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宏司长带队的督导组铩羽而归,那份近乎完美的审查报告,虽然没能达成王副院长预期的效果,却也像一根鱼刺,卡在了某些人的喉咙里。明面上的打压暂时收敛,但暗地里的掣肘却变得更加频繁和刁钻。

杂交中心申请的一笔用于购买新型教学模拟设备的专项经费,在审批流程中被一再拖延;原本计划好的、与几家基层医院建立的远程会诊系统对接,也因“技术标准需重新统一论证”而被暂缓。这些不痛不痒却影响效率的“软刀子”,让苏晚晴在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时,平添了许多额外的工作量。

“他们这是想用官僚主义的泥潭,拖慢我们的脚步。”苏晚晴揉着眉心,对林默说道。

林默对此的反应却异常平淡:“意料之中。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时间会站在我们这边。” 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即将结业的星火学员们,以及那封迟迟未来的《柳叶刀》审稿意见。

终于,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林默的电子邮箱收到了那封期盼已久的邮件。主题赫然是:decision on your Lancet submission(关于您《柳叶刀》投稿的决定)。

即便是以林默的心性,在点开邮件的那一刻,指尖也微微停顿了半秒。围在他办公室的苏晚晴、张浩、埃里克等人,更是屏住了呼吸。

邮件内容很长,是典型的顶级期刊审稿流程——多位审稿人提出了极其详细、甚至堪称苛刻的意见。有对统计方法的质疑,有对病例选择标准的追问,有要求补充更长期随访数据的,也有对术中决策提出不同看法的……问题尖锐,直指核心。

张浩看着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提问,倒吸一口凉气:“这……要求也太高了吧?”

埃里克却仔细浏览着审稿意见,眼中反而露出了光芒:“林,这是好事!审稿人非常认真,他们提出的问题虽然尖锐,但都切中要害,说明他们真正读懂了我们的研究,并且感兴趣!这不是拒稿,这是重大修改!我们有机会!”

林默快速浏览完所有意见,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和跃跃欲试交织的神情。“埃里克说得对。这些意见很有价值,能帮助我们把论文打磨得更加无懈可击。”他立刻起身,“召集所有人,我们逐条回复,补充数据,限期两周,完成修改!”

新的攻坚战再次打响。但这一次,团队士气高昂。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退却,而是向着顶峰发起的最后冲刺。他们根据审稿意见,调取更详尽的原始数据,进行更复杂的统计分析,撰写更严谨的讨论和局限性分析。林默亲自执笔回复信,对每一位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都给予了充分、尊重且有理有据的回应。

就在论文修改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星火计划的首期培训,也迎来了最终考核。

这一次,林默没有设置复杂的手术模拟,而是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命题:“结合你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份为期一年的胸外科(或相关科室)技术提升与科室发展规划书。”

考核要求学员们综合分析本院现有设备、人员、病种结构、区域医疗需求等因素,提出切实可行、分阶段的目标、实施路径和预期成果。这不仅考察他们的技术眼光,更考验其管理思维、资源整合能力和对基层现实的深刻理解。

答辩会上,学员们的表现迥异。

刘鑫的报告华丽而空泛,堆砌了大量前沿技术名词,却严重脱离其所在市级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目标如同空中楼阁。在被林默和苏晚晴连续追问几个“钱从哪来?”“人员如何培训?”“本地患者是否需要?”之后,便张口结舌,败下阵来。

而赵德明的报告,则赢得了全场的一致好评。他基于所在县医院的条件,提出的是一个“小而美”的渐进式方案:第一步,巩固和标准化现有胸腔闭式引流、肋骨骨折内固定等基础技术,降低并发症率;第二步,选派一名医生重点学习胸腔镜基础操作,并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绿色通道,处理简单自发性气胸;第三步,利用“星火计划”持续学习平台,逐步提升科室对复杂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初步处理能力,并积极向医院争取必要的基础设备更新。他的规划,每一步都脚踏实地,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充分体现了他在“星火”所学到的务实精神和系统性思维。

其他学员的报告也各有亮点,有的专注于某一特定病种(如食管癌、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流程建设,有的侧重于与基层卫生院建立筛查转诊网络。

林默在最终总结时,对学员们说道:“技术的高度,决定了你们能走多快;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这份立足现实、服务患者的初心,将决定你们能走多远。‘星火’之名,意在燎原。我希望你们带回去的,不只是一身技艺,更是一颗火种,一份能够在自己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蓝图。”

最终考核的结果,赵德明当之无愧位列优秀之首,刘鑫则排名垫底。鲜明的对比,为首期星火计划培训画上了一个充满启示意味的句号。

培训结束前夕,林默团队也完成了对《柳叶刀》论文的修改和重新提交。这一次,他们信心更足。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来。学员们带着收获、感悟与不舍,即将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赵德明在离开前,紧紧握着林默的手,眼眶微红:“林主任,谢谢您!我一定不会辜负‘星火’之名!”

送走学员,杂交中心似乎一下子安静了许多。但所有人都知道,播撒出去的火种,正在四面八方默默积蓄着力量。

而林默和他的团队,在经历了审查风波和培训重任后,也即将迎来新的挑战——修改后的论文能否被最终接收?王副院长和魏司长的下一步动作又会是什么?“星火计划”是昙花一现,还是能真正形成燎原之势?

故事,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