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虽如此,但语气明显缓和了。张瑞龙与张老长子张建国私交甚笃,都是军中栋梁,这份情谊他自是清楚的。

张瑞龙能亲自赶来,于公是尊重,于私是情分,他心中其实是受用的。简单的寒暄后,张老对李汉生书记说:

“汉生同志,你的心意我领了。吃过午饭,我休息片刻就直接去德市了。

这边有瑞龙在,你就忙你的去吧,省里一大摊子事,国庆期间更要确保稳定。”

李汉生知道老首长的脾气,不再坚持: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绝对从简。老首长您有什么需要,随时让高司令联系我。”

他又与周穆童等人点头致意后,便识趣地先行离开了。最终,在张老明确要求下,

陪同他前往德市的队伍确定为周穆童、肖正阳、李云龙,以及“临时加入”的羊城军区司令员张瑞龙。

省军区司令员高德江负责协调本省境内的保障工作。在机场贵宾室用了极其简单的午餐后,张老小憩了约半小时。

下午一点整,一辆看似普通、但内部经过舒适化改装的考斯特中巴车,悄然驶离星城机场。

开车的是临海省警卫局挑选的绝对可靠的驾驶员,车上坐着张老、周穆童、张瑞龙、肖正阳和李云龙。

没有前导车,没有车队,就这么一辆中巴,融入了国庆节假日的车流,向着距离省城近一百公里外的德市,平稳驶去。

张瑞龙的陪同,既增加了份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更自然的“掩护”——大军区司令员利用假期探望老首长并顺路视察一下辖区内的国防动员或民兵工作,

听起来比退休元老独自出行要更合乎情理一些。车窗外,是节日的繁华景象;

车窗内,张老闭目养神,心中却已波澜起伏。距离那个叫李南的年轻人,距离那段可能改写张家未来的会面,越来越近了。

周穆童和张瑞龙低声交谈着,话题也渐渐引向了德市,引向了那个他们心照不宣的目标。

国庆节的下午阳光和煦,苏荃儿兴致勃勃地拉着李南开始了星城的“文化之旅”。

第一站是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高大的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间,气氛宁静而崇高。

两人缓步其间,苏荃儿轻声讲述着一些她知道的历史故事,李南则神色凝重,目光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

作为军人出身、又在公安战线守护安宁的他,对于牺牲和奉献有着更深切的理解。

这份共同的价值观,让两颗心在无声的缅怀中也靠得更近。离开陵园,他们又来到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参天古木,亭台楼阁,处处弥漫着书香墨韵和文化沉淀。走在青石板路上,感受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底蕴,

李南不禁感叹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苏荃儿像个小导游,指着“实事求是”的匾额,调皮地对李南说:

“看,这和你们搞的‘定城模式’是不是异曲同工?都要讲究实效哦!”

李南笑着点头,两人在古朴典雅的环境中,探讨着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别有一番情趣。

傍晚时分,两人在书院附近找了一家颇有格调的特色餐馆享用晚餐。饭后,华灯初上,他们驱车来到湘江中的橘子洲头。

秋夜的风带着江水的微凉,拂面格外惬意。望着两岸璀璨的灯光和江中穿梭的游船,

吹着江风,感受着星城的夜景与活力。苏荃儿自然地挽着李南的胳膊,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

两人沿着江边漫步,低声交谈,享受着难得的悠闲和二人世界的甜蜜。散步结束时,已是晚上九点多。

这时,苏荃儿的手机响了,是母亲钟琳打来的。

“荃儿,时间不早了,要不就让小李今晚住在家里客房吧,来回跑也麻烦。”

钟琳体贴地说道。苏荃儿捂着话筒,征询地看向李南。

李南几乎没有犹豫,温和但坚定地摇了摇头,用口型说了句“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