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 > 第13集:冷藏柜里的“夏日幸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集:冷藏柜里的“夏日幸福”

入伏后的京城像个大蒸笼,连胡同里的狗都趴在树荫下吐舌头。“老灶台”饭店的门帘被热气掀得哗哗响,刚进门的客人一瞅见收银台旁边的保鲜柜,眼睛瞬间亮了——玻璃门后,一排排白瓷盘码得整整齐齐,嫩白的豆腐浸在琥珀色的酱汁里,灰黑的皮蛋块裹着红油,每盘都盖着保鲜膜,透着股沁凉的气。

“哟!今天有现成的皮蛋豆腐啊!”穿背心的大叔嗓门洪亮,手里还拎着瓶冰镇啤酒,“给我来两盘!冰啤酒配这凉菜,绝了!”

李秀莲正在给客人找零,闻言笑着点头:“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俩孩子放学做的,还带着冰碴呢。”

这事儿说起来,还是客人“逼”出来的。前几天总有人抱怨:“等俩小师傅放学太熬人,天这么热,就想赶紧吃口冰爽的!”王铁柱被磨得没办法,只好跟俩娃商量:“每天放学先做三十盘存着,卖完了再现做,咋样?”

炎昭炎曜一听能“批量生产”,立马拍着胸脯答应,还特意画了张“生产计划表”——放学后先写作业(四十分钟),然后进厨房,炎昭负责切皮蛋、挖豆腐,炎曜负责调酱汁、装盘,最后一起端进冷藏柜,动作麻利得像两条小流水线。

此刻,小胖背着书包冲进店,直奔保鲜柜:“阿姨!给我来盘皮蛋豆腐!今天我要配冰镇汽水!”他踮着脚瞅柜子里的菜,眼睛瞪得溜圆,“哇,今天的豆腐切得比昨天还匀!”

“那是,”炎昭不知啥时候从后厨钻出来,小脸上沾着点酱汁,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发明了‘尺子切法’,每块豆腐都得是两厘米见方!”

炎曜也跟着凑过来,举着个小本本:“酱汁也升级了,加了点柠檬汁,更解腻!刚才张爷爷尝了,说比冰西瓜还爽!”

正说着,门口又涌进来一群客人,全是熟面孔。

“给我来三盘皮蛋豆腐!”开出租车的刘师傅擦着汗,“刚拉了趟活,热得快中暑了,就等着这口救命呢!”

“我们要五盘!”几个建筑工人扛着工具进来,黝黑的脸上淌着汗,“昨天没抢着,今天特意早点来!”

李秀莲一边麻利地装盘,一边笑着解释:“慢点慢点,都有份。对不住啊各位,俩孩子还在上学,只能放学做,怕提前做了不新鲜,耽误大家胃口了。”

“理解理解!”刘师傅接过盘子,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了一块,“孩子学习要紧!这豆腐能做得这么好,学习肯定也不差!”

旁边的阿姨也跟着说:“就是,咱宁愿多等会儿,也不能耽误孩子写作业。再说了,这现做的就是不一样,滑嫩得像冰淇淋,凉丝丝的从喉咙到胃,舒坦!”

王铁柱在后厨听见这话,颠勺的手都轻快了。他偷偷往冷藏柜瞅了一眼,看见俩娃正帮着端盘子,炎昭给客人递筷子时还不忘说“小心凉”,炎曜则在旁边数着“今天卖了十八盘”,小模样认真得可爱。

突然觉得,自己之前担心“俩娃抢了后厨位置”纯属瞎操心——这俩小子不光没耽误学习,还把做菜的认真劲用到了作业上,昨天李老师还打电话夸他们:“炎昭的数学题步骤写得比菜谱还清楚,炎曜的作文把‘如何拌好皮蛋豆腐’写得像篇小论文。”

傍晚时分,冷藏柜里的皮蛋豆腐卖得见了底,最后一盘被张大爷端走。他一边就着啤酒吃,一边对俩娃说:“小子们,这菜能火,不光是好吃,是你们做的时候上心了。你看这豆腐块大小匀,酱汁酸甜合适,连保鲜膜都盖得严严实实,透着股让人放心的劲儿。”

炎昭炎曜似懂非懂地点头,手里还在收拾盘子。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给冷藏柜镀上了层金边,也给俩娃沾着酱汁的小脸上抹了层暖光。

关店后,李秀莲数着今天的空盘子,笑着说:“好家伙,今天卖了五十六盘!比昨天还多!”

王铁柱哼了一声,嘴上说着“瞎猫碰上死耗子”,却拿起最后一块剩下的豆腐放进嘴里——冰凉滑嫩,酸鲜爽口,确实比他拌的强。他突然对俩娃说:“明天教你们做拍黄瓜,冰镇的,肯定也能成爆款。”

炎昭眼睛一亮:“真的?我早就想好了,黄瓜要拍得裂开但不碎,这样才能浸满酱汁!”

炎曜赶紧补充:“还要放蒜水!但不能太多,不然吃完嘴巴臭!”

俩娃又吵吵嚷嚷地研究起来,声音混着冰箱的嗡鸣,像首特别的夏日小调。李秀莲靠在门框上,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这炎热的夏天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因为有俩孩子在,连凉菜里都藏着清爽的甜,连等待都成了件值得的事。

而那冷藏柜里的冰凉,或许就是玉帝要找的“凡间味”之一——是认真,是体谅,是在烟火气里慢慢熬出来的,让人心里踏实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