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项目圆满收官,效果立竿见影。
铃木金属加工厂的那台老数控车床,在经过陈风的妙手回春后,加工效率和精度甚至超过了厂里几台较新的设备,让铃木厂长逢人便夸,简直成了“风行维修”的免费宣传员。
佐藤冲压工业的“铁拳”重焕生机,不仅解决了卡顿和精度问题,连带着整个冲压线的节奏都顺畅了不少,车间主任石川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对陈风和中村健客气得不得了。
而山田自动化的那条流水线,在清除了那些隐蔽的“杂音”后,运行得比出厂时还要稳定可靠,生产课长木村更是将陈风惊为天人,直接把“风行维修”列入了核心维修商名单。
“风行维修工作室”这块招牌,在东京这个藏龙卧虎的工业圈子里,算是真正打响了名头。
不再仅仅是靠着昭和高科那次偶然的机遇,而是凭借着硬邦邦的技术实力和扎实的口碑。
工作室里,上原凉子接到的咨询电话明显多了起来,不再是零散的社区维修,而是一些小型工厂、工作室甚至是其他维修公司搞不定的疑难杂症转介。
她处理起来愈发干练,脸上总是洋溢着忙碌而充实的笑容。
中村健经过这几个项目的锤炼,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脱胎换骨的气质。
原本还有些青涩和紧张的眼神,现在变得沉稳专注,手上的活儿也越来越利索。
他不再仅仅是个递工具、看图纸的助手,已经开始在陈风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些标准化的检测和部件更换工作。
陈风看在眼里,心中颇为满意,这是个可造之材。
这天下午,陈风正和中村健在工作室里整理工具,清点库存消耗,为接下来的业务做准备。
阳光透过玻璃门,照在擦得锃亮的工具上,反射出金属特有的冷冽光泽。
“社长,”中村健一边给扳手分类,一边忍不住感慨,“这几天走在工业区里,好像都有人认得我们了。感觉……真不错。”
陈风笑了笑,拿起一块干净的软布,擦拭着示波器的探头:“技术这行,口碑是干出来的。别人认可的是你的本事,不是虚名。保持住这股劲头。”
“是!”中村健用力点头。
这时,陈风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按下接听键。
“莫西莫西,陈风社长吗?我是大和精密的田中啊!”电话那头传来田中一郎热情洋溢的声音,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在外面。
“田中社长,您好。”陈风语气平和地回应,心中微动,猜测着这通电话的来意。
合作项目刚结束,尾款也已经结清,按理说暂时没什么需要直接沟通的了。
“陈社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那几家工厂的老板都快把我夸上天了,说我给他们介绍了真神!哈哈!”
田中一郎的声音透着得意,“咱们的合作非常成功,我这边的业务也借着这股东风拓展了不少啊!”
“是田中社长您给的机会,我们只是尽力而为。”陈风客气道,同时敏锐地察觉到田中一郎话里有话。
“哎,陈社长太谦虚了!”田中一郎话锋一转,压低了点声音,显得有几分神秘。
“是这样的,我这边呢,又接触到了一个新项目,规模比之前那几个加起来都大!
这是一家专门做精密汽车零部件代工的中型厂,叫‘堀川制作所’。
他们那边有几条核心生产线,设备是欧洲进口的,年头也不短了。
机器问题不断,厂里自己的技术团队搞不定,外包了几波人都没彻底解决,现在都快成心病了。”
陈风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田中一郎继续说道:“我跟他们社长有点交情,这次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一个机会,让他们同意看看外部的解决方案。
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陈社长你!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如果能拿下这个项目,利润绝对可观,对你们‘风行’的名气提升,那也是大大有利啊!”
陈风心中迅速权衡。欧洲进口的精密生产线,连续问题,多家外包未能解决……这听起来挑战不小,但机遇也同样巨大。
正如田中所言,若能啃下这块硬骨头,“风行维修”在高端精密维修领域的地位将彻底稳固。
“感谢田中社长的信任和推荐。”陈风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不知道方不方便先了解一下设备的具体型号、品牌以及目前表现出来的主要故障现象?我也好初步判断一下我们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免得耽误了堀川制作所的生产。”
“这个当然!”田中一郎似乎早有准备,“相关资料我晚点发你邮箱。
不过,光看资料可能不够直观。
堀川那边的意思,是想先找个时间,请陈社长你过去现场看一看,做个初步的诊断。
你看……明天上午方便吗?我陪你一起过去。”
对方的急切程度有些超出陈风的预料。
他看了一眼工作室的日程安排,凉子刚接的几个小项目,中村健应该可以独立处理或者稍后安排。
“可以,明天上午我有时间。”陈风应承下来。
“太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早上九点,我去你工作室接你,咱们一起过去!”
田中一郎语气兴奋,“陈社长,这次可又得靠你大显身手了!”
挂了电话,陈风微微蹙眉。
田中一郎的热情背后,似乎总带着点急于促成什么的意味。
不过,对于技术挑战本身,他向来是欢迎的。
“社长,是有新项目了吗?”中村健注意到陈风接完电话后的沉思,好奇地问道。
“嗯,”陈风点点头,将情况简单说了一下,“……明天先去现场看看情况。
如果是欧洲进口的精密生产线,涉及的系统和技术可能会更复杂,你也要有个心理准备。”
中村健一听,非但没有畏难,反而眼睛亮了起来,带着跃跃欲试的神情:“是!社长!我一定加倍努力!”
对他而言,能跟着社长接触更高端的设备,是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