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影灯下,老李的胸腔被打开。与病例A那种粘连的“乱麻”不同,眼前的心脏呈现出另一种令人心悸的景象——右心室如同一个被过度吹起、疲乏不堪的气球,显着扩张,心肌颜色暗淡,搏动微弱而费力。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则异常粗大、壁薄,彰显着内部长期承受的恐怖压力。

观摩室内,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影像资料上的数据,远不如亲眼目睹这颗濒临崩溃的心脏来得震撼。

“这心脏……还能跳多久?”一个学员声音干涩。

手术台上,林默的眼神凝重如铁。他没有丝毫犹豫,指令清晰下达:“建立体外循环,动作务必轻柔。”

张浩和王兰配合默契,插管过程极致小心,仿佛生怕一点点额外的刺激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暗红色的血液开始经由体外循环机流转,心脏的负荷暂时被接管,所有人都稍微松了口气,但心头的巨石丝毫未减——真正的考验,在心脏重新开始工作的那一刻。

手术主体部分——瓣膜置换,在林默手中堪称教科书级别。他摒弃了一切花哨动作,追求极致的效率与精准,最大限度地缩短心脏缺血时间。每一个缝合,每一针打结,都稳定得如同机械。

然而,当病变的瓣膜被成功替换,该是心脏重新挑起大梁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逐步减少体外循环辅助,尝试让心脏自主工作的过程中,监护仪上的数据开始报警。右心房压力急剧升高,血压却难以维持,心脏指数跌至谷底——急性右心功能不全,这个预料之中的魔鬼,如期而至。

心脏如同一个耗尽最后力气的长跑者,虽然瓣膜这个“鞋子”换好了,但“肌肉”本身已经疲软到无法支撑身体继续奔跑。

“多巴酚丁胺,上调剂量!”

“硝酸甘油,降低后负荷!”

“注意容量,cVp(中心静脉压)太高了!”

麻醉医生急促地报着数据,调整着药物。张浩紧盯着心脏,那右心室扩张得似乎更明显了,搏动却愈发无力。

观摩室内气氛凝固,学员们手心捏汗。刘鑫甚至不敢再看,下意识地别开了头。埃里克眉头紧锁,他知道,按照常规,此时情况已极其危急,生存希望渺茫。

“体外循环流量暂时维持,不能完全撤。”林默当机立断,没有强行让心脏独立工作,避免了即刻的崩溃。但他知道,长期依赖体外循环同样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他凝视着那颗无力跳动的心脏,脑中飞速运转。常规药物支持似乎已经触顶。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体外循环流量稍降低的瞬间,右心室的膨胀似乎有所加剧。

“不是单纯的收缩无力,还有心室间相互作用的问题。”林默突然开口,语速很快,“左心开始工作后,空间有限的心包腔内,肿胀的右心室受到了挤压,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病理生理洞察!

“准备心包网片!”林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行右心室游离壁心包切开减压术,并用人工网片进行扩大成形。这是一个相对少见但针对此种情况可能有效的术式,旨在为肿胀的右心室物理上“松绑”。

“林主任,这……”张浩有些迟疑,这个操作本身也有风险。

“执行。”林默语气不容置疑。时间不等人。

在王兰迅速准备好特殊网片的同时,林默手起刀落,在极度脆弱的右心室游离壁上做了一个精准的切口,释放部分张力,随后将人工网片缝合覆盖,如同给心脏穿上了一件“扩胸衣”,为右心室提供了额外的容纳空间。

操作完成,再次尝试降低体外循环。

这一次,右心房的压力上升趋势明显放缓!心脏的搏动虽然依旧微弱,但似乎不再像之前那样被死死束缚住!

“有效!”张浩忍不住低呼。

观摩室内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

然而,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心脏功能依然极其脆弱,如同风中残烛。

“林主任,血压还是难以维持,心脏指数太低了!”麻醉医生再次报警。

林默看了一眼监护仪,又看了看时间。他知道,常规手段已经用尽,是时候启动最终预案了。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启动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命令一下,待命已久的Ecmo团队立刻上前,熟练地进行股动、静脉插管连接。很快,暗红色的血液被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后,变为鲜红色的血液被泵回动脉。

Ecmo,这一刻不再是简单的后备,而是直接接管了患者大部分的心肺功能,让那颗疲惫到极致的心脏和功能不全的肺脏,得到了最宝贵的休息和治疗的时间。

当Ecmo运转平稳,监护仪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开始趋于稳定时,手术室里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虚脱般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手术,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成功”了。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战斗远未结束,老李的生命暂时由机器维系,后续能否成功脱离Ecmo,恢复自主心肺功能,仍是未知数。

林默放下器械,缓缓直起身。他的手术衣已被汗水浸透。他看了一眼在Ecmo支持下,心脏得以“休眠”、压力骤减的老李,眼神复杂。

“关胸。术后送杂交中心监护室,按预定方案进行精细管理。”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

当林默走出手术室,再次迎接他的是苏晚晴关切的目光和学员们敬畏如神只的眼神。

这一台手术,他们目睹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更是一种在绝境中不屈不挠、将医学智慧和极限操作运用到极致的精神力量。林默不仅是在治病,更是在与死神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并且,至少在这一回合,他硬生生从死神手中,抢下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