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抢救室的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血液净化机(cRRt)的运转声、监护仪的滴答声、医护人员短促的指令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与死神争夺生命的交响曲。

患者的情况极其危重,急性溶血导致的大量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发了急性肾衰竭,同时严重的炎症反应开始波及全身。血压如同风中残烛,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撑下剧烈波动。

“置换液流速加大!注意血钾!”林默紧盯着cRRt机器屏幕上的参数,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但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示着他精神的高度集中。

“林主任,中心静脉压太低了,血流量不稳定!”负责操作cRRt的护士焦急地报告。

“马主任,调整升压药泵速,优先保证cRRt循环稳定!”林默头也不回地下令。

马保国立刻调整药物,眼神凝重。他深知,在这种级别的抢救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张浩在一旁协助,看着老师沉稳如山岳般的背影,以及那精准到毫厘的指令,内心受到的震撼远比看到学术论文发表或赢得舆论胜利更为强烈。这才是医学最原始、最根本的力量——在死亡面前,寸土必争。

埃里克和陆青屿也没有闲着。埃里克凭借其在欧洲处理严重并发症的经验,提出了调整置换液离子浓度和添加特定抗氧化剂的建议。陆青屿则快速建立着该患者的实时生理数据模型,试图预测病情发展趋势,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天色从午后步入黄昏,又从黄昏沉入黑夜。

抢救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

终于,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下,监护仪上那几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开始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却足以让人燃起希望的变化。

患者的血压逐渐稳定,对升压药的依赖开始减少。最令人振奋的是,尿袋中引流的“酱油色”液体,颜色开始变浅,尿量也出现了极其缓慢但确实存在的回升。

“尿色变浅了!尿量每小时15毫升!”王兰护士长兴奋地喊出了这个数字。

15毫升,对于正常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急性肾衰竭、一度无尿的患者而言,这滴答作响的15毫升,如同沙漠中的第一滴甘泉,预示着枯竭的肾脏可能正在恢复一丝微弱的生机。

抢救室内,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和欣慰的光芒。

他们,从死神手里,又抢回了一条命!

林默缓缓直起身,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他的颈椎发出轻微的声响。他仔细查看了最新的血气分析和凝血功能报告,确认指标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继续cRRt,严密监测内环境和水电解质平衡。警惕迟发性溶血和感染。”他交代完后续注意事项,这才转身,看向身后这群满脸疲惫却眼神明亮的战友。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了片刻,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但那眼神里蕴含的认可与并肩作战的情谊,胜过千言万语。

“都去休息,补充能量。后面还需要轮班。”林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众人这才感到饥肠辘辘和极度的疲惫,纷纷离开抢救室。

林默最后一个走出来,在走廊上遇到了一直守在外面的苏晚晴。她手里端着温水和简单的食物,眼中充满了血丝,显然也一直未曾合眼。

“怎么样了?”她轻声问,将水递过去。

林默接过水,一饮而尽。“暂时稳住了。”

苏晚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悬了几个小时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她看着林默疲惫却依旧挺拔的身影,忍不住道:“康拓倒了,王副院长也被带走了,我们……赢了。”

林默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摇了摇头。

“赢?”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不仅仅源于身体的劳累,“用一条差点逝去的生命,和无数可能已经被损害的健康作为代价,这算不上赢。”

他转过头,看着苏晚晴,眼神锐利而清醒:“这只是一次代价惨重的止损。真正的赢,是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苏晚晴怔住了,随即深深点头。她明白林默的意思。扳倒一个康拓,一个王副院长,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医疗安全之路,道阻且长。

“星火计划,必须更快地推进。”林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的重量,“用可靠的技术,规范的流程,和尽可能低的成本,去覆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对康拓之流,最好的反击,也是对这条被抢回来的生命,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