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系统首富 > 第343章 中山之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月的南国,寒意尚未完全退去,清晨的中山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湿雾之中。空气里带着水汽和淡淡的工业粉尘味道,远处的工厂烟囱几乎没有冒烟,透着一股萧瑟的宁静。萧远和周伟华乘坐的黑色奥迪车,平稳地驶入了一片略显破败的工业区。

车窗外,一排排略显陈旧的厂房在晨光中投下长长的影子。这里曾是中山的明星科技园区,如今却只剩下零星几家还在苦苦支撑的企业,南粤通信便是其中之一。

“就是这里了。”周伟华看了一眼手中的地址,对司机说道,“停车吧。”

车辆在厂区门口停下。大门是那种老旧的铁栅栏门,上面用红漆写着“南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字样,油漆有些剥落。门卫室里,一个昏昏欲睡的老大爷抬起眼皮,瞥了一眼车牌,又看了看萧远和周伟华,懒洋洋地问道:“你们找谁?”

“我们找你们的赵总,赵启年先生。”萧远摇下车窗,语气平和地说道。

听到“赵总”二字,门卫老大爷的眼睛稍微睁大了一些,但随即又恢复了慵懒。“赵总?你们是……”他显然知道公司现在的情况,对陌生访客充满了警惕。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厂区里面快步走了出来。那是一个约莫三十五六岁的男人,身材中等,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凌乱,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却异常饱满。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却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亮光,仿佛一团即将熄灭的火种。

“我就是赵启年。”他径直走到车边,看着萧远,伸出手,声音沙哑但充满力量,“请问二位是?”

萧远没有立刻握手,而是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眼前的这个人,与系统资料里那个冷静、严谨的贝尔实验室高材生的画像略有出入,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执着和疲惫,却是如此真实。

“萧远,远航集团的。这位是我的同事,周伟华。”萧远缓缓伸出手,与赵启年有力地握在一起。

赵启年的手掌粗糙而温暖,那一握,传递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和对某种信念的坚守。

“快请进。”赵启年侧身让开,“厂里条件简陋,委屈二位了。”

萧远和周伟华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这个人,有点意思。他没有哭穷卖惨,也没有过多客套,而是直接邀请他们进入这个看似已经“死亡”的公司。

走进厂区,萧远的心沉了下去。正如系统报告和周伟华前期扫描到的信息一样,这里的景象比想象中还要凋敝。生产车间里,大部分机器都已停转,覆盖着一层薄灰。走廊上散落着一些废弃的零部件和包装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松香和金属混合的、近乎悲怆的气味。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留守的员工,他们步履蹒跚,眼神空洞,与赵启年身上的那股劲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很糟糕,对吧?”赵启年仿佛看穿了萧远的心思,自嘲地笑了笑,“去年年底,资金链彻底断了。供应商催款,员工讨薪,银行天天上门。我花了三个月,才把所有人都安抚下来,只留下了几个核心的技术骨干,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

他没有抱怨,没有愤怒,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一个残酷的事实。这种平静,反而比歇斯底里更能触动人心。

萧远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他的目光扫过车间墙壁上一些泛黄的荣誉证书,扫过角落里堆放着的、设计图纸的文件夹,最后落在赵启年那张写满故事的脸庞上。

他们在一间狭小的会议室坐下。赵启年为两人泡了两杯浓得发苦的速溶咖啡。

“赵工,”周伟华率先开口,语气专业而直接,“我们远航集团对贵公司的技术实力很感兴趣。特别是系统资料显示,贵公司在射频技术和通信协议栈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我们想知道,现在这些技术,还能用吗?”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知道,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其技术团队很可能已经人心涣散,技术资料也可能残缺不全。

赵启年的身体微微一僵,但随即挺直了背脊。他拿起桌上一份厚厚的文件夹,推到周伟华面前。“这是我们过去三年所有的研发文档、实验数据和专利申请资料。我们从未停止过研发,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GSm手机的原型机,我们去年就已经做出来了,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准。我们缺的,只是最后一把火,一点资金,一个能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机会。”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不甘和骄傲。他不是在哀求,而是在展示自己的价值。

萧远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这时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赵启年的全部注意力。

“赵工,我们不谈同情,也不谈施舍。”萧远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来这里,是想谈一笔生意。一笔能让南粤通信起死回生,也能让远航集团在通讯领域站稳脚跟的生意。”

赵启年皱起了眉头:“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萧远身体微微前倾,“远航集团将全资收购南粤通信。但是,收购的不是那几栋破厂房和几条废弃的生产线。”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抛出了自己的条件:“我们收购的,是你,是你的团队,是你脑子里的知识,是这些文件夹里的专利和技术。我们会保留‘南粤通信’这个品牌,但会注入全新的资金和管理。而你,赵启年,将作为远航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继续带领你的团队,完成你们未竟的事业。”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赵启年怔住了。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有想过是以这种方式被“拯救”。不是被大公司吞并后雪藏,也不是被拆散了挖人,而是被当成一个整体,一个拥有无限未来的火种,重新点燃。

周伟华补充道:“我们会成立新的公司,建立全新的销售和运营团队。你们只需要专注于你们最擅长的事情——研发。我们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设备和最充足的资金支持,目标是三年内,让‘FarSail’的手机,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FarSail……”赵启年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那团即将熄灭的火种,仿佛被重新注入了燃料,骤然明亮起来。那是萧远在公司注册时就亲自取的名字,寓意着远航、探索。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竟然已经为他规划好了新生的名字。

他看着萧远,这个比自己年轻近十岁的男人。他身上没有财大气粗的傲慢,没有居高临下的审视,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笃定和一种令人信服的诚意。

良久,赵启年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萧远:“萧总,你凭什么相信我?凭什么相信我这个搞技术出身的,能带领公司走向市场?”

萧远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自信:“因为系统的分析告诉我,你的团队是目前国内最接近成功的一支。因为我相信,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和对梦想的执着,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而我,恰好有足够的资本,来投资这份执着。”

他顿了顿,站起身,伸出手:“赵工,给我一个机会,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我们联手,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手机帝国。”

赵启年盯着萧远的眼睛,看了足足有十秒钟。他看到了自信,看到了决心,更看到了一个他从未敢想象的,波澜壮阔的未来。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紧紧地握住了萧远的手。

“好。我跟你赌。”

窗外,一缕阳光穿透了薄雾,照进了这间小小的会议室,也照亮了两个男人眼中共同的,关于未来的火焰。中山之行,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而是一把足以撬动整个通讯产业格局的,关键的杠杆。萧远知道,他走出这一步,未来的道路,必将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