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归来的林默,清晰地感受到了那无形却无处不在的枷锁。合作中心的审批文件在部里进入了“漫长的流程”,之前谈妥的一笔用于支持中心初期建设的专项科研基金被“暂缓拨付”,甚至连医院申请更新一台大型血管造影机的计划,也被以“需要进一步论证配置必要性”为由打了回来。

王副院长虽然不明说,但每次院内会议,那若有若无投向林默的目光,都带着一丝“早知如此”的意味。医院内部也开始出现一些窃窃私语,质疑林默团队是否“得罪了上面”,导致医院整体利益受损。

压力,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将这个崭露头角的团队淹没。

然而,林默的选择,依然是向前。

他将所有外部纷扰置之度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两件事上:救治病人,以及,打磨一把能斩开枷锁的“破局之刃”。

这把刀,不是权谋,不是妥协,而是更极致的技术,和由技术挽救的、更具分量的生命。

他接诊了一个让所有医生都望而却步的病例——一位年仅八岁、患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心下型梗阻及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名叫小宝。这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复杂、死亡率最高的类型之一,被称为“手术禁区中的禁区”。患儿全身紫绀严重,像个小紫人,生命体征极其微弱,多家顶尖医院均表示回天乏术。

患儿的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几乎跪倒在林默面前,他们是听说了林默的医术,辗转千里而来的最后希望。

“这个病例,太冒险了。”连秦雪看过资料后,都眉头紧锁,“手术成功率,理论上可能不到百分之十。一旦失败,对你,对团队,对正在审批的中心,都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目前这个敏感时期,任何一个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

张浩和马保国也面色凝重。他们都清楚这台手术的分量和风险。

马保国私下里对张浩说:“我在以前见过一例类似的,没救过来……那种无力感……林医生他……”

林默没有立刻回答。他将自己关在办公室整整一天,【苍生医典】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行着,脑内构建的小宝那颗畸形心脏的模型在无数种手术路径中穿梭、模拟、失败、再模拟……汗水浸透了他的衬衫。

傍晚,他走出办公室,眼神虽然疲惫,却燃烧着一种坚定的光芒。

“手术,可以做。”他对等待的团队成员和患儿父母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需要调整一下体外循环策略,并且,需要Schmid专门定制一款超微型的引流套管。” 他看向陈薇。

陈薇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联系瑞士总部。阿德勒先生在得知病例情况和林默的需求后,顶着公司内部可能的质疑,动用最高权限,要求研发部门连夜赶工,并安排专机以最快速度将定制器械送达中国。

手术当天,观摩厅里再次坐满了人。除了本院专家,还有几位听闻消息后特意赶来的外院心脏外科主任。所有人都想知道,林默如何挑战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无影灯下,林默的心神进入绝对专注的状态。外界的一切压力、纷争,全部消失。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这颗亟待拯救的、复杂到极致的小小心脏。

手术过程,如同一场在刀尖上的舞蹈,每一步都险象环生。小宝的血管脆弱得像纸,解剖结构扭曲得超出常规认知。林默的手稳如磐石,在【苍生医典】的精准导航下,他仿佛能预见到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提前规避,精准操作。

那套定制器械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其精密度远超标准产品,完美匹配了林默超常规的手术思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室内的气氛紧张得几乎凝固。当林默最终完成最后一道吻合,松开血管钳,血液沿着新建的、符合正常生理的通道顺利流入小宝的心脏时——

监护仪上,那令人揪心的低血氧饱和度数值,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坚定地、持续地上升!患儿体表的紫绀,也随之缓缓褪去……

“成功了……”

“天啊,他真的做到了……”

观摩厅里,不知是谁喃喃低语,随后,爆发出的是一片压抑不住的、充满敬畏的惊叹!

这不是一台普通的手术,这是对生命禁区的成功挑战,是外科技术的一座巅峰!

当小宝被安全送往IcU,手术成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开时,它带来的影响,开始悄然改变着某些东西。

首先是在医学界内部。这台手术的成功,其震撼力堪比《柳叶刀》的论文。它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杂交技术在处理最极端病例上的无可替代性。之前一些保持观望,甚至准备跟风踩一脚的专家和机构,开始重新评估立场。真正的技术实力,在任何时代,都拥有最根本的话语权。

其次,是舆论。之前被魏宏等人暗中操控的、“林默技术华而不实”、“耗费巨大资源只为少数人”的论调,在这例成功救治的、来自普通家庭的患儿面前,不攻自破。几家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开始主动报道小宝的故事,将林默和他的团队塑造成了挑战医学极限、守护生命的英雄。民意,开始自发地站在林默这一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团队自身的淬炼。经历了这台史诗级的手术,张浩、马保国乃至整个团队的信心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他们真正意识到,跟随林默,他们正在参与和创造历史。这种凝聚力,是任何外部压力都无法摧毁的。

林默站在IcU外,看着玻璃窗内小宝逐渐恢复红润的小脸,他的眼神依旧平静。

他知道,权力的枷锁不会因为一台成功的手术就自动解开。魏宏和他背后的人,绝不会轻易罢手。

但是,他手中已经握紧了最锋利的破局之刃——那就是生命本身,以及守护生命所必需的、不断超越的极致技术。

他用这台手术,向所有人宣告:无论面对何种压力,他救治病人的决心,不会改变;他追求技术极致的道路,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