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 > 第35集:试卷上的红叉与灶台上的慌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集:试卷上的红叉与灶台上的慌张

天还没亮透,“老灶台”的后厨就亮起了灯。炎昭炎曜系着围裙,踮着脚往砂锅里添水——这是他们新琢磨的“早安粥”,加了小米、南瓜和红枣,要熬得稠稠的,给早来的客人当早饭。

“快点快点,六点得出发去学校!”炎昭手腕上套着个卡通手表,指针“滴答”响得像催命符。他一边搅粥一边背单词:“apple……香蕉是banana……”

炎曜往粥里撒着冰糖,嘴里念叨着数学公式:“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锅沿的热气熏得他们眼睛发潮,却不敢耽误——早上五点半起床熬粥,六点半飞奔去学校,课间十分钟还得跟同学讨论昨晚新研发的炸串酱料,这是俩小师傅雷打不动的时间表。

教室里,早读课的琅琅书声里,总混着他们俩的小声嘀咕。

“昨天的樱桃排骨,张大爷说太甜了,今天得少放半勺糖。”炎昭对着课本,眼睛却瞟着同桌的笔记本。

“数学老师说下午要模拟考,最后一道大题你会吗?”炎曜用课本挡着,偷偷画了个简易灶台,“我觉得跟炖排骨一个道理,步骤对了就差不了。”

同桌小胖凑过来,吸溜着口水:“考完试能去你家吃炸串不?我妈说考得好就给我买十串!”

“那你得加油啊!”炎昭拍着他的肩膀,“考砸了可只有清水煮白菜!”

这话逗得周围同学直笑,却没人敢大声——模拟考的阴影像块乌云,压得整个年级都喘不过气。成绩好的同学紧锁眉头刷题,成绩差的则趴在桌上唉声叹气,尤其是几个调皮的男生,已经开始互相揉着屁股:“昨晚我爸说了,考不到八十分,皮带炖肉管够!”

下午的模拟考,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炎昭盯着最后一道数学大题,脑子里却冒出个念头:这题干像极了炸串时的油温控制,火候不够不行,太旺了也会焦……他甩甩头,赶紧把注意力拉回试卷,手心却沁出了汗。

考完试,男生们聚在走廊里,表情比吃了黄连还苦。

“完了完了,应用题全错了,我妈肯定得请我吃‘竹笋炒肉’!”一个男生捂着屁股,愁眉苦脸。

“我更惨,作文只写了两百字,老师说要叫家长……”另一个蹲在地上,像只泄了气的皮球。

放学铃一响,炎昭炎曜攥着试卷,在校门口等小宇。俩人的手指都快把试卷捏烂了——炎昭数学扣了十五分,炎曜语文错了三道基础题,成绩算不上差,却绝对达不到爸妈“不拖后腿”的标准。

“小宇哥,你考得咋样?”炎昭声音发颤,眼睛瞟着自己试卷上的红叉,像看到了爸爸手里的拖鞋。

小宇展开试卷,语文数学都是九十多分,他看着俩人的成绩,突然有点犹豫:“我爸说……考砸了不要紧,找出错在哪就行。你们爸妈……应该不会太严吧?”

“你是不知道!”炎曜急得直跺脚,“上次我数学考了八十七,我妈虽然没打我,但把我的锅铲没收了三天!这次……”他不敢想下去,小脸皱成了包子。

炎昭咽了口唾沫:“我听说,隔壁班王浩考了七十分,他爸把他的游戏机砸了,还让他站在灶台前反省了俩小时!”

三个孩子往家走,脚步像灌了铅。路过炸串摊(当然是老灶台自己的),平时闻到香味就挪不动腿的俩娃,今天却只敢匆匆瞥一眼——那灶台此刻像个张着嘴的怪兽,仿佛在说“考砸了还想碰锅铲?”

推开“老灶台”的门,李秀莲正忙着给客人盛粥,看见他们,笑着问:“回来啦?考得咋样?”

炎昭炎曜“唰”地低下头,把试卷往背后藏,手指绞着衣角,像两只做错事的小老鼠。

“拿出来吧。”王铁柱从后厨走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语气听不出喜怒。

俩娃磨磨蹭蹭地掏出试卷,眼睛盯着脚尖,大气不敢出。

李秀莲接过试卷,眉头轻轻皱了皱:“数学这道题怎么错了?不是跟你讲过思路吗?”

炎昭的脸“唰”地红了,声音细得像蚊子哼:“我……我考试时走神了……”

“语文的基础题不该错。”王铁柱指着炎曜的试卷,“平时让你多练字帖,你总说忙着研究酱料!”

炎曜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突然“扑通”一声跪下:“爸!妈!我们错了!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作业写完再进后厨!求你们别不让我们做菜,也别打我们……”

炎昭也跟着跪下,吓得声音都变了:“我们还可以洗碗!擦桌子!啥活都干!只要别没收我们的锅铲!”

客人都看傻了,张大爷赶紧劝:“孩子还小,一次考不好不算啥,别吓着他们。”

“就是就是,俩娃又要学习又要帮忙做菜,够累的了。”旁边的阿姨也跟着说。

李秀莲又气又笑,赶紧把他们拉起来:“谁要打你们了?爸妈是觉得,学习得踏实,做菜也得踏实,俩事儿都不能糊弄。”

王铁柱蹲下来,看着他们吓得发白的小脸,突然叹了口气:“下次考好了,我教你们做糖醋排骨。考不好……”他故意顿了顿,“就罚你们……把错题抄十遍,然后继续进后厨帮忙——总不能因为考砸了,就不让你们做喜欢的事吧?”

俩娃愣住了,眼泪还挂在脸上,嘴却慢慢咧开。

“真的?”炎昭不敢相信地问。

“爸还能骗你们?”王铁柱刮了刮他的鼻子,“但记住了,学习和做菜一样,都得用心,不然啥也做不好。”

这时,炎昭的手表突然响了,是班主任发来的微信:“炎昭妈妈,炎昭这次模拟考进步很大,尤其是应用题,思路很清晰,就是粗心了点,继续加油!”

紧接着,炎曜的手机也响了,语文老师说:“炎曜的作文写了《我家的灶台》,细节很生动,有生活气息,值得表扬!”

俩娃看着信息,突然跳起来,抱着妈妈的胳膊又蹦又跳:“老师夸我们了!”

李秀莲看着他们破涕为笑的样子,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看吧,只要用心,啥都能做好。”

后厨的粥还在咕嘟作响,甜香混着孩子们的笑声飘出去。王铁柱看着那两张还带着泪痕的笑脸,突然觉得,这模拟考的红叉,或许比满分更有意义——它让孩子们知道,爸妈的爱不是挂在嘴边的“必须考多少分”,而是“就算考砸了,也有热粥和灶台等着你们”。

而那两张皱巴巴的试卷,被俩娃小心翼翼地夹在菜谱里,旁边还画了个笑脸——原来学习和做菜真的一样,有甜有咸,有成功有失误,但只要一家人在一块儿,再难的坎,也能像熬粥那样,慢慢熬出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