觉喉间发紧,眼前模糊了一瞬,眼泪“唰”地就涌了出来,他想家人了。

但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连忙别过脸,用袖子飞快地抹了下眼角。

刘小丫看着他,轻轻问:“咋啦?”

黑娃摇摇头,吸了吸鼻子,声音闷闷的:“想我妈了,想我大了。”

刘小丫的眼圈也跟着红了,这个平日里顶天立地的硬汉,心底也藏着柔软的角落。

她默默坐到桌边,伸手轻轻拨了下灯芯。

小小的火苗摇曳着,映着两张沉默的脸庞。

晨雾还没完全消散,地上结满了晶莹的霜花,几个人影已经在院子里聚齐,准备送黑娃出行。

章茂才来得可早啦,手里捧着二十来个夹了调料芯的坨坨馍,一股脑塞进黑娃的包袱。

“你师娘连夜赶出来的,带在路上垫肚子!”章茂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出门在外介绍自己,就说是乡兵所的团总。这个身份好使点。”

又对着围上来送行大伙说:“大家以后正规点,都别黑娃、黑娃的叫,可以叫团总、叫东家、叫宗义”。

大伙纷纷点头答应。

黑娃,啊不,现在是章宗义,赶紧对章茂才道:“让师傅费心了。让师娘费心了!”

刘小丫动作飞快,把一包用纸裹得严严实实的炒花生塞进他怀里,小声道:“我炒的,香着呢!饿了就吃几颗。”

章宗义用力点点头,像揣宝贝似的,小心翼翼把那纸包放进怀里。

贺金升笑着给了黑娃胸口一记轻轻的拳头:“路上当心点儿!”

二虎、章宗刚、章宗杨他们也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送别。

宗义一个利落的翻身,稳稳骑上马背,望着大伙儿咧嘴一笑:“外面冻着呢,都赶紧回屋吧!等着我的好消息!”

他扬起马鞭,“啪”一声脆响,骏马昂首长嘶,踏碎了地上的晨霜,老蔡也麻利地打马跟上。

另一边,蒲杨氏坐着马车,跟着护送药材的镖队,慢悠悠驶出院门。

车轮碾过结霜的土路,咕噜噜的声响格外清晰。

下午时分,章宗义和老蔡顺利抵达了同州府的仁义客栈。

章宗达和姚庆礼眼尖,瞧见宗义来了,立刻喜滋滋地迎上来:“黑娃哥来了!”

还是住那熟悉的‘如意’小院,宗义让姚庆礼赶紧派人去把丁山子叫回来。

丁山子脚底生风般赶回,见到宗义,抱拳一礼:“东家来了!”

章宗达立马安排灶房整了几个硬菜,几个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开了。

宗义先看向丁山子:“山子,药行那边咋样了?”

丁山子连忙应道:“生意挺稳当,这两天刚发走两批货。西防风药材能够大批量发货的就咱家了!客户来买它,顺手就把别的药材也带走了,销量眼见的起来了!”

宗义点点头,又问起库房存货和账房的事儿。

章宗达接话道:“师父派的第二个账房先生也到了。现在俩账房,既管着客栈的账,也管着药行这边进货出货和收钱的账。”

丁山子也补充:“每天回来交账,方便得很!”

章宗义听完道:“这样挺好,库房在客栈,管着也顺手。不过两边的账目一定得分清,不能搅和在一起,自家人也得明算账。”

丁山子郑重应下,麻利地从怀里掏出账本奉上:“这是这几天的进出明细,请东家过目。”

宗义翻看片刻,眉头舒展开:“价钱定得合适,发货也及时,你们办得妥帖。”

他合上账本,递给了丁山子。

几人吃饭的过程中,继续问丁山子:“恒昌药行那边有啥动静没?”

丁山子压低声音:“前天瞅见他们从甘肃弄来大批防风,价钱压得贼低,吸引了一些不挑产地的采购商。”

说完,他又谨慎地加了句:“感觉是冲着抢咱生意来的。”

宗义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碗边沿,眼神锐利起来:

“嘿,果然坐不住了。不过,咱手里的西防风是独一份儿,不怕他降价。只是——”

他顿了顿,“得盯紧他们的一举一动。”

接着他又问章宗达:“客栈生意现在稳当不?”

“也挺好!最近住店的客商不少,特别是咱渭北的商队,都喜欢在咱这儿落脚,陕北客也多了。”章宗达答道。

“庆礼还联系了两支护镖的镖队,也带着商队来住了。”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章宗义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