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201章 我爱你 爱这片土地 爱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这一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1章 我爱你 爱这片土地 爱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这一切

这天晚上,周惟清难得地没有安排晚间会议或紧急公务需要处理。他比往常稍早一些回到了家。推开家门,温暖的灯光和熟悉的饭菜香迎面而来,瞬间洗去了他连日来的疲惫。

姜南星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锅里咕嘟着山药排骨汤,香气四溢。听到开门声,她探出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回来了?今天还挺早。汤马上就好,你先洗手休息一下。”

周惟清没有立刻去洗手,而是走到厨房门口,倚在门框上,静静地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暖色的灯光勾勒出她纤细而专注的侧影,翻炒的动作熟练而轻柔。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平凡温馨,对他而言,是忙碌政务之余最珍贵的慰藉。

“看什么呢?”姜南星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笑问。

周惟清走上前,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慵懒和满足:“看你。感觉好像很久没有这样,安安静静地看着你做饭了。”

他的拥抱自然而亲密,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姜南星心尖一颤,放下锅铲,放松身体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嘴角弯起:“周县长这是……在感慨岁月静好?”

“嗯,”周惟清低低应了一声,手臂收紧了些,“两会开完了,算是阶段性交卷。但心里清楚,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只有回到这里,看到你,心才能真正定下来。”

姜南星转过身,面对着他,伸手轻轻抚平他微蹙的眉心,眼神清澈而充满力量:“我知道。报告写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考验是落实。但惟清,我们不是一直在这么做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相信,只要方向对了,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能抵达想去的地方。”

她的理解和鼓励,总是能精准地给予他力量。周惟清抓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一吻,目光深邃地看着她:“所以,趁今晚有点空,想和你好好聊聊,不只是眼前的工作,更是英林……更远的未来。你可是我最重要的‘参谋长’。”

“荣幸之至,周县长。”姜南星俏皮地眨了眨眼,“那先请周县长移步餐厅?咱们边吃边聊,总不能饿着肚子规划宏图伟业吧?”

简单的三菜一汤摆上餐桌,气氛温馨。两人相对而坐,一边吃饭,一边自然地开始了他们的“未来规划研讨会”。

周惟清先起了个头,语气带着思考:“两会报告明确了今年的任务,算是短期目标。但我一直在想,五年后,十年后,英林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只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有一个更清晰的长远愿景。”

姜南星给他夹了块排骨,点点头:“我明白。就像我们搞产业规划,既要有年度计划,也要有中长期规划。你觉得,英林长远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周惟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九个字,显然已深思熟虑,“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必然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英林不是口号,是实践的根基。我们必须保护好这片山水,在此基础上发展产业,繁荣文化旅游业。”

“我完全赞同。”姜南星眼睛一亮,“生态是底线,也是竞争力。产业方面,我们现在有了‘英林丹华’这个龙头,瑞康药业、阳光绿谷、茶产业这几驾马车也跑起来了。下一步,关键是如何让它们更强,产业链更完整,抗风险能力更高,并且……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没错。”周惟清放下筷子,神情专注,“比如‘英林丹华’,不能只满足于卖原料油,要向精深加工、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延伸,提升附加值。瑞康药业要尽快投产,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阳光绿谷的智慧农业模式,要在全县适合的领域推广复制。茶产业要和天叶茶业深度绑定,共同把品牌做大做强。”

姜南星补充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我们可以尝试与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研发平台,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英林特色产业中心’视频号就是一个很好的引才和宣传窗口,笑笑她们做得不错,可以加大支持力度。”

“这个思路很好。”周惟清赞许地看着她,“人才是根本。不仅要引进外来凤凰,更要筑好巢,让本地的麻雀也能变成凤凰。职业教育这一块要加强,培养更多贴合我们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谈到文旅,姜南星更是有自己的见解:“文旅兴县,不能只靠牡丹花节、茶山观光等等这些单一景点。要串珠成链,把我们的山水资源、农业景观、特色村落、红色文化、民俗风情都整合起来,打造几条精品线路。比如,可以把阳光绿谷的科技农业体验、东河村的茶文化研学、丹华公司的工业旅游、还有几个特色民宿村连接起来,形成‘农业+科技+文化+旅游’的融合业态。”

周惟清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形成闭环,让游客来了有得看、有得玩、有得买、有得学,停留时间更长,消费自然就上去了。基础设施也要跟上,尤其是通往一些潜力景点的道路、住宿条件要改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碰撞,灵感迸发。从产业布局到生态保护,从城镇建设到乡村治理,从民生改善到文化传承,几乎涵盖了英林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他们没有空谈口号,而是结合具体项目、现有基础和潜在问题,进行务实的推演和构想。

“……还要考虑到区域合作,”周惟清目光深远,“英林不能关起门来发展,要主动融入省市的发展战略,和周边区县寻求优势互补,比如在旅游线路共建、农产品销售渠道共享等方面。”

“嗯,格局打开,视野才能更宽。”姜南星表示同意,她看着周惟清在谈论未来时眼中闪烁的光彩,那是属于理想和信念的光芒,让她心折。

吃完饭,两人默契地将“会议室”转移到了书房。书桌上,摊开着英林县的地图和各类规划文件。

周惟清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郑重地写下了“英林长远发展构想”几个字。姜南星则打开她的笔记本电脑,调出她平时积累的数据和思路笔记。

“我们来把刚才聊的,稍微系统化一下。”周惟清说着,开始在白纸上勾勒框架,“可以先分几个板块: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农业、特色工业、文旅融合)、城乡统筹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体系、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体系……”

姜南星在一旁补充:“每个体系下面,再设核心目标、重点任务、关键项目和保障措施。比如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目标可以是打造‘两三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他们时而并肩站在地图前,指着某处山川河流讨论生态红线划定;时而凑在电脑前,分析某项产业数据的趋势;时而在白纸上写写画画,勾勒交通路网或产业布局的草图。

周惟清宏观思维强,善于把握方向和战略重点;姜南星则心思缜密,注重细节和可操作性。两人优势互补,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里,未来可以考虑规划一个绿色食品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周惟清指着地图上一片区域。

“嗯,前提是环境承载力和产业链配套要评估清楚。”姜南星点头,快速在电脑上记录下要点,“可以先做个前期调研课题。”

“乡村振兴,我觉得重点要放在‘特色’上,避免千村一面。”姜南星提出。

“对,因地制宜,一村一品。比如有的村主打民宿,有的村专注传统手工艺,有的村发展康养……”周惟清表示赞同,并延伸开去。

夜深人静,书房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键盘敲击声和两人低低的讨论声。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投在墙上,交织在一起,仿佛他们的人生和事业,早已密不可分。

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温情的瞬间。当姜南星因为一个数据不确定而微微蹙眉时,周惟清会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不急,明天让中心核实一下。”当周惟清因为某个难点陷入沉思时,姜南星会安静地不去打扰,只是默默地将灯光调得更柔和一些。

当时钟指向十一点,初步的框架和核心要点已经梳理得差不多了。周惟清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精神依旧亢奋,但眼底已有了血丝。

姜南星合上电脑,走到他身边,伸手轻轻按揉着他的太阳穴,心疼地说:“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蓝图也需要慢慢描绘。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周惟清闭上眼,享受着她指尖温柔的力度,喃喃道:“有你在身边,好像再难的事情,也变得有把握了。”他睁开眼,握住她的手,将她拉到自己身前,让她坐在自己的椅背上,他则仰头看着她。

灯光下,她的脸庞柔和而专注,眼中映着他的影子。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情和满足感在周惟清心中涌动。

“南星,”他低声唤她,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谢谢你。谢谢你不只是生活上陪伴我,更在事业上懂我、支持我、成就我。能和你一起为英林的未来奋斗,是我周惟清最大的幸运。”

他的话语真挚而滚烫,姜南星的心瞬间被填得满满的。她俯下身,双手捧住他的脸,望进他深邃的眼眸,认真地说:“惟清,能和你并肩同行,看着你带领英林一步步改变,实现我们的理想,也是我姜南星最大的幸福。我爱你,爱这片土地,爱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这一切。”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深情与默契。周惟清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带着一种郑重的温柔。他伸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指腹摩挲着她细腻的肌肤,目光如同深邃的星空,将她牢牢吸引。

然后,他低下头,温柔地、珍重地吻上了她的唇。

这个吻,不同于热恋时的激烈,却带着历经风雨后的笃定、灵魂共鸣的颤栗和彼此认定的永恒。它诉说着共同的理想,交融着彼此的呼吸,也承诺着未来的风雨同舟。

姜南星闭上眼睛,回应着他的吻,感受着他唇间的温度和那份沉甸甸的爱意。她的手环上他的脖颈,将自己更深地嵌入他的怀抱。

良久,唇分。两人的额头相抵,呼吸微促,眼中只有对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