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59章 支持基层农业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支持基层农业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周日,原本约好的见面却因市里一个临时紧急会议而取消。周惟清一早就发来信息,语气充满了歉意。姜南星虽然有点小小的失落,但完全理解他的工作性质,回复让他安心开会。

于是,姜南星一个人度过了这个周日。她收拾了一下房间,给阳台的花浇了水,又看了一会儿书。但无论做什么,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浮现昨晚的画面——月色下他专注欣赏她泡茶的眼神,茶香氤氲中他温柔的微笑,还有那个在楼下、带着无尽眷恋和小心翼翼试探的吻……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刚刚发生,让她的心口一次又一次地泛起甜蜜而羞涩的涟漪。她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他唇瓣温热的触感和身上清冽好闻的气息。

她拿起手机,看着和周惟清的对话界面,忍不住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姜南星:会议顺利吗?记得按时吃饭。】 虽然知道他可能在忙,不会立刻回复,但发送出去的那一刻,仿佛就将一份牵挂和思念传递了过去,让她独自在家的时光,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温暖的期待。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昨夜淡淡的茶香,和那份心照不宣的甜蜜

周日的临时会议比预想的更长,直到下午五点才结束。周惟清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第一时间拿出手机,看到了姜南星早些时候发来的关切信息,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疲惫却温暖的笑意。他立刻拨通了电话。

“会议刚结束。”他的声音带着长时间说话后的微哑,“是不是等久了?” 电话那头传来姜南星轻快的声音:“没有呀,我知道你忙。顺利吗?” “还好,就是些突发情况需要协调。”周惟清简单带过工作的繁琐,更关心她,“吃饭了吗?” “还没呢,不是很饿。”姜南星老实回答。 “那怎么行,”周惟清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我也还没吃。这样,你……要不要过来县委这边?我们随便吃点。”他发出邀请,虽然知道让她跑来可能有些折腾,但忙碌间隙,他确实想见她一面。

“好啊!”姜南星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你想吃什么?我正好可以带过去。” 周惟清心里一暖:“你定就好,清淡点的吧。”

大约半小时后,姜南星提着几个外卖餐盒出现在了周惟清的办公室门口。周惟清立刻起身接过,拉着她在沙发坐下。 “饿坏了吧?快吃。”他一边帮她打开餐盒盖子,一边说。餐盒里是清爽的小炒和精致的点心,还有一份暖胃的汤。 “你也快吃,”姜南星递给他筷子,看着他眼下的倦色,心疼地说,“开这么久的会,肯定累坏了。”

两人就在办公室的茶几上吃起了这顿迟来的午餐(或者说早晚餐)。虽然只是简单的外卖,但因为是对面而坐的人,显得格外香甜。 吃饭间隙,姜南星想起正事,语气带着一丝完成任务的雀跃:“对了,河谷镇那个观赏梯田的可行性报告,我们中心已经全部整理好了。” 周惟清闻言,夹菜的动作一顿,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和期待的光芒,连日加班的疲惫似乎都被这个消息驱散了不少:“哦?这么快就做好了?太好了!先拿给我看看!”

姜南星拿出随身带着的U盘,又犹豫了一下:“文件比较大,有很多图片和数据分析图,用邮箱发给你可能更方便查看。” “好,发我邮箱。”周惟清立刻报了自己的邮箱地址。

姜南星拿出手机,熟练地将最终版报告发送了过去。周惟清也立刻拿起平板电脑登录邮箱下载。他吃得心不在焉,目光几乎黏在了屏幕上,迫不及待地浏览起来。

当他看到报告中关于土壤成分分析的详细数据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种植建议时,他的目光凝住了,眉头微微挑起,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一丝确认:“这土壤分析数据……除了已知的常规农作物,报告里说……极其适宜种植牡丹花?南星,这个结论,确定吗?”

他的目光从屏幕移开,灼灼地看向姜南星,寻求最终的确认。这件事关乎重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姜南星迎着他的目光,非常肯定地点点头,眼神认真而专业:“确定。我们反复核对过数据,也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周边地区的种植案例。河谷镇那片区域的土壤特性,无论是酸碱度、排水性还是微量元素构成,都非常契合牡丹的生长需求,尤其是油用牡丹和某些观赏性强的品种。”

她顿了顿,提出一个更稳妥的建议:“为了确保绝对科学严谨,并且让后续的招商引资更有说服力,我们或许可以邀请省农业科学院或者更专业的土壤检测机构,再进行一次更权威、更精细的土壤成分测试和数据认证。 这样得出的结论,无论是用于指导种植还是吸引投资,都更具公信力和可行性。”

周惟清听着她清晰专业的阐述,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他放下平板,忍不住伸出手,越过茶几紧紧握了一下她的手:“南星,你这个发现太关键了!如果真能成功引种牡丹,无论是观赏性还是经济价值,都将为河谷镇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就按你说的办,联系省里的专家进行二次检测认证的事,我马上让办公室去协调!”

他的激动和认可感染了姜南星,她也笑了起来,为自己的工作能切实帮到他、帮到县里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饭后,周惟清虽然还有许多收尾工作要处理,但坚持先送姜南星回家。夜色中,车子平稳行驶。到了楼下,两人又依依不舍地说了会儿话。 “明天又是新的一周了,”周惟清看着她,“又要开始忙了。” “嗯,一起加油。”姜南星点头。 “晚上早点休息。”周惟清习惯性地叮嘱,俯身在她额上印下一个温柔的吻。

看着楼上的灯光亮起,周惟清才驱车离开。回到宿舍,他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因为那份报告和姜南星带来的新思路而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他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脑海里还在回想着报告中的细节和牡丹花盛开的可能性,直到夜深才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沉沉睡去。而姜南星也在家中,回味着这一天虽然短暂却充满意义的相聚,带着甜蜜和充实进入了梦乡。

新的一周在忙碌中拉开序幕。周一的清晨,阳光尚未完全驱散晨雾,周惟清便已坐在办公室,拨通了省农业科学院的电话。他的语气诚恳而急切,详细说明了英林县河谷镇的特殊土壤情况以及初步发现的种植牡丹的可能性,着重强调了此事对于推动偏远乡村产业转型、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重要意义,并正式发出了邀请,希望省院能派出专家团队前来进行权威的土壤检测与认证。

电话那头的负责人被周惟清的诚意和报告中提及的初步数据所打动,经过简短的内部沟通,便爽快地答应了请求:“周县长,您放心,支持基层农业发展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安排一个专家组,明天就出发前往英林县。”

消息传来,县里相关部门的神经立刻绷紧了。周惟清亲自部署接待和配合工作,夏云州则负责具体落实,第一时间通知了姜南星和中心另外两位精通农业土壤和作物栽培的骨干同事,要求他们全程陪同,务必确保省里的专家团队此行顺利、高效,拿到最准确的一手数据。

第二天,省农科院的专家车队准时抵达。带队的是一位资深的土壤学教授,姓李,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同行的还有几位年轻的博士和技术人员。简单的寒暄过后,团队便不顾舟车劳顿,直接提出要赶往河谷镇现场。

夏云州、姜南星等人立刻陪同前往。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从城镇逐渐变为连绵的丘陵和梯田。到达目的地后,专家们迅速开展工作。他们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不仅限于之前报告中提到的区域,还根据地形、坡向、植被覆盖等情况增加了采样密度。

姜南星和中心的同事在一旁协助,记录点位信息、帮忙搬运器材、介绍当地的基本情况。李教授一边观察土壤剖面,一边不时地向姜南星提问:“小姑娘,你们之前测的ph值是在这个深度取的样吗?”“这片区域的降雨量常年大概是多少?”“冬季最低气温能到多少?”姜南星均能依据之前的调研数据和对当地的了解,清晰准确地回答,其专业和细致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样工作持续了大半天,专家们严谨的态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不仅取了土样,还采集了周边的水源样本,甚至对当地的微气候环境做了初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