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咸鱼少女,危! > 第197章 王国的基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节:荆棘王冠下的蓝图

“晓光”系统在网络空间初战告捷,如同在弥漫的硝烟中点燃了一盏风灯,微弱却坚定地照亮了一小片净土。但林晓月深知,对抗“星耀会”这种级别的敌人,仅靠技术防御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堡垒,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社会结构与健康的人心之上。否则,即使网络被净化,现实世界的坍塌同样会导致文明的终结。

她坐在星耀总部顶层的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的不是财报,而是一份被她涂改得密密麻麻、充满各种箭头和奇怪批注(诸如“此处需要摸鱼缓冲区”、“反内卷警报线”)的新型企业架构蓝图。窗外是繁华的都市,而她的目光却穿透了玻璃,落在了更深远的地方。

“是时候给这个‘王国’动动手术了。”她喃喃自语,指尖敲打着桌面上“活力生态”四个大字,“总不能外面打着仗,家里还在搞996福报,那不成地狱笑话了?”

她召来了核心团队——赵小暖、苏瑾、老周,以及几位在历次危机中表现出忠诚和远见的高管,当然,还有通过全息投影参与的顾云深。

“各位,”林晓月开门见山,将她的“蓝图”投影到空中,“星耀和沈氏,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帝国了。它应该成为一个‘活力生态’,一个能自我更新、鼓励创新、并且……能让人喘口气的地方。”

她开始阐述她的核心改革方案:

“第一,设立‘梦想孵化基金’。任何员工,只要有可行的创意,无论是否与本职工作相关,都可以申请资金和资源支持,内部创业。星耀提供平台和风险缓冲。”

“第二,建立‘失败保障金’制度。创业失败,或者项目受挫,核心参与者不仅不会失业,还能获得一年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技能再培训机会,确保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第三,全面推行‘弹性贡献值’考核。废除僵化的KpI,转向对员工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知识分享等综合价值的评估。简单说,就是鼓励‘有用的摸鱼’,打击‘无效的内卷’!”

话音未落,会议室里已是哗然。

以三叔公为首的几个保守派元老脸色铁青,钱董事更是直接拍案而起:“胡闹!这简直是胡闹!林晓月!你这是要散尽家财,把公司变成慈善机构和幼儿园吗?不计成本的投入?失败还有保障?那谁还愿意努力?效率何在?利润何在?!”

赵小暖紧张地攥紧了衣角,苏瑾微微蹙眉思索,老周则盯着蓝图上的技术架构部分,眼神发亮。

全息投影里的顾云深,神情依旧淡漠,但并未出言反对,只是冷静地提问:“风险管控模型和资源分配算法,有初步方案了吗?”

林晓月对顾云深点了点头:“正在用‘晓光’的辅助决策模块进行模拟推演。”然后她转向暴怒的钱董事,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无辜和狡黠的笑容:“钱董事,您别急啊。您看,按照传统模式,我们跟‘星耀会’打,打得过吗?他们玩的是‘格式化’,我们要是连自己人都活得像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那还抵抗什么?直接投降算了。”

她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指着“活力生态”的核心区域:“我们要打造的,是‘星耀会’无法理解和复制的优势——人性的复杂、创造力的随机、以及……在压力下依然能保持快乐和希望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最坚固的‘基石’。”

中节:破土的新芽与质疑的寒风

尽管阻力巨大,但在林晓月的强势推动和沈瀚山老爷子的默许下,改革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启动了。

“梦想孵化基金”和“失败保障金”制度一经公布,在整个集团乃至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外界嘲讽这是“千金大小姐的任性胡为”,是“注定破产的乌托邦实验”。内部也是暗流涌动,既有年轻员工摩拳擦掌的兴奋,也有中层管理者对失控的担忧,更有保守派的冷眼旁观,等着看笑话。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一个名叫陈涛的底层程序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利用“晓光”网络边缘计算节点进行分布式气候数据监测的构想。按照旧有流程,这种与公司主业无关、且风险极高的想法会直接被毙掉。但这一次,项目经过了“晓光”系统的快速评估(评估其潜在社会价值和创新性),竟然真的获得了一笔启动资金和一个临时的跨部门小组。

消息传出,一片哗然。

“看到了吧!我就说这是乱来!”

“那个陈涛,平时就不务正业,这下可找到冤大头了!”

钱董事更是气得在办公室里摔了杯子,扬言要联合其他股东弹劾林晓月。

就连赵小暖都私下找到林晓月,担忧地问:“大佬,这个陈涛的项目……真的能行吗?万一失败了,那些反对的声音……”

林晓月正在办公室里对着一个迷你火锅煮丸子,闻言头也不抬:“小暖啊,你知道种树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赵小暖一愣:“啊?浇水?施肥?”

“是允许它失败。”林晓月夹起一个丸子,吹了吹气,“十棵树苗里死掉七棵,很正常。但只要有三棵活下来,就能成林。我们现在要种的,就是一片能抵抗‘格式化’寒流的森林。怕失败?那不如直接把自己冻在冰箱里保鲜。”

下节:初现的曙光与暗处的獠牙

就在内部争议沸反盈天之时,陈涛的项目组在经历了数次技术瓶颈和团队摩擦后,竟真的取得了突破。他们成功利用闲置的计算资源,构建了一个低成本、高覆盖度的区域性气候微变化监测模型,其数据精度甚至超过了某些官方机构!一家国际环保组织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声誉和间接收益。

这第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虽然稚嫩,却极具象征意义。它像一束强光,刺破了质疑的阴云。

紧接着,更多被压抑的创造力开始迸发。有设计师提出了融合非遗工艺的潮流Ip方案;有工程师利用废弃材料研发了新的环保包装;甚至后勤部的大妈都提交了一个关于优化园区垃圾分类回收的“金点子”……虽然其中大部分项目注定不会产生直接利润,甚至有些看起来天真可笑,但整个公司的氛围,却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过去的紧绷、焦虑,转向了一种活跃的、充满尝试精神的“松弛感”。

这种变化,反映在“晓光”网络的监测数据上,就是属于星耀-沈氏体系范围内的网络空间,那些细微的“意识淤积点”的生成速度明显减缓,甚至有些区域开始了自发的“净化”。

顾云深在分析数据后,对林晓月表示:“你的‘生态’理论,正在产生正向反馈。员工的创造力和归属感,本身就成了对抗意识污染的微弱‘抗体’。”

林晓月得意地晃了晃脑袋:“看吧,我就说,‘摸鱼’……啊不,是‘激发主观能动性’,才是第一生产力!”

然而,就在这片初现的生机之下,暗流依旧汹涌。

“晓光”系统的全球监测网捕捉到,一股异常的资金流和舆论力量,开始有针对性地狙击星耀体系内那些刚刚萌芽的创新项目,手段卑劣,包括恶意挖角、散布谣言、甚至技术破坏。同时,网络上关于林晓月“任性妄为、掏空家族”的负面舆论再次被大规模炒作。

顾云深发来加密信息:“是‘星耀会’的反扑。他们无法容忍这种充满‘不确定性’和‘人性杂质’的生态存在。这印证了你的方向是对的,但也意味着,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

林晓月看着屏幕上那些被恶意攻击的项目名单,眼神冷了下来,嘴角却勾起一抹桀骜的弧度:

“来呗!正好用他们来给我的‘活力生态’当磨刀石!看看是他们‘格式化’的镰刀快,还是我们这群‘杂草’的生命力更旺!”

她按下内部通讯键,语气轻松得像是在点一份外卖:

“通知下去,所有受到恶意攻击的项目组,防御和反击所需资源,由集团‘风险基金’全额承担!另外,告诉食堂,今晚加餐,火锅管够!吃饱了,才有力气跟流氓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