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15章 对她产生了更深的欣赏和期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 对她产生了更深的欣赏和期待

他回到了县里为他准备的临时宿舍。房间简洁而冷清。他给自己简单煮了一盘速冻饺子,就算解决了晚餐。

吃完洗漱完毕,躺到床上,他才想起今天北京的母亲打了两个电话都被他开会按掉了。他回拨了过去。电话那头立刻传来母亲关切又略带埋怨的声音,叮嘱他远在县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别总熬夜。然后又忍不住老调重弹:“惟清啊,你说你非要跑到那么远的英林县去锻炼,在哪个地方不一样嘛……”

周惟清耐心听着,倒是电话那头的父亲接过话头,声音沉稳地表示支持儿子的决定,相信他能在那方天地里有所作为。母亲见状,话锋一转,又开始念叨起最让她操心的事:“惟清啊,工作重要,个人问题也要考虑了啊!你都这个年纪了,什么时候能解决一下个人问题?身边有没有合适的……”

周惟清一听母亲又要开始长篇大论的催婚,顿感头痛,赶紧借口信号不好、明天还要早起,匆匆安抚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被挂了电话的周母对着身边的周父又是一通唠叨:“你看看你,也不管管孩子,工作的事情随着他,婚姻大事也随着他!” 周父倒是看得很开:“孩子都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我们操心太多反而给他压力。缘分到了自然就成了。” 周母无奈,只好放下电话睡觉去了。

而被母亲一番“催婚电话”搅得困意全无的周惟清,靠在床头,下意识地拿起手机刷了刷。大数据竟然将县农业局的视频号推送到了他的手机上。 他点开一看,那个关于春茶开采的视频,点赞量已经破万,评论也有三千多条,数据相当亮眼。这无疑又为他心中对姜南星的印象,默默地加了一分。

他饶有兴致地翻看起这个视频号以往发布的内容。他发现,姜南星做的并非零散的宣传,而像是一个个有头有尾的“项目跟进报告”。就拿东河村的茶叶项目来说,从最初的老茶园改造、推动村里统一管理、教村民科学修剪、合理下肥、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每一期都有一个专门的视频记录和讲解,直到教导村民标准采摘、茶园开采盛况、叶天公司收购加工……每一个视频都有根据、有交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透明的链条,真实地展现在网友面前。

特别是视频里抓拍到的茶农们(尤其是老人们)发自内心的笑脸,以及每一个充满泥土气息的劳作细节,都让观众自然而然地相信,这里的茶叶是纯天然、绿色的。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周惟清看完了整个视频号的一系列视频,心中豁然开朗。这次视频能火,绝非偶然。 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姜南星每一个视频背后所蕴含的对土地的热爱、对乡亲的真诚、以及那种脚踏实地、用专业精神去做事的执着。 这种品质,在体制内,尤其是在基层,显得尤为珍贵。他看着手机屏幕里那个忙碌而专注的身影,对这个年轻的下属,产生了更深的欣赏和期待。

她们几个窝在沙发里,聊着工作、生活、还有那些说不完的趣事和烦恼,不知不觉间,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暖洋洋地照在身上,带来浓浓的倦意。不知是谁先打了个哈欠,然后一个接一个,三人竟东倒西歪地在舒适的沙发上相继睡着了。

客厅里一时只剩下均匀轻浅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突兀而持续的手机铃声猛地响起,打破了满室的宁静。三个人几乎同时被惊醒,迷迷糊糊地坐起来,眼神懵懂地相互看着对方,花了几秒钟才从睡梦中彻底清醒,意识到是电话在响。

原来是林知意的手机,屏幕上跳跃着“母上大人”四个字。她赶紧接起来,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关切的声音,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叮嘱她别总赖在姜南星那里让人家忙活做饭,家里给她留了饭。林知意揉着眼睛,笑着连声答应:“知道啦妈,马上就回,马上就回!”

林知意是坐同事顺风车来的,自己没开车。曾欢便说:“我开车了,顺路送你回去。”

两人于是起身,收拾了一下随身物品。姜南星把她们送到门口,互相道别,约好下次再聚。

送走好友,房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姜南星感觉睡意还未完全消散,身体有些懒洋洋的,便又缩回沙发里,抱着抱枕发了一会儿呆,享受着独处的静谧时光。

直到窗外夕阳的余晖开始染上橙红色,墙上的时钟指向五点半,她才真正起身。感觉中午吃得比较丰盛,晚上并不太饿,她便走进厨房,为自己慢慢熬了一小锅清淡养胃的小米粥。 看着金黄的米粒在锅里咕嘟咕嘟地慢慢开花,散发出温和的米香,她觉得格外治愈。

她打算今晚睡个早觉,弥补连日的疲惫。吃完粥,她便将碗筷收拾干净,早早地去洗漱好,换上了柔软的睡衣。

临睡前,她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最后看了一眼单位视频号的后台数据。那个春茶视频的点赞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评论数也达到了三千多条,而且增长趋势依然良好。姜南星看着那不断攀升的数据曲线,心里感到非常欣慰,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效果非常好。

接着,她将之前和叶天一起熬夜拍摄、并由她精心剪辑好的传统手工制茶全过程的高清视频,再次检查了一遍,然后选择发布到了单位的视频账号上,并配上了详细的工艺说明和#传统技艺# #匠心制茶# 等话题。

做完这一切,她才真正安心地放下手机,关掉台灯,在弥漫着淡淡小米清香的房间里,沉入了香甜的睡眠之中,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周养精蓄锐。

星期一早上,姜南星拿着叶天给她的几包新茶,像往常一样开车来到单位。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欢快的谈笑声,好几个同事都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什么。

“南星姐!你火了!我们单位也火了!”眼尖的曾欢第一个看到站在门口的姜南星,立刻冲过来把她拉进人群中心,“你快看!你周末发的那个采茶叶和制茶的视频,点赞量已经破十万了!还有好多转发和评论!”

旁边的同事们也纷纷激动地点头附和:“是啊小姜,这下我们英林县可算出名了!” “评论里好多人问这是哪里,茶叶怎么买呢!” “流量真的来了!”

姜南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有些懵,她赶紧拿出手机,点开单位视频号的后台。果然,数据远超她的预期——点赞量赫然显示着10万+,转发超过5万,评论数也达到了数万条! 屏幕上的红色数字异常醒目。

然而,短暂的惊喜过后,姜南星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愁容。她抬起头,看着兴奋的同事们,语气带着担忧:“数据是很好……但是,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接住这个流量。如果大家真的来了,我们的接待能力、产品的供应、服务的质量,能不能跟上?万一让人失望了,反而不好。”

同事们听完,也冷静了些,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南星说的有道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接不住就是浪费。” “不过前期绝对是好事!我们可以趁热打铁!” “对!我们可以接着拍!拍我们英林优美的环境,青山绿水!” “拍我们的特色美食!邀请他们过来旅游、品尝!” “还可以拍茶山四季的变化!”

大家七嘴八舌地献计献策,气氛热烈。就在这时,姜南星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清脆的铃声打断了大家的讨论。

姜南星走过去一看,来电显示是局长的内部短号。她接起电话:“局长,您好。” “小姜啊,你来我办公室一趟。”夏云州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好的局长,我马上过去。”姜南星放下电话,和曾欢及同事们打了个招呼,便快步走向局长办公室。同事们也各自散开,回到工位,但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