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都的王府书房内,靖安王看着桌上林威通敌的证据,心中的愤怒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平息。他来回踱步,口中不断咒骂着林威的背叛行径。“这个林威,平日里看他还算忠诚,没想到竟敢为了一己私欲勾结炎国,简直是罪大恶极!”靖安王气得满脸通红,双手紧紧握拳。
然而,靖安王毕竟是久居高位,深谙权谋之道。愤怒过后,他迅速冷静下来,意识到此事绝非简单的处置林威就能解决。他停下脚步,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林威身为军方将领,手握一定的兵权,在军中也有自己的势力。若是贸然将其处死,军方必定会出现权力真空,很可能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军心大乱。而此时炎国虎视眈眈,正等着靖安国内部出现混乱,好趁机而入。可若就这样轻易放过林威,又实在难消心头之恨,且担心他会再次与炎国勾结,带来更大的隐患。
就在靖安王左右为难之际,赵瑾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也明白靖安王此刻的纠结。赵瑾恭敬地行了礼,说道:“父王,儿臣以为,此时不宜对林威深究。如今炎国未灭,我军正需稳定,若因林威之事引发军方动荡,正中炎国下怀。”
靖安王抬起头,看着赵瑾,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难道就任由他这般背叛而不加以惩处?”
赵瑾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王,可先将林威软禁在军营,暂时剥夺他的兵权,交由张副将代理。如此一来,既能稳住军方局势,又能让林威有所忌惮。同时,派您的亲信接管军营部分要害职位,加强对军营的掌控,以防再生变故。”
靖安王听后,轻轻点头,觉得赵瑾所言有理。但他心中仍有顾虑:“张副将虽暂时接管兵权,可毕竟资历尚浅,能否服众?且林威在军中多年,党羽众多,若暗中搞破坏,又该如何是好?”
赵瑾自信地说道:“父王放心,张副将为人忠诚可靠,且在军中素有威望。此次他协助揭露林威通敌,立下大功,将士们对他也颇为信服。至于林威的党羽,儿臣建议暗中调查,逐步清除,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
靖安王沉思良久,最终长叹一声,说道:“罢了,就依你所言。希望此次能稳住军方,抵御炎国。”随后,靖安王立刻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往林威军营,传达将林威软禁,兵权交予张副将代理的命令,并安排亲信即刻前往军营接管要害职位。
在林威军营中,林威仍瘫倒在地,面如死灰。他深知自己的命运已被彻底改变,通敌的罪名一旦坐实,再无翻身之日。刘三看着林威,心中满是不屑:“林威,你也有今日。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林威抬起头,眼中满是恨意,但此时他已无力反驳。他知道,自己的野心和贪婪让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张副将看着林威,心中有些感慨:“将军,曾经您也是军中的栋梁,若能坚守忠诚,何至于此。”
林威冷哼一声,说道:“哼,忠诚?在这乱世之中,唯有权力才能保障一切。靖安王一直压制我,我只不过是想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张副将严肃地说:“将军,您错了。权力并非是通过背叛得来的。如今您做出这等事,不仅毁了自己,也差点给国家带来大祸。”
林威无言以对,只是默默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不久后,靖安王的命令传到了军营。当听到自己将被软禁,兵权被夺的消息时,林威心中一阵绝望。但他也明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至少,他暂时保住了性命。
张副将看着林威被带走软禁,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稳定住军营局势,不辜负靖安王和李砚的信任。他立刻召集军中将领,传达了靖安王的命令,并强调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各位将军,如今炎国虎视眈眈,我们内部绝不能再出乱子。林威通敌,已受到应有的惩处。接下来,大家要齐心协力,听从指挥,共同抵御炎国。”
将领们纷纷表示服从命令,军心暂时稳定了下来。
而此时,在联盟筹备处,李砚得知靖安王的决定后,心中明白靖安王这是在制衡军方与联盟之间的关系。他对赵瑾说道:“王爷此举,虽有无奈之举,但也算是暂时稳定了局势。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炎国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还会有其他动作。”
赵瑾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此次事件虽让军方对炎国产生了警惕,但我们仍需加强联盟的实力,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李砚沉思片刻后说道:“当务之急,我们要继续推进《非战策》的译传工作,扩大和平理念的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炎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