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 第107章 废墟上的课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苏晚晴和陆青屿全力协调新物资渠道,林默靠在床头,强打精神与马保国、张浩商讨着最坏情况下的用药方案时,帐篷的帘子被小心翼翼地掀开了一条缝。

几个穿着沾满泥泞白大褂、面容憔悴却眼神炽热的人站在门口,显得有些局促。他们年龄不一,最年轻的看起来刚毕业,最年长的约莫五十岁,鬓角已经花白。为首的那位年长医生,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边缘磨损的笔记本。

“请问……林默林主任在吗?”年长医生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语气中还有一丝敬畏。

帐篷内的众人都是一愣。张浩下意识地挡在林默床前,带着警惕问道:“你们是?”

“别误会,别误会!”年长医生连忙摆手,脸上挤出诚恳的笑容,“我们是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我姓赵,赵德明。地震把我们医院……夷为平地了。”他声音哽咽了一下,但很快稳住,“我们几个侥幸没事,这些天一直在各个救援点帮忙打下手。我们……我们听说林主任在这里,创造了那么多奇迹,特别是那个……心脏自体移植……我们……”

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旁边一个年轻医生赶紧补充道:“赵主任的意思是,我们想跟林主任,跟各位专家学习!我们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但就想学点真东西,能多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他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瓶所剩不多的矿泉水和一些压缩饼干。“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知道你们不缺,但……”年轻人的脸涨得通红。

看着这几张饱经风霜、却依然燃烧着求知火焰的脸庞,帐篷内原本因资源短缺而沉闷的气氛,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温暖的石子。

林默挣扎着想坐直些,苏晚晴连忙在他身后垫了个枕头。

“赵主任,还有各位,请进来吧。”林默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种平和的力量,“这里没有专家,只有医生。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东西留给更需要的人。”

赵德明几人这才小心翼翼地走进帐篷,好奇又敬畏地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奇迹发生地”,目光掠过那些他们只在教科书上见过的高级设备(尽管在林默团队看来已极其简陋),最终定格在林默苍白却坚毅的脸上。

“林主任,您的身体……”赵德明关切地问。

“无妨。”林默摆摆手,目光扫过他们,“想学什么?”

赵德明立刻来了精神,像小学生一样翻开笔记本:“我们最想请教的是那个心脏损伤紧急控制的技术!还有,对于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在没有肋骨抱箍器的情况下,除了牵引,还有没有更好的临时固定方法?另外,我们遇到好几个挤压伤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这里没有cRRt机,您说的那个cAVh,具体管路怎么搭建?压力怎么控制?”

问题一个接一个,急切而实际,都是他们在废墟救援中遇到的、凭借县城医院技术力量无法解决的生死难题。

马保国和张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动容。这些基层医生,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寻求着拯救生命的钥匙。

林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张浩:“张浩,连枷胸的巾钳牵引改良法,你跟他们讲讲。”

又看向马保国:“马主任,cAVh的简易管路搭建和抗凝方案,您经验更丰富。”

最后,他看向赵德明:“赵主任,你记录。心脏损伤控制,核心是快速暴露、直接压迫、简单缝合、分期处理。我口述几个关键步骤和陷阱,你们记下。”

一瞬间,简陋的帐篷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战地课堂。

张浩拿起一张处方单,在上面画着胸廓的示意图,详细讲解如何利用有限的巾钳进行有效且创伤更小的牵引固定。马保国则找来一些废弃的输液管和滤器,现场演示如何组装cAVh管路,并强调监测要点和风险。

而林默,靠在床头,语速缓慢却条理清晰地将那些高精尖的心脏外科技术,拆解成在废墟上也能理解和操作的“土办法”。他没有保留,将每一种术式的适应症、关键手法、可能遇到的险情及应对策略,倾囊相授。

赵德明和几个年轻医生如饥似渴地听着,飞快地记录,不时提出疑问。他们的眼神越来越亮,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个缝合顺序太关键了!我们之前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止不住血!”

“林主任,您这么说,我就懂了!”

苏晚晴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发热。她悄悄用手机拍下了这珍贵的画面:疲惫的导师,虚弱的领袖,专注的学生,在摇曳的灯光下,进行着生命知识的传递。

陆青屿也被这一幕触动,她低声对苏晚晴说:“这不只是技术的传授,这是火种的播撒。等我们走了,他们就是这片土地上新生的医疗力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医生!医生!快!又送来一个重伤的,胸腹联合伤,怀疑肝破裂和心包填塞!”

课堂瞬间结束。

林默眼神一凛:“准备手术!马主任主刀,张浩一助!赵主任,你们有兴趣,可以消毒后在一旁观摩!”

“是!”所有人齐声应道,瞬间从学生切换回战士模式。

赵德明几人激动得手都在抖,连忙跟着王护士长去进行快速的消毒准备。他们没想到,刚刚学到的理论,立刻就能看到实战应用!

新的伤员被迅速推了进来。马保国和张浩配合默契,开胸开腹,探查,止血……而赵德明几人,则屏息凝神地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近距离观摩着每一个细节,看着马保国如何沉稳地处理心包积血,看着张浩如何利落地进行肝部分切除。

这一刻,知识的活水,在生与死的战场上,完成了最直接、最深刻的灌注。

救援还在继续,但希望的种子,已悄然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