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169集鸿蒙宗传法源初七子赴修仙界授“界域稳定诀”助宗门固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集鸿蒙宗传法源初七子赴修仙界授“界域稳定诀”助宗门固基

一、起源殿议事:传法之缘起

封神劫余波渐散,三界秩序初立,唯有修仙界仍陷在“界域不稳”的隐忧中。这日清晨,起源殿的玉阶上凝着一层淡淡的鸿蒙清气,龙宇一袭玄色道袍立于殿中,指尖悬着的鸿蒙盘缓缓转动,盘面映出的修仙界影像里,多处宗门驻地的护山大阵正泛着细碎的裂纹,像是被风吹皱的薄冰。

“封神劫时,修仙界遭劫气冲击,界域壁垒本就受损,如今三界通道初通,界力流转又乱了章法。”玄冥捧着一枚莹白的“界域探测玉符”,符面上跳动的红光标注着修仙界的不稳区域,“昨日五庄观传来消息,镇元子道友的人参果树周围,已出现三次地脉异动,若再放任,恐波及周边宗门。”

殿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玄空手持一卷《修仙界宗门舆图》走入,舆图上用朱砂圈出了昆仑、蜀山、蓬莱等十二大宗门的位置,每个圈旁都注着一行小字——“护阵裂痕≥3处”“地脉灵力衰减15%”。“修仙界是三界的‘承上启下之域’,上接天界仙力,下育人界修士,若界域崩了,三界平衡便会倾塌。”玄空将舆图铺在玉案上,指尖点向昆仑的位置,“昨日昆仑掌门来函,说他们的‘九转玄冰阵’已拦不住域外逸散的妖邪,前日夜里还伤了三名弟子。”

龙宇的目光落在舆图中央,那里正是鸿蒙宗的驻地,虽未被朱砂圈住,却隐隐透着与其他宗门不同的稳固气息。他沉吟片刻,指尖在鸿蒙盘上轻轻一点,盘面影像切换,露出鸿蒙宗弟子修炼“界域稳定诀”的场景——弟子们周身萦绕着淡金色的灵力,指尖划过虚空时,竟能将空气中飘散的乱流凝成规整的灵力线。“鸿蒙宗的‘界域稳定诀’,是当年我以鸿蒙气为基,结合盘古开天时的界域法则所创,恰好能补修仙界的缺。”龙宇抬眼看向殿外,源初七子正守在殿门两侧,他们是鸿蒙宗最早修炼“界域稳定诀”的弟子,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修士,“让初七子去传法吧,他们修为扎实,又懂界域法则,能把诀法的根脉讲透。”

玄冥点头应下,又取出七枚“传法玉印”,印面上刻着鸿蒙宗的宗徽,印底藏着“界域稳定诀”的完整心法。“这玉印能存储诀法灵力,他们到了宗门,只需将玉印按在护阵核心,就能先稳住阵基,再慢慢传法。”她将玉印递给玄空,又叮嘱道,“修仙界宗门各有传承,诀法传授时需注意兼容,别坏了人家的根基。”

玄空接过玉印,转身走向殿外,源初七子见他出来,立刻上前见礼。大师兄凌云身着月白道袍,腰间系着一枚鸿蒙宗的“镇界佩”,他是初七子中修为最高的,已将“界域稳定诀”修至第九重;二师姐苏清颜手持一柄“清尘剑”,擅长以剑引灵力,最懂如何将诀法融入护阵;三师兄墨渊背着一个装着灵材的布囊,里面是修复护阵所需的“玄铁砂”“灵玉髓”……七人站成一排,目光坚定,等着玄空的吩咐。

“此次传法,不是简单授诀,是要帮修仙界立稳根基。”玄空将传法玉印一一递给七人,指尖在玉印上轻轻一点,印面亮起淡金色的光,“玉印里有诀法心法和护阵修复之法,你们分赴十二大宗门,凌云去昆仑,清颜去蜀山,墨渊去蓬莱……记住,传法时要先观其宗门护阵的属性,再调整诀法的灵力运转,万不可生搬硬套。”

凌云接过玉印,掌心传来一阵温润的灵力,他躬身应道:“弟子明白,定不负师尊与道尊所托,让修仙界的界域稳如磐石。”

苏清颜握着玉印,指尖划过印面的宗徽,轻声补充:“若遇宗门有难,弟子会先出手护其安危,再传诀法。”

玄空点头,又取出一张折叠的《修仙界地脉图》,展开后能看到纵横交错的灵力线,“这图上标着修仙界的地脉节点,你们传法时若遇地脉衰竭,可按图找到节点,以诀法引灵力入脉,事半功倍。”

七人接过地脉图,小心收进怀中。此时殿内传来龙宇的声音:“此行凶险,若遇域外妖邪,可持玉印唤起源殿之力,我与玄冥会为你们护法。”

初七子齐齐躬身,声音洪亮:“谢道尊!”

晨光渐亮,起源殿外的祥云开始流转,初七子各自备好行囊,凌云率先踏上祥云,朝着昆仑的方向飞去,苏清颜、墨渊等人也紧随其后,七道灵光划破天际,像七颗流星,奔向修仙界的十二大宗门。

二、昆仑传法:九转玄冰阵的重生

凌云驾着祥云,飞了三个时辰,终于看到了昆仑的轮廓。远远望去,昆仑山巅覆着一层千年不化的冰雪,山腰间的“九转玄冰阵”本该泛着凛冽的蓝光,此刻却只透着微弱的光晕,阵壁上的裂纹像蛛网般蔓延,偶尔有黑色的妖邪之气从裂纹中钻出来,被阵内的弟子奋力斩杀。

“凌云道友!”山脚下传来一声呼喊,昆仑掌门玄阳子身着青色道袍,正带着几名弟子等候。他鬓角染着白霜,脸上带着疲惫,显然是为护阵的事熬了好几夜。“快请上山,阵内的妖邪越来越多,我们的弟子快撑不住了。”

凌云跟着玄阳子上山,刚走到阵前,就看到一名年轻弟子被妖邪之气所伤,手臂上泛起黑色的咒印,倒在地上痛苦呻吟。凌云立刻上前,指尖凝起淡金色的灵力,轻轻按在弟子的手臂上,灵力顺着咒印游走,片刻后,黑色咒印便消散了。“这是域外妖邪的‘蚀灵咒’,若不及时清除,会蚀入丹田,废了修为。”凌云收回手,看向玄冰阵的阵眼,那里的玄冰柱已经出现了一道半寸深的裂痕,“阵眼受损,灵力外泄,才让妖邪有了可乘之机。”

玄阳子叹了口气,领着凌云走到阵眼旁,指着玄冰柱上的裂痕:“这阵是昆仑的护山根基,用了万年玄冰所铸,如今裂痕越来越大,我们试过用灵力修补,可刚补上就又裂开了。”

凌云取出传法玉印,印面贴在玄冰柱上,淡金色的灵力顺着玉印涌入柱中,裂痕处立刻泛起一层光晕,原本蔓延的裂纹竟慢慢收拢。“‘九转玄冰阵’属水属性,以冰为基,以灵力为引,而‘界域稳定诀’的核心是‘凝乱为整’,正好能补冰阵的缺。”凌云闭上眼睛,指尖掐诀,口中念道:“鸿蒙初开,界域为纲,灵力流转,稳如磐石……”

随着口诀响起,玄冰柱上的光晕越来越亮,阵壁上的裂纹也开始快速修复,原本微弱的蓝光逐渐变得凛冽,将阵外的妖邪之气尽数挡在外面。玄阳子和弟子们看得目瞪口呆,一名弟子忍不住问道:“道友,这诀法竟有如此奇效?”

凌云睁开眼,收回玉印,笑着解释:“这诀法不是强行修补,而是梳理阵内的灵力流转。你们的玄冰阵之所以裂开,是因为劫后界力紊乱,阵内灵力走了岔路,‘界域稳定诀’能将岔路的灵力引回正途,让阵基自己修复。”他招手让昆仑弟子围过来,指尖凝起一道金色的灵力线,“你们看好,运转诀法时,要将灵力聚在丹田,顺着‘会阴’‘命门’‘百会’三穴游走,再通过指尖注入阵眼,像这样……”

凌云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诀法的经脉走向,玄阳子和弟子们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一名年长的弟子试着运转灵力,指尖刚泛起淡金色的光,阵壁上的一道小裂痕就立刻消失了。“成了!”那弟子兴奋地喊道,玄阳子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握着凌云的手:“多谢道友传法,昆仑终于能稳住了!”

接下来的三日,凌云留在昆仑,手把手教弟子们修炼“界域稳定诀”。他发现昆仑弟子擅长冰系法术,便调整了诀法的灵力运转方式,让他们以冰灵力为引,更快地掌握诀法。到了第三日傍晚,“九转玄冰阵”已经完全修复,阵壁泛着凛冽的蓝光,不仅能挡住妖邪,还能自动吸收天地间的灵力,比之前更加强大。

玄阳子设宴感谢凌云,席间取出一枚“昆仑冰魄”,递到凌云手中:“这冰魄能助修士稳固灵力,是昆仑的一点心意,道友收下吧。”

凌云接过冰魄,感受到里面精纯的灵力,笑着道谢:“掌门客气了,此次传法,也是为了三界稳固。”他起身看向窗外,夜色渐浓,星子初亮,“明日我要去下一个宗门,昆仑的事就拜托掌门了。”

玄阳子点头,起身相送:“道友放心,我们定会好好修炼诀法,护好修仙界的界域。”

第二日清晨,凌云告别昆仑众人,驾着祥云朝着下一个宗门飞去。此时的昆仑山巅,“九转玄冰阵”的蓝光映照着雪地,弟子们正在阵前修炼“界域稳定诀”,淡金色的灵力与冰蓝色的阵光交织在一起,成了修仙界一道稳固的风景线。

三、蜀山遇险:以诀法退妖邪

苏清颜驾着清尘剑,飞过连绵的山脉,终于看到了蜀山的轮廓。蜀山以剑修闻名,山巅的“蜀山剑派”驻地周围,插着成千上万柄飞剑,形成了一道“万剑护山阵”。可此刻,剑阵中的飞剑却有些凌乱,不少飞剑的剑身泛着黑气,显然是被妖邪污染了。

“苏道友!”山门处,蜀山掌门凌虚子正握着一柄断裂的飞剑,脸色凝重。他身后的弟子们个个面带倦色,有的手臂上还缠着绷带,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恶战。“你可算来了,昨日夜里,一群域外妖邪突袭蜀山,万剑阵被破了一角,还伤了我们十几名弟子。”

苏清颜落在山门处,目光扫过剑阵的缺口,那里的地面上还残留着黑色的妖邪之气,散发着刺鼻的腥味。“妖邪的气息很浓,应该是从界域裂痕中钻进来的。”她取出传法玉印,指尖凝起灵力,玉印立刻泛起淡金色的光,“先补剑阵,再退妖邪。”

凌虚子点头,领着苏清颜走到剑阵的核心——“蜀山剑台”。剑台上插着一柄通体雪白的“镇山剑”,剑身泛着微弱的白光,剑台周围的灵力线却有些紊乱。苏清颜将传法玉印按在镇山剑上,淡金色的灵力顺着剑身涌入剑台,紊乱的灵力线立刻变得规整,剑阵中的飞剑也开始重新排列,泛着黑气的飞剑渐渐恢复了雪白。

“‘万剑护山阵’以剑为媒,以剑意引灵力,‘界域稳定诀’能梳理剑意,让飞剑重新归位。”苏清颜一边运转诀法,一边对凌虚子说,“你们的剑修擅长以意驭剑,修炼这诀法会更容易,只需将诀法灵力融入剑意,就能让剑阵更稳。”

凌虚子试着运转灵力,将诀法融入剑意,他手中的飞剑立刻泛起淡金色的光,朝着剑阵的缺口飞去,与其他飞剑一起,重新筑起了防护。“果然有效!”凌虚子惊喜地说,立刻让弟子们跟着修炼。

可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刺耳的嘶吼,一群身形佝偻、浑身冒着黑气的妖邪朝着蜀山冲来,为首的妖邪生着三只眼睛,手中握着一柄黑色的巨斧,斧刃上泛着血腥的红光。“又是这些妖邪!”蜀山弟子们立刻握紧飞剑,准备迎战。

苏清颜眉头一皱,对凌虚子说:“掌门,让弟子们退到剑阵后,我来会会它们。”她握着清尘剑,指尖凝起“界域稳定诀”的灵力,剑身立刻泛着淡金色的光,“这妖邪靠吸食界域灵力为生,诀法的灵力能克制它们。”

妖邪冲到近前,为首的三目妖邪举起巨斧,朝着苏清颜劈来,斧刃带着黑色的妖风,刮得周围的树木都断成了两截。苏清颜不慌不忙,运转诀法,指尖划过剑身,一道金色的灵力剑芒朝着妖邪斩去。“砰”的一声,剑芒与巨斧相撞,黑色的妖风瞬间被打散,三目妖邪踉跄着后退了几步,眼中满是惊讶。

“不可能!你的灵力怎么能破我的妖力?”三目妖邪嘶吼着,再次举起巨斧冲来。苏清颜脚尖点地,飞身跃起,手中清尘剑在空中划出一道金色的弧线,灵力剑芒像一张网,将妖邪们罩在里面。“‘界域稳定诀’的灵力,是鸿蒙初开时的纯净之力,专克你们这些域外妖邪。”

剑阵后的蜀山弟子们见状,立刻运转“界域稳定诀”,将灵力融入飞剑,成千上万柄泛着金色光的飞剑朝着妖邪射去。妖邪们被灵力剑芒和飞剑围攻,黑色的妖力渐渐消散,一个个倒在地上,化作了飞灰。

三目妖邪见势不妙,转身想逃,苏清颜岂能容它?她指尖掐诀,一道金色的灵力锁链缠住了妖邪的脚踝,紧接着,清尘剑破空而去,刺穿了妖邪的胸膛。妖邪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化作一团黑气消散了。

战斗结束后,蜀山的弟子们围了上来,个个眼中满是敬佩。凌虚子握着苏清颜的手:“多谢道友出手,若不是你,蜀山今日恐怕要遭大难。”

苏清颜收起清尘剑,笑着说:“举手之劳,三界稳固,我们都有责任。”她取出《修仙界地脉图》,指着蜀山附近的一处地脉节点,“这里的地脉有些衰竭,明日我教你们以诀法引灵力入脉,让剑阵更稳。”

接下来的两日,苏清颜留在蜀山,教弟子们修炼“界域稳定诀”,还帮他们修复了地脉。临走时,凌虚子取出一柄“蜀山灵剑”,送给苏清颜:“这灵剑能与诀法灵力相融,道友带着它,若再遇妖邪,也多一份保障。”

苏清颜接过灵剑,谢过凌虚子,驾着清尘剑朝着下一个宗门飞去。此时的蜀山剑台,镇山剑泛着雪白的光,万剑阵中的飞剑整齐排列,弟子们正在阵前修炼“界域稳定诀”,剑意与诀法灵力交织在一起,成了修仙界一道不可攻破的防线。

四、蓬莱渡海:护阵与文脉的传承

墨渊背着布囊,驾着一艘灵舟,渡过茫茫东海,终于看到了蓬莱仙岛的影子。蓬莱以丹道和阵法闻名,岛上的“蓬莱丹宗”驻地周围,环绕着一道“七星护岛阵”,阵眼处的七颗“七星石”泛着柔和的光。可此刻,灵舟靠近仙岛时,墨渊却发现,护岛阵的光有些暗淡,海面上还漂浮着几具被妖邪所伤的海兽尸体。

“墨道友!”岛岸边,蓬莱掌门丹松子正站在一艘小船上,手中握着一枚碎裂的丹炉,脸色难看。他身后的弟子们个个面带焦虑,有的正忙着救治受伤的海兽,有的则在加固护岛阵的薄弱处。“你可来了,这几日东海的妖邪越来越多,护岛阵的灵力快撑不住了,我们炼的丹药也不够用了。”

墨渊将灵舟靠岸,取出布囊中的“玄铁砂”和“灵玉髓”,递给丹松子:“这些是修复护阵的灵材,先补阵,再炼药。”他跟着丹松子走到护岛阵的阵眼处,七颗七星石中有三颗已经出现了裂痕,阵壁上的灵力线也有些断断续续。

墨渊取出传法玉印,按在其中一颗七星石上,淡金色的灵力顺着玉印涌入石中,裂痕立刻开始修复,阵壁上的灵力线也变得连贯起来。“‘七星护岛阵’以星辰为引,以灵力为脉,‘界域稳定诀’能引星辰之力入阵,让阵基更稳。”墨渊一边运转诀法,一边对丹松子说,“蓬莱擅长丹道,你们可以将诀法灵力融入丹药,炼出‘稳阵丹’,让护岛阵的灵力更持久。”

丹松子眼睛一亮,立刻让弟子们取来丹炉和药材。墨渊则留在阵眼处,继续修复七星石,

待三颗受损的七星石尽数修复,护岛阵的光晕重新变得温润明亮,墨渊才转身走向丹房。丹房内炉火正旺,几名弟子正围着丹炉忙碌,炉中飘出的丹药香气却带着一丝驳杂——显然是灵力紊乱影响了丹效。

“丹道讲究‘灵力纯粹、火候精准’,如今界域不稳,天地灵力掺杂着劫后余气,炼出的丹药自然驳杂。”墨渊走到丹炉旁,指尖凝起淡金色的诀法灵力,轻轻按在炉壁上。随着灵力涌入,炉中原本跳动的火焰渐渐变得平稳,驳杂的药香也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润的灵气。“你们试着将‘界域稳定诀’的灵力融入丹火,先梳理炉内灵力,再控火候。”

丹松子率先上前,依墨渊所言运转诀法,指尖泛着金光轻触炉壁。片刻后,他眼中闪过惊喜:“果然有效!炉内的灵力不晃了,丹药的灵气也纯了!”弟子们见状纷纷效仿,丹房内的灵力渐渐变得规整,炉中丹药的光晕也越来越亮。

接下来的三日,墨渊一边帮蓬莱修复护岛阵的薄弱处,一边指导弟子们将“界域稳定诀”与丹道结合。他发现蓬莱弟子对灵力的感知格外敏锐,便教他们以诀法灵力过滤药材中的杂质,还独创了“稳阵丹”的炼制之法——将七星石的碎屑融入丹药,服下后能短暂引动星辰之力,辅助护阵运转。

第三日傍晚,第一批“稳阵丹”炼成,丹丸通体莹白,泛着淡淡的星辰光晕。丹松子取出一枚丹药,捏碎后撒在护岛阵的阵眼处,阵壁立刻泛起一层璀璨的星光,比之前稳固了数倍。“有了这丹药,就算再遇妖邪,我们也能守住蓬莱!”丹松子握着墨渊的手,语气激动。

墨渊笑着点头,目光落在蓬莱藏书阁的方向。那里藏着修仙界最全的丹道典籍,却因界域不稳,部分古籍的灵力封印开始松动。“藏书阁的典籍是蓬莱的文脉根基,若封印失效,典籍恐会受损。”墨渊提议道,“不如用‘界域稳定诀’加固封印,让文脉能长久传承。”

丹松子恍然大悟,立刻领着墨渊前往藏书阁。阁内书架林立,每本典籍的封面上都印着淡蓝色的灵力封印。墨渊取出传法玉印,指尖凝起诀法灵力,轻轻拂过典籍封面,淡金色的灵力与蓝色封印交织,形成一层更坚固的护罩。“这样一来,就算界域再动荡,典籍也能安然无恙。”

临走时,丹松子将一枚“七星丹令”送给墨渊:“持此令,日后无论何时来蓬莱,都是我们的上宾。”墨渊接过丹令,谢过丹松子,驾着灵舟朝着东海对岸飞去。此时的蓬莱仙岛,七星护岛阵泛着璀璨的星光,丹房内炉火通明,藏书阁的典籍被牢牢守护,成了修仙界传承文脉的一方净土。

五、其他宗门传法:遍地生花的稳固

与此同时,源初七子的其他四人也在修仙界的各大宗门展开传法,将“界域稳定诀”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处需要守护的地方。

四师弟林风去往的是擅长御兽的“万兽谷”。谷中因界域不稳,不少灵兽变得暴躁易怒,甚至冲出谷外伤人。林风抵达后,先以“界域稳定诀”梳理谷中的灵力,再教万兽谷弟子以诀法灵力安抚灵兽。他发现灵兽对诀法的纯净灵力格外亲近,便独创了“驭兽稳灵诀”——将诀法融入驭兽术,不仅能平复灵兽的躁动,还能增强灵兽与修士的羁绊。三日过后,万兽谷的灵兽尽数恢复温顺,谷外的护兽阵也变得固若金汤。

五师妹柳月去往的是专精符箓的“天机阁”。阁中符箓因灵力紊乱,不少高阶符箓失去效用,甚至出现反噬。柳月取出传法玉印,以诀法灵力重新绘制符箓,还教天机阁弟子在符箓中融入“界域稳定纹”——这种纹路能自动梳理周围的灵力,让符箓的效力更持久。待柳月离开时,天机阁的弟子已能画出“稳界符”,贴在阁中各处,让整个天机阁的灵力都变得规整。

六师弟石坚去往的是擅长炼体的“金刚门”。门中弟子因修炼时吸收了紊乱的灵力,不少人出现经脉淤堵的情况。石坚便教他们以“界域稳定诀”运转灵力,疏通经脉,还结合金刚门的炼体术,创了“稳体诀”——修炼时以诀法灵力护住丹田,既能增强炼体效果,又能避免灵力反噬。短短几日,金刚门弟子的修为不仅恢复,还更上一层,门中的“金刚护山大阵”也在诀法的加持下,变得坚不可摧。

七师妹水柔去往的是擅长水系法术的“碧水宫”。宫中的“碧水大阵”因界域裂痕,导致阵中的灵水流失,不少弟子修炼时缺水助力。水柔便以“界域稳定诀”修补界域裂痕,再引天地间的水汽入阵,补充灵水。她还教碧水宫弟子以诀法灵力操控灵水,让灵水既能护阵,又能辅助修炼。待水柔离开时,碧水宫的灵水已恢复充盈,碧水大阵泛着清澈的蓝光,成了修仙界一道灵动的风景线。

短短十日,源初七子遍历修仙界十二大宗门,将“界域稳定诀”传遍每一处角落。原本因界域不稳而陷入焦虑的宗门,如今都有了稳固的护阵、规整的灵力,甚至将诀法与自身传承结合,衍生出了新的修炼之法。

六、起源殿复命:三界稳固的序章

这日清晨,源初七子齐聚起源殿外,各自带着传法的成果,向龙宇、玄冥和玄空复命。

凌云呈上昆仑送来的“昆仑冰魄”,笑着说:“昆仑的九转玄冰阵已完全修复,弟子们还将诀法与冰系法术结合,如今阵力比劫前更强。”

苏清颜取出蜀山相赠的“蜀山灵剑”,补充道:“蜀山的万剑护山阵不仅挡住了妖邪,还能自动吸收天地灵力,凌虚子掌门说,日后会派弟子协助其他小宗门传法。”

墨渊将“七星丹令”递上,语气欣慰:“蓬莱炼出了稳阵丹,还加固了藏书阁的典籍封印,文脉传承再无隐患。”

林风、柳月、石坚、水柔也纷纷呈上各宗门的赠礼——万兽谷的“驭兽符”、天机阁的“稳界符”、金刚门的“金刚符”、碧水宫的“灵水玉”,每一件都承载着修仙界对鸿蒙宗的感激。

玄空接过众人呈上的赠礼,翻看着手边的传法记录,眼中满是赞许:“你们不仅传了诀法,还帮各宗门完善了自身传承,这才是真正的‘助宗门固基’。”

玄冥走到七人面前,取出七枚新的“镇界佩”,佩面上刻着十二大宗门的宗徽:“这是起源殿的赏赐,佩上它,日后你们在修仙界,各宗门都会鼎力相助。”

龙宇立于殿中,指尖的鸿蒙盘缓缓转动,盘面映出修仙界的景象——十二大宗门的护阵泛着各异的光晕,灵力在界域间顺畅流转,弟子们忙着修炼、护阵,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修仙界稳了,三界的承上启下之域便立住了。”龙宇的声音带着一丝欣慰,“此次传法,不仅是补了修仙界的缺,更是为三界稳固埋下了序章。”

玄空走到玉案前,展开一张新的《修仙界舆图》,图上原本的朱砂圈已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代表稳固的绿色印记。“这张舆图,会存入起源殿藏经阁,记下你们今日的功绩。”

源初七子齐齐躬身,声音洪亮:“能为三界稳固尽一份力,是弟子的荣幸!”

此时的起源殿外,祥云缭绕,晨光洒在十二大宗门的方向,那里的护阵光晕交织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网,守护着修仙界的每一寸土地。而“界域稳定诀”的灵力,正顺着这张网,缓缓流淌向三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即将到来的三界承平,打下了最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