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刚开始之时,武举只设有乡试和会试,一直到崇祯年间,因为战争的需要,又设立了殿试。
后,这规矩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隆武朝!
故,若要考上大明隆武朝本次武状元,必须需要历经四个等级的考试:
即,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
武童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三场,
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和文童试一样!
顾名思义,
县试是在县里,由知县主持,
府试是在府里,由知府主持,
而院试则是府里,由地方学政主持,
过了这三关,才可称为武生员,也就是俗称的武秀才。
武乡试,则由京城礼部在各省举行的考试,
开始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后,明孝宗改为每六年举行一次,崇祯朝又变为三年一次,
弘光朝再次变为每六年举行一次,一直到现在隆武朝!
参加武乡试的,除了武生员之外,还有凭父辈做官而成的荫监生和凭向朝廷捐银而成的捐监生。
电视上演的,不学无术之辈,全是荫监生和捐监生,
至于凭借真才实学考上的武生员,则都是文武全才!
对于荫监生和捐监生,一般都是走个过场,乃是朝廷照顾生,
虽然可为官,但却不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而朝廷真正看中的,则为文武全才的武生员和那些久经沙场的武将世家子弟!
而武举乡试考试,分为外场和内场两场。
先考内场,后考外场!
而外场,又可分为两场,
第一场为马射,
第二场为步射和技勇。
马射、步射,均合格者,可获得一个“单好”资格;
技勇入选“好”字号者,亦算一个“单好”资格;
同时具有两个“单好”者,可获得“双好”资格。
内场,则是文化课考试,名称叫“策论武经”。
所谓“武经”,指的是《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这些官方认定的教材。
由主考官从武经中选取一百余字内容,考生进行默写;
凡不能默写者,或涂写错乱者,或卷子倒写者,均视为不合格。
而王玉??,能两次成为乡试之中的武解元,自然是兵法韬略全部铭记于心!
且还写的一手好“松雪体,隽秀可爱,
其字体堪与文士媲美,遂才能两次,被定为乡试内场第一。
加之其,在演武场试马箭、刀石之中,
能开六力弓,三马九箭皆攒射红心。
且能挥舞一百二十斤的大刀,耍出八十八个胸背花,
末了由背上滚下,起腿向后挑,刀顺势自空落下,转身双手稳稳接住。
武艺之高,自然是全场博然,赞叹不已。
举掇头石时,其先吸气一口,双手着把腰背一挺,掇与胸平。
双臂再翻,腿随势下蹲,挺身将石举达头顶,
之后,反复三次,负石走,举重若轻!
由此,二项并取优等。
加之第一场在射圃考步射,挽强弓中,
王玉??,连开九弓,速射九箭,皆中红心。
因无廿力弓,王玉??乃合二张十力弓,弓开如满月。
当时的主考官,盛赞他为“奇才”。
最终,考官以各科绝对优等,把王玉??,再次选为浙江乡试武解元。
通过武举乡试考试的,就可被称为武举人,
是有资格,今年到京城参加武举会试的。
而今年京师武举会试,将安排于下月三月初一举行,
若通过被取中者,称为武贡士,可参加最高级别的武殿试。
武殿试是武科最高等级的考试, 将在四月初一举行,
到时将由隆武帝亲自钦定一甲的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
武殿试,首先进行外场考试,然后进行内场考试。
内场考试的地点,设在太和殿前廊内,
外场考试地点,则在工部下属的京师火器大学堂演武场进行!
到时,四月初一的一大早,
考生们将在兵部和鸿胪寺官员引导下,从午门进宫,来到太和殿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之后到演武场参加外场考核,
到时,全京师百姓都可围观!
每名考生需完成马射、步射、弓、刀、石、对抗的技勇考核。
考试内容、流程与武举会试基本相同。
三场考试结束之后,
第二日,在太和殿,参加内场策论考核!
想考中武状元,内场策论成绩占了很大的因素。
所以说,不管任何时候,都千万不能偏科。
考试结束后,就是阅卷,
之后,在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传胪仪式。
到时,将由隆武帝,亲自宣布武进士名单,
包括,一甲第一名武状元、一甲第二名武榜眼、一甲第三名武探花,
以及二甲、三甲若干名的人员名单。
之后于兵部,宴请新科武进士们,
并赐一甲第一名武状元,盔甲、胄带、腰刀、弓、箭等物,
及其他武进士,银两以做奖励!
第二年,还会于武状元的家乡,新建武状元坊以示荣耀,
同时,用以激励后进之人,跟文状元,一样。
一般来讲,只要武举会试外场考试当场过关,即使内场考得一塌糊涂,
还是有很大机会,能考取上武进士的。
但殿试,就不行了,内场策论,必须过关,才可!
而王玉??,因两次都成功夺得乡试武解元,
加之,跟随四大名将学艺多年,还带过兵,打过仗,
更是挑战南北江湖好手,无一败绩!
正因如此,
故,此次武举盛会之中,
不仅王玉??,本人对于那“天下武状元”之位,那是志在必得!
而且他也是本次武举京师各大赌场,赔率最低的,
毕竟,王玉??,是无敌的存在,当今武林第一高手!
至于,结果到底如何,武状元将会最终花落谁家
就得看,到时各省武解元们的当场临场发挥表现了!
对此,隆武帝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