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章程的订立,如同为裂谷这艘航船设定了航向与舵规,使其能够在风浪中保持稳定,不至偏航或倾覆。然而,林玄深知,一艘船若想行稳致远,仅靠坚固的船体和严明的规矩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船上每一位成员都掌握相应的技能,明了航行的道理,拥有同舟共济的信念。教化与传承,便是铸造这船魂与船骨的关键。
裂谷的人口结构复杂,有毫无修为的凡人遗民,有底层挣扎的散修,甚至还有几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他们大多在魔灾中失去了过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的断层极为严重。若不能系统地传授生存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仅靠林玄几人支撑,裂谷的发展终将后继乏力。
于是,在内部章程推行稳定后,一场无声的“教化”行动,在裂谷内悄然展开,由林玄、苏晚晴和铁柱分别主导,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需求。
苏晚晴负责的,是其中最基础,也最具希望的部分。
她在绿洲边缘选了一处相对安静、靠近净心莲的区域,平整出一小块土地作为“课堂”。每日午后,当主要的劳作暂告段落,她便会在那里等候。
她的学生,主要是那些年纪尚幼的孩童,以及一些对草木有着天然亲近感的妇人。这些孩子是裂谷的未来,而那些妇人则是在日常采集和协助照料灵植中表现出兴趣的人。
苏晚晴开始教导有资质的孩童和遗民简单的草木亲和之法与辨识灵植。
她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功法。她的教学,从最直观的感知开始。
“闭上眼睛,放松心神,试着去感受你身边这株净心莲……”苏晚晴的声音温柔而空灵,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不要想着控制它,只是去感受它的呼吸,它的脉络,它散发出的宁静气息……”
她引导着学生们,用心灵去触碰这些被林玄赋予了特殊生命的植物。起初,大多数人都毫无头绪,只觉得茫然。但在苏晚晴耐心地引导和她自身灵族气息的潜移默化下,渐渐地,有天赋的孩子开始能模糊地感觉到植物的“情绪”,能分辨出吸魔草吸收魔气时的“饱腹感”与净心莲散发清辉时的“愉悦感”。
她还教导他们辨识裂谷内及周边常见的各种植物,哪些是可食用的,哪些是带有微毒需要处理的,哪些是可用于简单疗伤的,哪些又是需要警惕的、可能受魔气污染的。她将林玄之前发现并验证过的一些低阶灵植的特性,编成了简单易懂的口诀,方便记忆。
“紫纹叶,边缘锯齿,汁液可止血;墨线菇,伞盖有环,见之需远离……”
这些知识看似朴素,却是乱世中保命的根本。孩子们学得认真,妇人们也听得专注,她们知道,多认识一种草药,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救回自己或亲人的性命。苏晚晴的课堂,成为了裂谷中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洲,知识的种子在这里悄然播下。
与苏晚晴的温和引导不同,铁柱负责的,则是更加直接和硬核的传承。
裂谷的防御不能永远只依赖林玄的灵植大阵和他个人的力量。需要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能够应对突发状况的护卫力量。铁柱便将之前自发组织的巡逻队正式化,并扩大了选拔范围,所有身体强健、自愿报名的青壮年,无论是否拥有修为,都可以参加训练。
铁柱组织青壮年练习体魄、巡逻警戒。
训练场设在绿洲外围一片相对开阔、被特意加固过的土地上。铁柱的训练方法简单而有效,源于他多年在底层摸爬滚打总结出的经验。
“都给我站直了!气息沉下去!对敌之时,下盘不稳,就是送死!”
“出拳要狠!角度要刁!我们面对的是魔物,不是同门切磋,讲什么礼仪规矩!”
“配合!注意配合!三个人一组,互相照应,别像个没头苍蝇似的!”
他亲自示范,带着队员们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练习简单的合击技巧,熟悉裂谷外围的地形和可能出现的魔物种类。他还制定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巡逻制度和预警信号,确保一旦有情况,消息能迅速传递开来。
对于那些略有修为的散修队员,铁柱也不强求他们改变自己的战斗方式,但要求他们必须熟悉团队协作,服从统一指挥。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原本松散的力量,逐渐有了些正规军的雏形,虽然修为普遍不高,但纪律性和战斗力都有了显着提升,成为了裂谷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人力环节。
而林玄所做的,则是在更高层面上的指引与启蒙。
他并不经常开设固定的课堂,而是选择在众人劳作间隙,或是月明星稀的夜晚,在聚集的人群中,随意地坐下,开始讲述。
林玄则偶尔讲解一些基础的净化法门和应对魔气的知识。
他的讲述,并非传授具体的修炼功法(世界树体系他人也难以直接修炼),而是分享他对魔气本质的理解,以及应对魔气侵蚀、进行初步净化的一些通用法门和理念。
“魔气并非不可战胜,其性阴寒混乱,最惧至阳至和之力。我等虽无至阳之力,但心中坚守之正念,劳作不息之生机,皆是克制魔气之良方。”
“若不幸被魔气侵体,切勿惊慌运转灵力强行对抗,当静心宁神,意念存想光明温暖之物,辅以净心莲气息引导,徐徐图之……”
“净化土地,亦非蛮力可为。需感知土地本身残存之生机,以自身温和灵力为引,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的话语平和,深入浅出,往往能直指问题的核心。这些知识并非什么不传之秘,但在此刻的裂谷,却显得弥足珍贵。它让那些整日与魔气打交道的护卫队员和负责耕种的遗民,心中有了底,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更有效地利用被净化的土地。
更重要的是,林玄通过这些讲解,潜移默化地向众人传递着一种信念:魔灾并非不可抵御,生机终将战胜死寂。这种信念,与苏晚晴播下的知识种子、铁柱锤炼的武勇之骨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裂谷这个新生共同体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
黄伯依旧是那个看似漠不关心的旁观者,但他浑浊的目光偶尔扫过苏晚晴的课堂、铁柱的训练场以及林玄讲法的人群时,眼底深处会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微光。
教化与传承,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裂谷这片土地。它让希望得以延续,让力量得以传承,让信念得以扎根。一个不仅仅依赖个别强者,而是拥有自身成长潜力的共同体,正在这魔气深渊中,顽强地孕育、成形。这为裂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人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