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122章 二十四道拐的“轮胎消失”事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二十四道拐的“轮胎消失”事件

川湘公路的危机暂解,但大后方的运输生命线从未真正平静。1943年深秋,一条更为险峻的运输通道——黔滇公路上的“二十四道拐”,突然成为日军袭扰的新目标。这条盘踞在黔西群山间的公路,以二十四处连续的急弯闻名,是国际援华物资从滇缅公路运往重庆的最后一道咽喉,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第九战区指挥部收到紧急密报:日军“利刃”部队残余兵力与新增援的特种分队汇合,由松本健一重新整合,企图在二十四道拐实施“断喉行动”,彻底切断国际援华物资通道。

“二十四道拐地形比川湘公路更复杂,弯道陡峭,路面狭窄,大型运输车辆只能低速爬行,一旦遭遇破坏,物资运输将彻底停滞。”薛岳将军的手指重重落在地图上的弯道密集处,“国际盟友援助的武器、药品都要从这里过,绝不能出任何差错。龙渊,闹闹,这次还得劳烦你们再赴黔西,守住这道生死拐!”

龙渊接过情报,上面标注着日军的行动意图:不仅要爆破弯道最险峻的“鹰嘴弯”和“锅底弯”,还要破坏沿途的加油站和维修站,让受损车辆无法补给维修,形成交通瘫痪。“松本健一吃了两次亏,这次必然会更加谨慎,大概率会用隐蔽袭扰代替正面攻击。”龙渊眼神锐利,“闹闹的‘能量探测’和‘守护能量’正好能派上用场,我们不仅要防爆破,还要应对他们的暗袭。”

此时的闹闹,经过川湘公路的历练,能力又有新的突破。葫芦空间内的正能量与负能量交融更趋平衡,除了原有的能力,还觉醒了“物质临时转化”的新技能——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非生命体的物理状态,虽不能直接摧毁物体,却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混乱。接到任务后,葫芦表面泛起灵动的绿光,传递来跃跃欲试的意念。

三日后,龙渊与闹闹在黔西联络员小马的带领下,抵达二十四道拐山脚。刚靠近公路,便感受到了这里的险峻:公路依山而建,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缠绕在山体上,每一道弯道都陡峭得近乎垂直,大型卡车驶过,车轮与路面摩擦的刺耳声响回荡在山谷间。沿途的补给站、维修站都由少量士兵和民夫驻守,神情紧张地盯着来往车辆。

“龙先生,您可来了!”负责驻守二十四道拐的张连长快步迎上来,脸上满是焦虑,“这几天总有人在附近山林窥探,我们抓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却没搜到实质性证据。松本健一的人就像幽灵,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动手。”

龙渊顺着张连长的目光望向最险峻的鹰嘴弯:那里的路面仅容一辆卡车通行,外侧便是万丈悬崖,是最容易被爆破的节点。“光守不住,得主动给日军设陷阱。”龙渊沉吟道,“闹闹,先给二十四道拐的路面做些‘手脚’,让日军的袭扰行动处处碰壁。”

闹闹立刻响应,葫芦表面绿光流转,一股无形的能量顺着公路蔓延开来。它没有改变路面的整体结构,而是精准作用于每一道弯道的路面表层,将部分区域的沥青转化为临时的“粘性层”——这种粘性不会影响正常行驶的车辆,却会让试图埋设炸药、安放路障的人脚步受阻,同时能放大接触者的能量波动,让闹闹的“能量探测”更容易锁定目标。

与此同时,龙渊让小马联系沿途村镇的百姓,组建“护路联防队”。百姓们对这条运输线感情极深,许多人靠给运输车队带路、维修车辆为生,一听要保护二十四道拐,纷纷响应。“龙先生放心,我们熟路!日军只要敢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年过六旬的老车夫王大叔拍着胸脯,他常年在二十四道拐拉货,对每一道弯的暗坑、死角都了如指掌。

龙渊将联防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驻守在各道弯道的隐蔽处,负责了望和传递信号;同时让张连长抽调部分士兵,伪装成维修工人和运输民夫,在沿途的加油站、维修站潜伏,等待日军上钩。而他和闹闹,则重点盯防鹰嘴弯和锅底弯,这两处是日军爆破的核心目标。

果不其然,潜伏的第三天深夜,闹闹的“能量探测”便捕捉到了异常。十几名日军身着百姓服装,背着炸药包和工具,从山林中悄悄摸向鹰嘴弯。他们显然做足了准备,步伐轻盈,避开了明面上的岗哨,试图在弯道外侧的悬崖边埋设炸药,炸毁弯道的支撑山体。

“来了。”龙渊轻声示意,闹闹立刻发动能力。日军刚踏上鹰嘴弯的路面,脚下的“粘性层”便悄然生效,几名士兵脚步一滞,动作慢了半拍。与此同时,闹闹放大了他们的能量波动,龙渊瞬间锁定了领头的日军小队长——正是松本健一的得力助手佐藤。

“先别急着动手,让他们再靠近些。”龙渊按住想要发动攻击的闹闹,“我们要让他们的计划彻底落空,还要让松本健一知道,这里不是他能撒野的地方。”

当日军在悬崖边安置炸药包,准备引爆时,闹闹突然发动“物质临时转化”能力。只见日军携带的炸药包引线,在能量作用下瞬间变得柔软如棉,无论他们怎么拉动,都无法点燃;同时,他们脚下的粘性层突然增强,将几名日军牢牢粘在原地,动弹不得。

“怎么回事?!”佐藤惊怒交加,伸手去拔腰间的军刀,却发现军刀的刀柄也变得粘稠,根本握不住。

就在日军混乱之际,龙渊一声令下,潜伏在周围的士兵和联防队立刻发起攻击。枪声、呐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日军猝不及防,被打得晕头转向。佐藤试图带队突围,却被闹闹操控的藤蔓缠住脚踝,摔倒在地。短短二十分钟,这支日军袭扰小队便被全部歼灭,炸药包被完整缴获。

“龙先生,您这办法太神了!”张连长看着被粘在路面上的日军俘虏,惊叹不已,“这路面看着好好的,怎么就能把人粘住?”

龙渊笑了笑,让闹闹解除了路面的粘性:“只是临时改变了路面的物理状态,对付暗袭正合适。但松本健一不会就此罢休,他接下来大概率会针对运输车辆动手。”

不出龙渊所料,正面爆破失败后,松本健一果然改变了策略。接下来的几天,多辆运输卡车在二十四道拐行驶时,突然出现轮胎“莫名消失”的怪事——车辆行驶到中途弯道,轮胎会毫无征兆地脱离轮毂,滚落到山谷中,导致车辆瘫痪在弯道上,堵塞交通。

“龙先生,已经有三辆卡车出事了!都是最关键的鹰嘴弯和锅底弯,现在后面的车队堵了好几公里,再这样下去,物资根本运不过来!”张连长急匆匆地找到龙渊,脸上满是焦急。

龙渊赶到事发地点,看到一辆运输弹药的卡车停在鹰嘴弯中央,四个轮胎都不见了踪影,驾驶员正束手无策地蹲在路边。“轮胎不是被偷走的,也不是自然脱落。”龙渊检查着轮毂,上面没有任何切割或撞击的痕迹,“是日军用了特殊手段,大概率是在路面或沿途设置了隐蔽的‘磁能干扰装置’,专门针对卡车轮胎的橡胶材质。”

小马补充道:“我听说日军新增援的分队里,有专门研究特种装备的技术人员,他们可能用了某种能让橡胶快速老化失效的化学药剂,或者是磁能装置让轮胎与轮毂分离。”

龙渊眉头微皱,日军的手段越来越隐蔽,若不能找出这些装置,运输车队将永无宁日。“闹闹,用‘能量探测’全面扫描二十四道拐的路面和两侧山林,重点排查能发出异常能量波动的区域。”

闹闹立刻展开能量扫描,葫芦表面的绿光变得愈发明亮。很快,它便在鹰嘴弯、锅底弯等四个关键弯道的路面缝隙中,以及两侧的灌木丛里,锁定了十几个微弱的能量源——正是日军埋设的“磁能干扰装置”。这些装置体积小巧,伪装成石头或枯枝,很难被发现,一旦有大型车辆经过,便会释放磁能,干扰轮胎的橡胶结构,导致轮胎脱离轮毂。

“找到它们了。”龙渊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不能直接拆除,这些装置可能带有自毁功能,一旦触碰就会爆炸。闹闹,用你的‘物质临时转化’,让这些装置失效。”

闹闹响应意念,一股精准的能量悄然涌向那些隐蔽的装置。在能量作用下,装置内部的零件被临时转化为柔软的塑料状态,失去了磁能释放功能,变成了一堆无用的废件。同时,闹闹还在每个弯道的路面下,布设了一层微弱的“能量屏蔽层”,即使日军再埋设新的装置,也无法发挥作用。

解决了磁能装置的问题,龙渊没有放松警惕。他预判松本健一会孤注一掷,集中剩余兵力发动大规模袭扰,目标很可能是沿途的临时加油站——这里储存着大量汽油,一旦被引爆,不仅会摧毁补给设施,还会引发连环爆炸,堵塞整个公路。

为了引蛇出洞,龙渊与张连长商议,故意放出“加油站物资补给,防守薄弱”的假消息,同时让闹闹在加油站周围布设了多层能量陷阱:外围是能触发警报的“能量感应网”,中间是能延缓行动的“粘性区域”,核心区域则布置了“幻觉干扰层”,一旦日军进入,便会看到熊熊大火的幻象,陷入混乱。

果然,两天后的深夜,松本健一亲自带领五十余名日军,趁着夜色突袭加油站。他们刚靠近加油站外围,便触发了闹闹的“能量感应网”,加油站内立刻响起警报声。松本健一以为是守军察觉,下令强行冲锋,却一头撞进了“粘性区域”,脚步瞬间变得沉重,行动迟缓。

“冲进去!炸毁油库!”松本健一挥舞军刀大喊,却没发现周围的景象已经悄然变化——在闹闹的“幻觉干扰”下,日军眼中的加油站变成了一片火海,油库仿佛已经爆炸,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着火了!快撤退!”一名日军士兵大喊,陷入幻觉的士兵们纷纷掉头逃窜。而真实的加油站内,守军和联防队早已严阵以待,趁着日军混乱之际发起攻击。龙渊则带着闹闹,从侧面迂回,精准射杀日军的骨干力量。

松本健一在混乱中察觉到不对劲,想要组织反击,却被闹闹操控的藤蔓缠住了手臂。他看着眼前的龙渊,眼中充满了不甘与绝望:“又是你!又是这只妖葫芦!”

龙渊冷冷看着他:“侵略者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条运输线,你们绝不可能切断!”

松本健一试图拔刀反抗,却被龙渊一枪击中手腕,军刀落地。剩余的日军见指挥官被俘,士气彻底崩溃,要么被歼灭,要么举手投降。这场突袭战,日军全军覆没,松本健一被生擒,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断喉行动”。

战斗结束后,联防队的百姓们自发赶来清理战场,维修受损的设施。王大叔赶着马车,拉来新的轮胎,帮之前瘫痪的卡车重新安装:“龙先生,这下可彻底安心了!有你和葫芦在,日军再耍什么花招也没用!”

龙渊看着来往不息的运输车队,卡车的轰鸣声在二十四道拐的山谷间回荡,满载着国际援华物资,向着重庆方向驶去。闹闹传递来一阵平和的意念,葫芦表面的绿光柔和而坚定,它的“物质临时转化”能力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充分历练,操控愈发精准。

消息传到重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亲自发来嘉奖电,称赞“二十四道拐之捷,保住了国际援华之命脉,龙渊与闹闹功不可没”。国际盟友的观察员在考察二十四道拐后,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的这条生死公路,不仅有险峻的地形作为天然屏障,更有神奇的守护者与同心协力的军民,这是日军永远无法摧毁的防线。”

在二十四道拐驻守的半个月里,龙渊和闹闹协助守军与百姓,对公路进行了全面加固:闹闹用“守护能量”强化了弯道的山体支撑,防止塌方;百姓们则在沿途挖掘了排水渠道,修复了破损路面;守军则加强了了望和巡逻,形成了“军民联防、能量预警、层层设防”的完整防御体系。

离开前夕,张连长带着全体守军和联防队的百姓,在二十四道拐的最高处为龙渊和闹闹送行。这里可以俯瞰整条蜿蜒的公路,远处的运输车队如同一条长龙,缓缓前行。“龙先生,闹闹先生,谢谢你们!有了你们留下的防御工事和方法,我们一定能守住这条生命线!”

龙渊望着眼前的军民,心中感慨万千。从长沙会战到川湘公路,再到二十四道拐,每一场胜利都离不开军民同心。闹闹的能力再神奇,也需要守军的顽强抵抗和百姓的全力支持,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返程途中,山间的秋风带着草木的清香,葫芦空间里,闹闹正静静炼化着新收集的日军负面能量,与军民同心的正能量交融在一起,让它的能力更具韧性与智慧。龙渊知道,抗战的道路依旧漫长,但只要这条运输生命线畅通,只要军民团结一心,胜利的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二十四道拐上的“轮胎消失”事件,最终成为了抗战史上又一段传奇。日军的阴谋被彻底粉碎,而龙渊与闹闹的名字,也再次成为侵略者的噩梦。那条盘踞在黔西群山间的公路,依旧承载着国际援华的希望,在军民的守护下,滚滚向前,为抗战的最终胜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力量。而龙渊和闹闹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他们将继续奔赴下一个需要守护的战场,用智慧与勇气,书写更多军民同心的抗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