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系统首富 > 第386章 人才的归属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圳的二月,冬日的寒意早已被湿热的暖风驱散。春节长假刚刚结束,这座年轻的城市已经恢复了它惯有的忙碌与活力。车流汇成钢铁洪流,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喇叭声与机器的轰鸣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交响乐。

远航集团总部的顶层,总裁办公室。

萧远刚刚结束一场与东南亚考察团队的视频复盘会议。屏幕上,周伟华正在汇报泰国工厂的筹建进展,一切都按照计划顺利推进。挂断会议,他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桌面上一份内刊的样稿。

封面上,一个阳光灿烂的小男孩正和父母在草地上奔跑,标题是——《父母的“第二青春”,是企业最温暖的注脚》。

这篇文章是他前几天亲手写的,讲述了他父母在深圳社区老年大学找到新生活的故事。写作的过程很简单,但文章背后所承载的思考,却让他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一个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一份薪水,更应该延伸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像他父母一样,为家庭奉献了大半辈子的长辈。

“李总监。”萧远拿起内线电话。

“萧总,您有什么指示?”人力资源部总监李薇的声音干练而沉稳,很快从扬声器里传来。

“我看到了内刊的初稿,写得很好。”萧远说,“关于员工父母关怀这块,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报道层面。你跟进一下,看看我们之前承诺的员工子女教育关怀计划,现在具体执行得怎么样了。特别是那个‘远航班’幼儿园,我想亲自去看一看。”

“好的,萧总。”李薇顿了顿,补充道,“正好,今天下午,我们负责项目的同事在‘远航家园’那边做例行回访,您如果有时间,可以一起去看看实景。员工们……都很期待您能去。”

萧远心中一动。他知道,这个“远航班”计划,是集团继解决员工住房问题后,推出的又一重大福利举措。当初提出这个构想时,马婷婷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她甚至亲自参与了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初期设计讨论,希望能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如今,几个月过去了,那里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

“好,”萧远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半小时后楼下停车场见。”

……

半小时后,一辆黑色的宾利慕尚平稳地驶出远航大厦的地下车库,汇入主干道。车上,李薇正在向萧远简报情况。

“萧总,‘远航班’幼儿园是我们与国内顶尖幼教机构合作创办的,总共规划了六个班,现在已经满员了。我们聘请的老师不仅有专业的幼教资质,还经过了严格的心理和教育理念培训。除了常规课程,我们还开设了外教口语启蒙、科学探索和艺术创作等特色课。”李薇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最重要的是,我们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名全职的科技导师,每周都会有两次编程启蒙和机器人搭建的课程。”

“科技导师?”萧远有些意外,这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设想。

“是的,”李薇解释道,“我们考虑到园区里很多员工本身就是科技工作者,希望从小就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反响非常好,很多家长都把这当成一个巨大的福利。”

萧远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街景,心中那份对员工的关怀,正从抽象的理念,变得越来越具体。

车子最终在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门口停下。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完全没有一般工业区周边那种嘈杂和混乱。“远航家园”四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穿过整洁的社区,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位于小区中心位置的“远航班”幼儿园。一栋色彩明快、造型可爱的两层小楼出现在眼前,外墙画满了卡通图案,操场上铺设着柔软的人工草坪,几个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追逐一个巨大的彩色皮球。

萧远和李薇刚走进大门,一位和蔼可亲的女园长就迎了上来。

“萧总,您来了!欢迎欢迎!”园长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在园长的引导下,他们参观了教室、活动室和阅览室。每一处都布置得温馨而富有童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彩泥混合的味道,那是独属于幼儿园的气息。萧远看到,教室的角落里都配备了最新的平板电脑,用于辅助教学;阅览室的绘本种类繁多,甚至有不少是英文原版。

一切都和他想象的,甚至和那些国际上收费高昂的私立幼儿园一样好,甚至更好。

“张工,张工在这里!”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

萧远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红色外套、戴着眼镜的小男孩正拉着一位工程师模样中年男人的手,朝他们这边跑来。小男孩脸上满是兴奋和崇拜。

“豆豆,别乱跑。”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跟萧远和李薇点头致意。

“萧总,这位是我们的核心芯片工程师,张工。”李薇在一旁轻声介绍。

萧远立刻认了出来。张工是集团的技术骨干,主导了多个关键项目,平时在公司见到萧远也只是礼貌性地打个招呼,话不多,是个典型的技术宅。

“张工,你好。”萧远主动伸出手。

“萧总,您好您好!”张工连忙握手,有些受宠若惊,“我……我就是带儿子来看看。他听说今天董事长可能要来,高兴了一早上。”

小男孩豆豆仰着头,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萧远,然后用清脆的声音问:“叔叔,你就是那个发明了‘启明二号’的萧大大吗?”

童言无忌,惹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萧远蹲下身,与豆豆平视,笑着说:“我不是发明者,我只是个组织者。真正厉害的,是你爸爸这样的工程师。”

“我爸爸也很厉害!”豆豆立刻挺起小胸膛,一脸骄傲。

张工的脸更红了,连连摆手。

大家边说边走到了一个正在进行手工课的教室。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各种材料制作小玩意儿。萧远注意到,旁边还有一个区域,几个孩子正围着一台小型机器人,听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导师讲解。

“那就是我们的科技导师,王老师。”园长介绍道。

王导师看到萧远,便暂停了讲解,笑着走过来:“萧总,您看,孩子们对这个很感兴趣。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远超同龄人,这让我们很惊喜。”

萧远看着那些聚精会神的孩子,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他仿佛看到了几年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进入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另一些,可能会拿起画笔,设计出下一代的游戏界面。

“我们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培养几个神童。”萧远忽然开口,声音不大,但足以让身边的张工和李薇听清,“我们只是想给这些孩子一个公平的起点。他们的父母为这座城市,为这家公司付出了心血和智慧,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下一代,拥有更好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张工站在一旁,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当年从名牌大学毕业后,面对多家企业的offer,最终选择了远航,除了看好公司前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对人才的尊重。他一直担心,等孩子长大,优质的教育资源会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座大山。而现在,这座大山被悄无声息地搬走了。

“萧总……谢谢您。”张工的声音有些哽咽,“有您这句话,我……我感觉在这里干一辈子都值了。”

萧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

回程的车上,气氛有些沉默,但每个人都心潮澎湃。李薇看着窗外,轻声说:“萧总,我以前也觉得,企业福利就是多发点钱,多发点假期。但现在我才明白,您想做的,是打造一个真正有人情味的大家庭。这种归属感,是再多钱也买不来的。”

萧远望着远方天际线,夕阳正将整座城市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他想起自己穿越而来,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庞大家业,期间经历了太多的背叛和算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人是会变的,钱是会贬值的,唯有情感的连接和共同的信念,才是一个商业帝国最稳固的基石。

“通知下去,”萧远回到办公室后,立刻召开了一个高层会议,“今年内,我们要在集团所有主要园区,再建三所‘远航班’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服务。资金不是问题,我要看到的,是把这件事做成精品,做成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会议室内,所有高管都神情肃穆,用力地点了点头。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项福利政策,这是他们的老板,向整个集团,乃至整个社会,发出的一个掷地有声的宣言。

当晚,萧远回到家,马婷婷正在客厅里陪着两个儿子玩拼图。

“回来了?”马婷婷抬起头,微笑着问道。

“嗯。”萧远在她身边坐下,将白天在幼儿园的所见所闻讲给了她听。

马婷婷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深。讲完后,她轻声说:“我为你感到骄傲,萧远。你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萧远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份熟悉的温暖。他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马婷婷会比他更懂其中的意义。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用财富和责任,去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繁华的轮廓。在这座城市里,无数个家庭的梦想,正在被悄悄点亮。而萧远,正站在这场变革的中心,用他的方式,守护着这份光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