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风起赣南 > 第163章 浴血太行铁拳反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七日,黎明前的黑暗被无数道火舌撕裂。日军“五一大扫荡”的序幕,以铺天盖地的炮火拉开。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独立第一旅预设的前沿阵地,火光映红了天际,巨大的爆炸声在山谷间反复回荡,震耳欲聋。

日军依仗其强大的火力优势,采取了极其凶悍的“波浪式”冲锋。在军官的督战下,头缠“月经带”、端着刺刀的日军士兵,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涌向八路军扼守的山头和隘口。天空中,几架日军侦察机盘旋,不时俯冲扫射,为地面部队提供指引。

独立第一旅的将士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蜷缩在坚固的防炮洞和战壕里,任凭头顶泥土簌簌落下,默默计算着炮击的间隙。当日军步兵进入有效射程,嘹亮的军号声和指挥员的怒吼声几乎同时响起:

“打!”

刹那间,沉默的群山苏醒了。轻重机枪喷射出复仇的火舌,密集的子弹如同镰刀般扫向日军冲锋队形。手榴弹如同雨点般从战壕中飞出,在敌群中炸开一团团死亡之花。战士们依托精心构筑的工事,将训练已久的射击技术和战术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日军凭借其精良的装备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不顾伤亡,反复冲击。一些前沿阵地在敌我之间多次易手,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刺刀的碰撞声、怒吼声、濒死的哀嚎声混杂在一起,谱写着战争最残酷的乐章。

林峰在旅前指,通过电话和电台密切关注着各条战线的战况。脑海中,“燧人氏”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处理着海量的战场信息。

【左翼三号高地告急,敌军投入预备队,我守军伤亡过半。】

【中路青龙峡阵地,击退敌第三次冲锋,毙伤敌百余。】

【右翼发现敌小股部队迂回,企图穿插我二团与三团结合部。】

【敌军炮兵阵地位置已初步锁定,位于王家庄东南侧河谷。】

“命令三团预备队一连,立刻增援左翼三号高地!不惜代价,必须守住!”

“告诉青龙峡的同志们,打得好!注意防炮,节省弹药!”

“二团、三团注意结合部,抽调机动兵力,吃掉那股迂回的鬼子!”

“炮兵营,目标王家庄东南河谷,敌炮兵阵地,三发急速射,打了就跑!”

林峰的命令简洁而精准,总能抓住战场的关键节点。他仿佛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对日军的动向和己方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赵刚和徐翰文在惊叹于林峰指挥若定的同时,也将他的命令不折不扣地传达下去。

日军的进攻势头在独立第一旅顽强的阻击下,如同撞上了铜墙铁壁,进展缓慢,伤亡惨重。然而,敌人的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依然明显。战至午后,日军调整战术,集中重兵,在数辆轻型坦克的掩护下,猛攻独立第一旅防线中相对薄弱的结合部——黑风口。

黑风口阵地上,硝烟弥漫,工事多处被毁。守卫此地的一团二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日军坦克的直射火炮和机枪,给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守军造成了严重威胁。

“旅长!黑风口请求炮火支援!鬼子坦克上来了!”通讯参谋焦急地喊道。

林峰目光一凝。动用旅属炮兵营进行直瞄射击风险极大,很可能暴露阵地,招致日军更猛烈的报复性炮击。但他知道,黑风口绝不能丢!

“命令炮兵营,瞄准黑风口前沿,压制敌步兵!打三分钟,立刻转移阵地!”

“告诉一团,把他们那几具‘飞雷’给老子用上!瞄准了鬼子的坦克和后续步兵集群,轰他娘的!”

命令下达。片刻之后,独立第一旅的迫击炮发出了怒吼,炮弹准确地落在黑风口阵地前,暂时压制了跟随坦克冲锋的日军步兵。几乎在同一时间,几声沉闷如雷的巨响从黑风口侧后的反斜面传来!

几个巨大的、冒着黑烟的炸药包,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声,划着极不规则的弧线,狠狠地砸向了日军坦克和密集的步兵队形!

“轰——!!!”“轰隆隆——!!!”

地动山摇!堪比重型炮弹爆炸的巨响接连响起!浓烟和尘土冲天而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甚至让远在指挥部的林峰都感到了脚下的震动。一辆日军坦克被直接命中,瞬间化作一堆燃烧的废铁。旁边的日军步兵更是遭了殃,在如此恐怖的爆炸威力下,非死即伤,队形瞬间大乱!

“飞雷”这前所未见的“土家伙”带来的心理震撼,甚至超过了其实际杀伤效果。幸存的日军惊恐万状,攻势为之一滞。一团二营的战士们趁势发起反冲击,用手榴弹和刺刀将突入阵地的残敌消灭,暂时稳住了防线。

“打得好!‘磐石’作坊立了大功!”赵刚兴奋地一拍大腿。

徐翰文也长舒一口气:“这东西虽然粗糙,关键时刻真能顶大用!”

日军在黑风口受挫,锐气稍减。但林峰知道,这远未到松懈的时候。“燧人氏”系统再次发出警示:

【检测到敌军通信异常活跃,其指挥部可能正在酝酿新的攻击计划。】

【内线情报:日军指挥官对进展缓慢极为不满,可能动用其最精锐的‘挺身队’(类似特种部队),执行斩首或破坏任务。】

“命令各部,提高警惕,尤其是夜间防备!侦察营加大活动力度,重点搜寻日军小股精锐部队的踪迹!旅部警卫营,加强戒备!”林峰立刻做出应对。

第一天的血战,在夕阳西下时暂告一段落。日军付出了超过八百人的伤亡,却未能达成主要突破。独立第一旅的防线虽然多处摇摇欲坠,但依然顽强地屹立着。战士们顾不上休息,在夜色掩护下抢修工事,搬运弹药,后送伤员。

林峰走出指挥部,巡视着笼罩在暮色与硝烟中的阵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火药味。他看着那些疲惫不堪却眼神依旧坚定的战士们,看着卫生员和担架队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对牺牲战友的痛惜,有对部队顽强表现的骄傲,更有对明日更加残酷战斗的凝重。

“燧人氏,”他在心中默问,“我们还能撑多久?”

【根据当前敌我损耗比、物资储备及士气水平动态推演:在无重大变故情况下,现有防线可维持三至五天。但需警惕敌军战术突变及‘挺身队’可能造成的破坏。能源水平:24%,消耗在预期范围内。】

“足够了……”林峰喃喃道,“三天,足够我们给鬼子准备一份更大的‘惊喜’了。”

他的目光投向黑暗的远方,那里是日军指挥部的方向。被动防御绝非他的风格,在顶住敌人最初的猛攻后,反击的利刃,已然在他心中悄然铸就。这不仅仅是一场防御战,更将是一场在“燧人氏”辅助下,精心策划的、针对日军骄横心理的致命反击。太行山的夜晚,暗流更加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