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薇那看似不起眼却参数惊人的器械,以及那种“宁可少赚钱也要对得起技术”的执拗态度,与康拓带来的压迫感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张浩等年轻成员在紧张的博弈中,看到了一丝理想主义的光芒。

然而,现实世界的运行逻辑,往往更倾向于权力的算计。

几天后,一个消息在医院内部小范围传开:康拓医疗集团发表了一份官方声明,声称对之前发生在滨海附一院的“个别员工违规事件”表示震惊和痛心,并宣布已对该事件负直接责任的销售总监孙某予以立即开除处理,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声明中还强调,康拓始终秉持合规经营理念,此次事件属个人行为,公司管理层并不知情,现已全面加强内部管控云云。

“丢车保帅!”张浩看到这则消息时,愤愤地对林默说,“那个孙总监,明显就是替罪羊!这么大的事,没有上面点头,他一个销售总监敢干?”

林默对此并不意外。资本巨鳄总有断尾求生的本事。这份声明与其说是忏悔,不如说是康拓在向医院、向外界展示一种姿态:麻烦已经清理干净,合作可以继续。这无疑也给王副院长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更有底气推进与康拓的合作。

果然,王副院长那边的动作明显加快了。医务科正式发布了《杂交手术专用器械招标公告》,截止日期定在两周后。公告附件中的招标需求文件,虽然采纳了林默小组提出的部分细节修改,比如要求提供更详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但最核心的“技术分40%、价格分60%”以及“技术参数只作准入、不分档”的评审规则,纹丝未动。

这等于明白地告诉林默:你的技术壁垒,我承认了,但我用规则给你造了一个更大的笼子。

公告发布第二天,王副院长亲自召集了“杂交技术研究小组”全体成员开会,美其名曰“战前动员”。

会议室里,王副院长笑容可掬,但话语间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招标文件已经发出去了,这可是按照你们小组提出的最高标准制定的,充分体现了院里对这项新技术、对你们团队的重视和支持啊!”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张浩身上:“小张,你是组长,责任重大。这次招标,关注度很高。一定要确保过程公平、公正、透明,最后选出真正性价比高、适合我们医院长远发展的产品。既要保证技术,也要对医院的投入负责,这个平衡点,你要把握好。”

句句冠冕堂皇,却把“价格”和“责任”这两座大山,死死压在了张浩肩上。言下之意,如果最后中标的是康拓(凭借低价),那是规则公平的结果;如果流标或者中标价格过高,那就是张浩和林默没有“把握好平衡”。

张浩感到压力巨大,只能硬着头皮表态:“请院长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办事。”

“嗯,”王副院长满意地点点头,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随口问道,“对了,都有哪些供应商报名了啊?有没有什么国际知名的大品牌?”

器材科的科长连忙汇报:“目前已经有几家报了名,包括康拓医疗,还有几家国内的厂商。国际品牌方面……好像有一家瑞士的小公司,叫……叫瑞泰,也报了名。”

“瑞泰?”王副院长皱了皱眉,显然没听说过,“这种小公司,产品靠不靠谱?别到时候滥竽充数,浪费我们的评审精力。你们器材科要把好初审关,不符合硬性条件的,直接筛掉,不要什么阿猫阿狗都放进来。”

这话看似是对器材科说的,但矛头直指刚刚报名、由陈薇代表的瑞泰公司。王副院长显然不希望招标过程中出现任何不可控的变数,尤其是可能威胁到康拓中标的变数。

林默坐在角落里,自始至终没有发言,但王副院长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在耳中。对方的策略已经很清晰:用规则框住你,用责任压住你,同时尽可能排除潜在的竞争者。

会议结束后,小组气氛凝重。大家都明白,接下来的两周,将是决定性的。

“林老师,王副院长明显是想把瑞泰提前踢出局!”张浩焦虑地说。

“器材科的初审,主要是核对资质文件是否齐全,硬性参数是否在白纸黑字上达标。”林默冷静地分析,“陈薇带来的产品,在参数上是过硬的。关键是资质文件,特别是那些进口报关单、原厂授权证明、还有我们要求的特定第三方检测报告,她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准备齐全、毫无瑕疵。”

他看向张浩:“你私下联系一下陈薇,把我们招标文件里对资质要求的每一个细节都再跟她确认一遍,提醒她务必确保万无一失。初审这一关,她必须自己闯过去,我们帮不了她。”

“好,我马上联系她。”张浩立刻应道。

林默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康拓已经弃子求生,轻装上阵。王副院长步步为营,规则陷阱已然布下。而他们这边,唯一的变数,竟然寄托在一个刚刚认识、代理着小众品牌的年轻销售身上。

这场较量,从一开始,就处在一种极不对等的力量对比中。但他没有退路,只能在这有限的规则空间内,寻找那一线生机。他相信,真正过硬的技术和质量,理应拥有穿透迷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