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133章 葫芦的“喀斯特地貌迷魂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葫芦的“喀斯特地貌迷魂阵”

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隐没于峰林之后,日军阵地方向突然升腾起数道诡异的烟柱,伴随着沉闷的发射声。并非炮弹的尖啸,而是一种更令人不安的、带着嘶嘶声响的破空声。

“毒气弹!是毒气!快防护!”阵地上,经验丰富的老兵声嘶力竭地呼喊。

龙渊与赵峰正在象鼻山指挥所与韦云淞将军商讨下一步防御计划,闻声立刻冲出岩洞。只见黄绿色、带有刺鼻大蒜味的烟雾正顺着晚风,朝着守军阵地,尤其是那些依托溶洞构筑的火力点和藏有军民的大型洞穴弥漫而来。日寇在正面强攻和渗透破坏受挫后,终于撕下了最后一丝伪装,动用了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化学武器。

“卑鄙!”韦将军一拳砸在岩壁上,目眦欲裂,“快!命令各部,按照预案防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没有防毒面具的,尽量往高处和上风口转移!”

命令迅速传达,阵地上一片忙碌,士兵和协助的百姓们纷纷撕下布条,用水壶里的水浸湿掩住口鼻。但毒气无孔不入,尤其是一些低洼地带和通风不佳的溶洞,情况危急。咳嗽声、呕吐声开始零星响起。

“龙先生,这…”赵峰看向龙渊,语气焦急。常规的防护手段在持续性的毒气攻击面前效果有限。

龙渊面色凝重,他胸前的闹闹此刻绿光剧烈闪烁,传递出“厌恶”“净化”“引导”的复杂意念。它感知到那些毒气中蕴含的毁灭性能量,也感知到风的方向和地下的气流。

“闹闹,你能对付这些毒气吗?”龙渊沉声问道,手指轻轻抚过葫芦。

闹闹的绿光骤然变得明亮而柔和,它从龙渊胸前漂浮而起,悬浮在半空中。一圈圈肉眼可见的绿色光晕以它为中心扩散开来,如同水面的涟漪。光晕所过之处,那黄绿色的毒气仿佛遇到了克星,迅速被中和、分解,颜色变淡,刺鼻的气味也随之消散。不仅如此,绿光还仿佛具有某种引导力,将残余的毒气烟雾聚拢,然后引向漓江水域上空,让江水将其稀释、沉淀。

“这…这是…”韦云淞将军和周围的军官们看到这神奇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知道龙渊和他的葫芦非同一般,却没想到竟有如此净化邪祟、操控自然之力的能力。

“是闹闹的能量净化场。”龙渊解释道,心中稍安,“它能中和大部分有害能量和物质,并能小范围引导气流。”

然而,日军显然没有打算只进行一轮攻击。更多的毒气弹接连射来,试图用毒雾覆盖更大的区域,甚至有一些炮弹直接射向了漓江,企图污染水源。闹闹的绿光虽然强大,但覆盖范围终究有限,无法同时净化所有区域,且持续的能量输出对它的消耗也极大。龙渊能感觉到葫芦传递来的“疲惫”感。

“必须从根本上遏制毒气的扩散,或者让日军的毒气弹失去作用。”龙渊目光扫过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那些星罗棋布的峰丛、深不见底的溶洞、地下暗河……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韦将军,赵峰,”龙渊转向他们,眼神锐利,“日寇倚仗毒气,无非是看准了我们难以在开阔地有效防护。但桂林的地形,或许能成为我们反制的手段。”

他指向沙盘上错综复杂的溶洞系统和地下河网络:“闹闹能够感知并一定程度上引导地下的能量流动和空气对流。如果我们能借助闹闹的力量,结合喀斯特地貌本身的特点,制造一个覆盖特定区域的、紊乱的空气流场,甚至是一个‘迷魂阵’,是否能让毒气无法有效聚集,甚至反噬日军自身?”

韦将军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龙先生的意思是,利用地下溶洞的通风系统和闹闹的能力,改变局部风向和气流,让毒气‘迷路’?”

“正是!”龙渊点头,“喀斯特地貌地下孔洞众多,空气流通有其独特规律。闹闹可以放大这种效应,在特定区域制造出混乱的涡流和反向气流。不仅让毒气难以飘向我方阵地,甚至可能将其引导回日军进攻出发点,或者引入某些废弃的、无人的溶洞深处封存。”

“妙啊!”一位熟悉本地地理的参谋激动地说,“桂林地下暗河、溶洞密布,很多洞府彼此相连,形成巨大的地下网络。如果能巧妙引导,确实可能形成天然的‘通风管道’和‘陷阱’!”

计划迅速制定。龙渊带着闹闹,在几位本地向导和工兵的协助下,开始勘察桂林城周边几个关键节点区域的溶洞和地下河出口。闹闹的绿光深入幽暗的洞穴,精确地感知着气流的微弱变化、水脉的流向以及岩层中蕴含的自然能量节点。

在城东一处连接着数个大型溶洞群的地下河出口,闹闹的绿光锁定了一处能量汇聚点。“这里,”龙渊对工兵说,“在此处进行小规模定向爆破,扩大这个通风口,但要确保结构稳定。”

爆破声后,一股强劲的气流从扩大的洞口涌出。闹闹悬浮在洞口上方,绿光注入其中,仿佛给这股自然气流加上了“导向”和“增幅”。很快,以这个洞口为中心,周围数百米范围内的空气流动开始变得紊乱,微风变成了乱流,原本缓缓飘向守军阵地的毒气烟雾,被这突如其来的乱流撕扯、卷动,有的被抬升上天,有的被卷入其他溶洞入口,还有一部分竟真的朝着来时的方向倒灌回去。

类似的工程在多个节点同时进行。闹闹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能量核心和超级计算器,它的绿光穿梭于明暗之间,引导着工兵们找到最佳的气流干预点,或是扩大通风口,或是封堵某些通道以改变气流路径,甚至利用地下河的流动带动空气循环。

渐渐地,一个以天然喀斯特地貌为基础,经由闹闹能量引导和人工巧妙修饰的、覆盖了桂林城主要防御方向和军民避难区域上空的“喀斯特地貌迷魂阵”初具雏形。

当日军再次发射毒气弹时,他们惊愕地发现,毒雾不再像之前那样顺利飘向目标。它们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紊乱的气墙,在空中胡乱盘旋、打转,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时而被扯向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不少毒气被倒吹回日军自己的阵地,引得日军士兵一阵慌乱,纷纷戴上防毒面具,进攻节奏被打乱。更有大量毒气被卷入那些深不见底的落水洞和溶井,消失在地下迷宫之中,再也无法构成威胁。

“八嘎!这不可能!”日军前线指挥官通过望远镜看到这违背常理的一幕,气得暴跳如雷,“支那人用了什么妖法?!”

与此同时,龙渊和闹闹并没有停下脚步。龙渊意识到,仅仅防御是不够的,必须主动出击,摧毁日军的毒气发射能力,或者让其投鼠忌器。

“闹闹,能找到他们的毒气储存点或者主要发射阵地吗?”龙渊问道。

闹闹的绿光收敛,集中进行超远距离的精密感知。它过滤着空气中残留的毒气分子,追踪其最浓烈的来源方向,同时感知着日军后方那些散发着浓烈恶意和危险能量的点位。

片刻后,闹闹传递来清晰的意念波动和一幅由绿光勾勒出的简易方位图——日军的毒气炮弹储存点,设在一个相对隐蔽的山谷内,距离主阵地约五里,守卫森严。而几个主要的毒气迫击炮阵地,则分散在靠近前线的几个丘陵背面。

“韦将军,赵峰,目标已锁定。”龙渊将情报共享,“我建议,组织一支精锐小队,由我和闹闹带领,夜间渗透,端掉他们的毒气储存点。同时,请求炮兵配合,对已发现的敌军毒气迫击炮阵地进行覆盖炮击,闹闹可以提供精确坐标引导和弹道修正。”

韦将军立刻批准了计划。是夜,月黑风高。龙渊、赵峰以及一支从守军中挑选出的身手最好的侦察兵小队,在闹闹的绿光掩护下(绿光可以扭曲光线,达到类似光学迷彩的效果),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穿过日军的防线间隙。

闹闹不仅提供隐蔽,还提前预警了日军的巡逻队和暗哨,引导小队避开危险。依靠其精准的能量感知,他们甚至发现了日军布设的雷区,并安全绕过。

接近目标山谷时,守卫明显严密起来。探照灯不时扫过入口,哨塔上有机枪阵地。

“闹闹,能暂时干扰他们的探照灯和通讯吗?”龙渊低语。

绿光微微闪烁,表示肯定。下一刻,山谷入口处的探照灯像是接触不良般闪烁了几下,骤然熄灭。哨塔上的日军一阵骚动,通讯兵的话筒里也传来刺耳的杂音。

“就是现在!行动!”

龙渊一马当先,如同暗夜中的猎豹,瞬间解决了入口处的哨兵。小队成员紧随其后,迅速突入山谷。谷内,堆积如山的木箱上印着醒目的骷髅标志,正是毒气炮弹。

“安装炸药!快!”

队员们熟练地在关键位置布设高爆炸药。然而,就在此时,警报声还是响起了——一支日军的巡逻队恰好返回山谷。

“被发现了!准备战斗!”

枪声瞬间打破夜的寂静。龙渊和赵峰依托掩体精准射击,侦察兵们亦是以一当十。闹闹的绿光则在战场中穿梭,时而形成小范围的能量屏障挡开射向队员的子弹,时而释放强光致盲冲过来的日军,时而用能量冲击直接击倒敌人。

“快点火!撤退!”赵峰大喊。

引信被点燃,小队且战且退。在撤出山谷的最后一刻,龙渊回头,看到闹闹的绿光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猛地推向那堆叠的毒气炮弹箱。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紧接着是连锁殉爆。冲天的火光将山谷照得如同白昼,储存的毒气弹被引爆,各种颜色的毒烟混合着火焰升腾而起,但在闹闹事先布下的能量屏障约束下,大部分有毒物质被控制在山谷范围内燃烧、分解,并未大规模扩散。

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也成为了炮兵最好的目标指示。后方守军炮兵阵地根据闹闹提前提供的坐标,万炮齐发,对那几个已被锁定的日军毒气迫击炮阵地进行了毁灭性的覆盖射击。

日军的毒气攻势,尚未完全展开,便遭遇了致命打击。储存点被毁,发射阵地被炮火覆盖,残存的毒气在“喀斯特迷魂阵”面前也毫无用武之地。

第二天,日军试图发动一次不计代价的强攻,以挽回颓势。然而,失去了毒气这一“杀手锏”,他们的步兵在守军依托地利和旺盛士气构筑的防线面前,再次撞得头破血流。而闹闹经过一夜的休整,绿光恢复,甚至因为成功保护了军民、净化了毒害,吸收了更多的正面能量,变得愈发深邃灵动。

它再次悬浮于阵地上空,这一次,不仅仅是净化残留的毒气,更是将一种名为“坚定”与“希望”的意念,伴随着柔和的绿光,洒向每一个坚守阵地的士兵和百姓心中。疲惫的身躯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心中的恐惧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战斗意志。

龙渊站在象鼻山上,看着脚下重归相对平静,却依旧暗流涌动的战场,对胸前的葫芦轻声说:“闹闹,这片山水因你而更加神奇。我们不仅守护了它的形,更守护了它的魂。”

葫芦轻轻震动,绿光温暖,传递着“守护”“家园”“胜利”的信念。

日寇在桂林城下,不仅领略了山水甲天下的美景,更尝到了这美景背后,由自然伟力、军民智慧与超自然守护共同铸就的铁壁铜墙的滋味。他们的毒气战术在“喀斯特迷魂阵”前破产,他们的野蛮入侵在坚韧不屈的抵抗面前,显得如此丑陋和徒劳。

葫芦的“喀斯特地貌迷魂阵”,成为了桂柳会战中一个传奇般的篇章,它象征着智慧与自然之力的结合,也预示着侵略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必将陷入更大的困境,最终走向覆灭。而战斗,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