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系统首富 > 第358章 家庭的支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圳的秋天,褪去了夏日的黏腻,阳光透过庭院里高大的香樟树,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桂花淡淡的清香,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祥和。然而,这份宁静,对于此刻坐在书房里的萧远而言,却是一种奢侈的遥远。

书房的门紧闭着,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萧远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却没有看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也没有开启任何电子设备。他的双眼紧闭,太阳穴微微鼓起,即便在休息,紧绷的神经也未曾有丝毫放松。连续数周,他往返于深圳与中山之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远见科技”那间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董事会的压力、研发进展的缓慢、外界的质疑,像三座大山,沉沉地压在他的肩上。

他看上去有些憔悴,眼窝深陷,下巴上冒出了一层青色的胡茬。以往那个总是神采奕奕、仿佛无所不能的萧远,此刻眉宇间凝结着一层化不开的疲惫与忧虑。他不是在逃避,而是需要在这片刻的独处中,整理思绪,积蓄力量,以便再次投入到那场看不到尽头的战斗中去。

“叩叩。”

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谁?”

“是我,婷婷。”门外传来马婷婷温婉柔和的声音。

萧远睁开眼,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一些。他应了一声:“进来吧。”

门被推开,马婷婷端着一杯温热的牛奶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素雅的居家服,长发随意地挽在脑后,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仿佛没有察觉到丈夫身上的沉重。

“看你下午没下来吃饭,给你热了杯牛奶,补充点能量。”她将杯子放在萧远手边,动作自然娴熟。

萧远拿起杯子,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妻子,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那些关于量子隧穿、关于材料晶格缺陷的复杂问题,他能对董事会的董事讲,能对赵启年讲,却无法对马婷婷这样的文科生解释清楚。他不想让她为自己担心。

马婷婷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她没有追问工作上的事,只是在沙发上坐下,轻声说道:“孩子们下午去同学家玩了,晚上才会回来。你要是累了,就多休息一会儿。家里有我。”

简单的几个字,却像一双温柔的手,抚平了萧远心中的一丝焦躁。他点了点头,喝了一口牛奶,温润的液体滑入喉咙,驱散了些许疲惫。

“远见科技那边,还是那么难吗?”马婷婷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她虽然不懂技术,但从萧远日益憔悴的脸色和偶尔流露出的叹息中,她能感受到那片战场的惨烈。

“嗯,”萧远坦诚地应了一声,“比想象中难得多。我们在跟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赛跑。每一步,都踩在未知的深渊边上。”

他没有隐瞒,因为他知道,对马婷婷,他不需要隐瞒。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夫妻,早已习惯了分享彼此生命中最沉重的部分。

马婷婷静静地听着,没有再追问细节。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嬉戏的落叶,缓缓说道:“我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创业就像在大海里航行,总会遇到风浪。你以前遇到风浪,总能找到方向,化险为夷。这次,我相信你也一样。”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不是盲目的安慰,而是一种基于长久以来对萧远能力的深刻认知而产生的信任。

萧远心中一震。是啊,从1989年在广西街头摆摊,到1990年在广东被骗得身无分文,再到后来做贸易、投资苏联物资、涉足房地产和互联网,他萧远何曾真正被一帆风顺的坦途眷顾过?每一次跌倒,都是马婷婷陪在他身边,扶他起来,拍掉他身上的尘土,然后一起寻找下一个出口。她是他的港湾,也是他重新起航的起点。

想到这里,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释然的微笑。“谢谢你,婷婷。”

“我们之间,不需要说谢谢。”马婷婷转过身,微笑着看着他,“你只要知道,无论何时,这里都是你的后方。孩子们需要你,我也需要你。所以,你必须健康地、成功地走下去。”

这番话,比任何战略分析都更有力量。它击中了萧远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商业帝国在奋斗,他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眼前这个女人,为了他们的孩子。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管家前来通报,说孩子们回来了。

不一会儿,两个小家伙,萧文和萧武,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跑了进来。他们一个十岁,一个八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看到父亲坐在书房里,两人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爸爸,你又在忙吗?”萧文仰着小脸问道。

萧远放下牛奶杯,揉了揉萧文的头:“是啊,爸爸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是不是又要发明很厉害的东西?”萧武的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马婷婷在一旁笑道:“别吵你爸爸休息了。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马婷婷讲着孩子们学校里的趣闻,萧文和萧武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见闻,气氛温馨而愉快。萧远暂时放下了所有的烦恼,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家庭时光。他看着妻子温柔的侧脸,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感激。他知道,自己亏欠他们太多,但马婷婷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饭后,孩子们回房做功课。萧远和马婷婷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新闻里正在播放一段关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的报道,画面中,一栋栋现代化的研发大楼拔地而起。

“你说,我们投资的那些公司,会不会有一天也变得这么有名?”萧文从房间探出头来,好奇地问。

这个问题,让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安静了一瞬。

萧远和马婷婷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这不仅仅是关于一家公司的成败,更是关于他们希望留给孩子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会的,”萧远认真地对儿子说,“只要你们努力,只要这个国家在发展,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会变成可能。而爸爸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希望能让这些可能,来得更快一些。”

马婷婷接着说道:“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无论是像爸爸一样去创造,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电视里还在播放着新闻,但萧远的思绪已经飘远。他知道,马婷婷刚才的话,不仅仅是说给孩子听的,也是说给他听的。她总是在不经意间,用最温柔的方式,提醒他肩上的责任,以及这一切奋斗的最终意义。

他站起身,走到马婷婷身边,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温暖,一如往常。

“婷婷,”他轻声说,“辛苦你了。”

马婷婷靠在他的肩膀上,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辛苦。能和你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你实现梦想,是我最大的幸福。”

那一刻,萧远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他知道,无论前方的研发之路多么崎岖漫长,他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个名为“家”的坚固堡垒里,他拥有最强大的后援,最温暖的港湾。这份支持,如同最稳定的电源,为他那台高速运转、负载累累的大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他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再次投身到那场与未来的豪赌之中。因为他知道,当他回来的时候,这里永远有一盏灯为他而亮,总有一个人在等他。

第二天一早,萧远再次踏上了前往中山的路。但这一次,他的脚步比之前更加坚定。因为他背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和团队的期待,还有整个家庭的信任与爱。这份沉甸甸的爱,是他穿越所有黑暗、迎接最终曙光的,最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