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 第125章 绝境中的博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病例A的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地鼓舞了星火学员们的士气,也进一步奠定了林默和杂交中心在他们心中神一般的地位。然而,短暂的振奋过后,更严峻的挑战已摆在面前——病例b,那位终末期心衰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老李。

术前讨论会的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

主管医生汇报着最新的评估数据:“右心导管检查证实,肺血管阻力极高,严重超过手术安全阈值。心脏指数低下,肝肾功能已出现继发性损害迹象。”他顿了顿,艰难地补充道,“按照常规标准,这已经算是手术禁忌症了。”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王副院长安排的“厚礼”,果然名不虚传,直接抛出了一个近乎无解的难题。

张浩眉头紧锁:“这种情况下强行手术,术中急性右心衰、无法脱离体外循环的风险极高,几乎是九死一生。”

苏晚晴看向林默,眼神中带着询问。她知道,按照林默的性格,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有希望的患者。

埃里克·施密特这次主动发言,表情严肃:“林主任,各位。在欧洲,对于这类临界病人,我们会非常谨慎。通常的建议是优先考虑心脏移植评估,或者使用更高级的心室辅助装置作为终点治疗或移植桥接。单纯进行常规手术,风险收益比确实不理想。”他提供了国际通行的、也是最“安全”的视角。

几个星火学员,包括刘鑫在内,都暗自点头。保守治疗或者寻求更高级的替代方案,无疑是符合医疗常规、最能规避个人风险的选择。

然而,林默却一直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影像片。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那些冰冷的数据,看到了病床上那个求生欲强烈的患者。

“你们说的,都没错。”良久,林默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任何现有的指南和常规来看,手术都是不明智的。”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但是,老李还有别的选择吗?心脏移植?等待供体的时间他等不起,经济条件也未必允许。高级心室辅助装置?费用高昂,且后续管理复杂,同样不现实。优化药物治疗?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症状仍在持续恶化。”

一连串的反问,让会议室再次陷入沉寂。

“医学的进步,往往就是在于挑战那些所谓的‘禁忌’。”林默站起身,走到悬挂影像片的灯箱前,“我们不能只看数据,更要看数据背后的‘人’和‘趋势’。老李的心肺功能正在一条快速下滑的通道上,保守治疗,只是在等待终点的到来。而手术,尽管风险巨大,却是唯一可能将他拉出这条死亡通道的机会。”

他指着影像片上心脏的形态和肺动脉的扩张程度:“没错,肺血管阻力高,但我们术前进行了针对性药物干预后,阻力是有轻微下降的,说明他的肺血管病变并非完全不可逆。他的右心室虽然扩张肥厚,但收缩功能尚未完全失代偿,还保留着一定的储备。”

埃里克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赌他的右心还能在术后撑过去?”

“不是赌。”林默纠正道,语气斩钉截铁,“是创造机会,是精准管理。”

他转向团队,开始部署策略,思路清晰得令人惊叹:

“第一,术前准备升级。继续加强靶向肺血管药物,尽可能将阻力降到最低。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肝肾功能,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第二,术中策略调整。手术操作要极致轻柔、快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心肌的抑制和肺血管的刺激。体外循环管理至关重要,采用更符合生理的模式,平稳过渡。”

“第三,术后支持预案。做好随时启用Ecmo的准备,不是作为抢救,而是作为计划内的桥接支持,帮助他的右心度过术后最艰难的危险期。同时,制定极其精细的容量管理和药物维持方案。”

他看向埃里克:“施密特医生,你提到的欧洲经验很重要。我们不正面对抗指南,而是在充分理解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更周全的围术期管理和技术支持,去拓展手术的边界。这,或许也是‘星火’可以探索的方向之一。”

埃里克怔住了,他没想到林默会如此巧妙地整合了他的意见,并将其融入到一个更大胆、更富有挑战性的计划中。这不是鲁莽,而是基于深厚病理生理理解和高超技术自信的战略进取。

“很……大胆的计划。”埃里克最终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但如果成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林默的目光最后落在星火学员们身上:“这个病例,将向你们展示,当面对绝境时,一个外科医生应该如何思考,如何权衡,如何调动一切资源,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当然,我们也必须将所有的风险、所有的可能性,毫无保留地告知患者和家属,由他们做出最终选择。”

最终,经过与老李及其家人长达数小时的深度、坦诚沟通,在充分知晓那高达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风险后,老李和家人红着眼眶,颤抖着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下了名字。

“林主任,我们信您。与其等死,我们愿意搏这一线生机!”

手术日。

一号手术室再次成为全院目光的焦点。观摩室内比上一次更加拥挤,气氛也更加压抑。所有人都知道,这几乎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战斗。

林默站在主刀位,王兰一如既往地站在他身侧最熟悉的位置,眼神坚定,器械准备得万无一失。张浩、麻醉团队、体外循环师、Ecmo待命小组……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

“开始。”林默的声音,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手术,在无声的惊涛骇浪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