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潜影号”悄无声息地撤回了舰队隐蔽的泊地,带回了“概念播种”已初步完成的数据记录。然而,对于规则协调使团而言,这仅仅是漫长引导过程的第一步。播下的“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土壤本身是否具备孕育改变的内在条件。在洛萨文明那被“血契规则”铁幕笼罩的集体意识中,需要开凿出更深的缝隙,让光线能够透入。

“‘概念播种’只是提供了基础养料,”陈岚在任务分析会议上指出,她的目光扫过主屏幕上洛萨文明那依旧以暗红色调为主的集体潜意识图谱,仅有零星淡金色光点闪烁,“但要撼动根深蒂固的‘血契’体系,需要更强烈的认知冲击。需要让他们‘看到’另一种可能性,以及他们现有道路的终点。”

“直接传输影像资料风险太高,”浅川梨纱立刻补充,“他们的规则防御机制会将其视为精神攻击或高阶幻术,可能引发强烈反噬,甚至促使他们进一步封闭内心。”

林野沉吟片刻,目光投向汉斯和陈岚:“我们能否利用他们自身的‘梦境’与‘潜意识海洋’作为媒介?不直接呈现我们的存在,而是将信息‘伪装’成他们文明内部自然产生的‘启示’或‘远古记忆’?”

汉斯眼睛一亮,手指在虚拟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起来:“有门儿!我们可以利用‘概念播种器’的逆向功能,不是输出,而是输入——在他们集体潜意识的特定‘叙事层’中,植入一些经过高度抽象化、符号化的‘文明寓言’。就像……就像他们祖先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一样!”

陈岚立刻领会:“将这些‘寓言’编码成与他们文化背景中某些古老符号(比如他们神话中代表‘毁灭’或‘新生’的图腾)能产生微弱共鸣的规则信息包。当符合条件的个体(通常是那些内心已有矛盾、或对知识有渴求的智者)进入深层冥想或梦境时,这些‘寓言’便有可能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浮现出来。”

一个名为“潜意识寓言引导”的计划迅速成型。目标不再是广泛撒网,而是精准定位洛萨文明中那些潜在的“反思者”与“求知者”。

使团再次行动起来。这一次,“潜影号”携带的不再是广谱的“概念播种器”,而是经过汉斯紧急改造的、更为精密的“叙事共鸣装置”。它再次潜入洛萨星规则场的薄弱间隙,如同一个无形的幽灵图书管理员,开始向那片狂暴的意识海洋中,投下一本本无声的“书籍”。

这些“书籍”的内容,是人类精心准备的“文明兴衰案例库”的抽象化版本:

一个关于“内耗之树”的寓言: 描绘一棵巨树,其内部根系与枝干相互攻击、争夺养分,最终整棵巨树轰然倒塌,所有部分同归于尽。寓言中隐晦地暗示,过度的内部竞争会耗尽整个体系的生机。

一个关于“共享火种”的传说: 讲述在严寒中,分散的部落因守护各自微弱的火种而相继冻毙,直到一个部落率先提出共享火种,不仅所有人都活了下来,还聚集起了足以抵御更大风雪的力量。

以及,一个经过极度模糊化处理、但核心悲剧脉络清晰的“环状遗迹”的故事: 描述一个曾经辉煌的文明,建造了环绕恒星的伟大结构,却因无法遏制内部的贪婪与分裂,最终在自相残杀中化为冰冷的废墟,只留下警示后人的碑文。这个故事,直接映射了他们曾亲眼所见的戴森环文明悲剧。

这些“寓言”和“传说”,被巧妙地编织进洛萨文明自身的神话叙事框架内,使用了他们文化中已有的、关于“毁灭”、“团结”、“先祖警示”等概念的象征符号。它们不提供直接的答案,不指责任何现有行为,只是静静地展示着不同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导致的结果。

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却在深层意识中悄然发酵。

在洛萨文明一个以好战闻名的大型氏族深处,一位因年老而逐渐退出前线、转而负责教导年轻战士的老兵,在一次关于先祖勇武的冥想中,脑海中莫名浮现出“内耗之树”的景象。他看着族内那些为了争夺资源和支持而明争暗斗的年轻领袖们,第一次将他们的行为与那棵自我毁灭的巨树联系起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和忧虑。

在一个相对弱小、饱受欺凌的氏族中,一位负责记录历史和解读星象的学者,在夜观星象时,精神恍惚间“听”到了那段关于“共享火种”的模糊传说。他看着天空中象征着各个氏族的、相互远离甚至敌对的星域,一个大胆而叛逆的念头悄然滋生:如果……如果这些星辰能够靠近一些,彼此照亮呢?

而在一个致力于挖掘古代遗迹、试图从中寻找失落力量的探索队中,一名年轻队员在触摸一块刻有古老战争场景的石碑时,仿佛透过石碑,“看”到了一个巨大环状结构在战火中分崩离析的幻象,以及那萦绕不散的、关于分裂导致毁灭的无声警告。这幻象与他正在研究的、本族历史上几次因内讧而导致的重大失败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使团成员们通过远程监控,能看到洛萨集体潜意识图谱中,那些代表反思、忧虑和寻求替代方案的淡金色光点,虽然依旧微弱,但数量在缓慢增加,亮度也有所增强。更重要的是,这些光点之间,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尝试连接的规则脉络,仿佛分散的火星正在试图汇聚。

“他们在思考,”浅川梨纱观察着数据流,轻声道,“虽然缓慢,虽然充满挣扎,但他们确实开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我们提供的‘可能性’。”

林野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那颗灰红色的星球上。“我们无法替他们选择道路,也无法强行扭转他们的观念。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一面镜子,或者一个提示音,让他们有机会看清自身处境的不同侧面,激发他们内部对更优路径的探索欲望。”

真正的变革,永远源于文明内部的觉悟与选择。协调者的角色,正是在这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充当那最初的火花,以及耐心的守护者。在这片被暴力规则冰封的土地上,智慧的播种,正在引发一场始于灵魂深处的、悄无声息的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