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 第143章 论文、专利与暗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功的狂喜褪去后,是更为繁重和严谨的后续工作。林默肺单元功能性重塑术的诞生,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医学界平静的湖面,涟漪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外扩散。

苏黎世那边的直播录像,经过埃里克的精心剪辑和学术化注解,配以陆青屿提供的详尽数据和三维模型分析,迅速在几个受限的高水平胸外科专业论坛和邮件列表中小范围流传开来。引起的反响远超预期。惊叹于技术本身胆大精妙的同行有之,迫切询问技术细节和适应症的更多,当然,也不乏谨慎的质疑和关于长期疗效的询问。

“林,你的邮箱快要被挤爆了。”埃里克拿着平板,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胸外科年鉴》、《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的编辑都发来了问询,希望我们尽快提交正式论文。还有几家医学院和医疗中心发出了讲座邀请。”

林默对此反应平淡,他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老周日益稳定的生命体征和那套正在陆青屿手中不断完善的技术规范文件上。“论文可以写,讲座没必要。”他头也不抬地回答,“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需要更多病例验证。现在演讲,为时过早。”

苏晚晴则考虑得更全面。她看着埃里克整理出的、雪片般飞来的国际问询,敏锐地意识到了另一层问题。“林默,这项技术,涉及到特定的器械使用和手术流程,是否应该申请专利?”她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不是为了垄断,而是为了确保技术的规范应用,防止被不当修改或滥用,甚至……被某些人抢先注册,反过来限制我们。”

专利。这个词让会议室安静了一瞬。纯粹的医学研究往往羞于谈论商业利益,但现实中,专利是保护创新、确保其能按照发明者初衷得以推广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在面对康拓这类商业对手时。

林默终于从文件中抬起头,他沉吟片刻。他厌恶将救命的技术与金钱捆绑,但也清楚苏晚晴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可以申请。”他最终点头,“但范围要限定。申请‘基于特定器械平台的肺单元功能性重塑手术方法专利’,核心是保护这套手术流程和其与特定高精度器械的适配性,不为垄断技术本身。”

他看向陆青屿和埃里克:“论文撰写,由陆博士主导,埃里克协助,确保数据准确,论述严谨。重点阐述技术原理、适应症界定、操作流程和首例患者的短期效果。客观陈述,不夸大。”

“专利事宜,”他转向苏晚晴,“由你负责,找可靠的知识产权律师,尽快启动。同时,以杂交中心的名义,起草一份关于此项技术的‘开源共享协议’草案,明确在非商业用途、遵循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医疗中心学习并使用该技术。”

一手申请专利以防恶意抢注,一手准备开源共享以促进技术传播。这是林默式的解决方式——在现实的荆棘中,开辟出一条尽可能纯粹的道路。

就在团队紧锣密鼓地分工合作时,来自滨海附一院内部的暗流也开始涌动。

王副院长的办公室内,气氛有些阴沉。康拓医疗的刘天雄董事长亲自打来了电话,语气看似恭维,实则施压。

“王院长,恭喜啊!林主任这次可是在国际上露了大脸了!听说发明了个什么……肺重塑术?真是了不起!”刘天雄笑声洪亮,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我听说这手术,全程用的都是瑞泰的器械?这……对我们康拓的产品形象,可是个不小的打击啊。而且,这项新技术,未来推广开来,市场前景巨大,如果都被瑞泰绑定,恐怕……不符合我们双方长期合作的利益啊。”

王副院长放下电话,脸色难看。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那场手术直播的某些截图,林默手持瑞泰器械的特写格外刺眼。他拿起内线电话:“让信息科把关于林默这次手术的所有网络舆情监测报告送过来,要详细的!另外,通知一下,下周的院务会,增加一个议题,讨论新技术临床应用的知识产权归属与院内推广的规范管理问题!”

他要用行政手段,介入这场已经开始发酵的技术风暴。

与此同时,杂交中心内部,张浩拿着手机,有些犹豫地找到林默。“老师,好几个以前的同学、进修时认识的医生,都拐弯抹角地打听咱们这个新术式,想问能不能来学习……甚至有人直接问,能不能请老师您去飞刀。”

名利如同潮水,开始向着龙泉这个小小的临时据点涌来。而处于风暴眼的林默,只是平静地检查着老周最新的血气分析报告,对张浩说:“回绝所有飞刀邀请。想来学习的,告诉他们,等技术和规范成熟后,星火计划会优先纳入培训。现在,专注眼前的工作。”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技术的成功,只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第一层,随之而来的学术竞争、商业博弈和内部倾轧,将是对林默和团队更为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