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影:我自有精彩 > 第29章 姚玉玲2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日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

两人难得同时休息,计划着去北海公园逛逛。

平时出行,周逸飞多是开单位配的那辆绿色的北京吉普,但今天秋高气爽,微风和畅,他便推出了家里那辆二八大杠。“今天天气好,骑车吧,顺便带你逛逛胡同,看看秋色。”周逸飞一边从屋里拿出坐垫,一边对正在系围巾的姚玉玲说。

“好啊,好久没坐过你的自行车后座了。”姚玉玲笑着应道,心里却暗自庆幸他细心,她平时根本不太愿意骑自行车,主要是嫌那硬邦邦的自行车坐垫硌得屁股疼,宁愿走路或者挤公交。

周逸飞自然也清楚她这点小小的“娇气”,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坐垫。

他推着自行车,姚玉玲侧身轻巧地坐上后座。一只手则抓着他的腰侧的衣角。

这时候男女作风还是抓的很严,就算是夫妻,在外面也不能过于亲密。

毕竟眼下正处于严打期间,男女作风问题抓得紧,就算是正经夫妻,在公共场合也不能过于亲密,免得落人口实。

“坐稳了?”周逸飞侧头低声问。

“嗯,走吧。”姚玉玲点点头。

车轮碾过落满梧桐叶的街道,发出沙沙的轻响,像秋日的私语。这个组合在现在的北京街头并不算扎眼,但两人出众的样貌和气质,还是引得路人悄悄侧目。

“风有点凉,冷吗?”周逸飞感觉到微风拂过,放缓了车速问道。

“不冷,这样正好,很舒服。”姚玉玲看着不断后退的街景——红墙灰瓦、标语口号、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的行人、路边冒着热气的小贩摊位——这一切在秋日阳光下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充满时代气息的画面。

你别说,坐自行车虽然有点颠簸,但这种慢悠悠观察市井百态的感觉,比坐在吉普车里一闪而过,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你看那边,”姚玉玲轻轻拉了一下周逸飞的衣角,指着不远处一堵爬满了已经变红的爬山虎的墙,“颜色真好看,像火一样。”

周逸飞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点点头:“嗯,是好看。听说香山的红叶更盛,下周末要是得空,咱们去看看?”

“好啊!”姚玉玲眼睛一亮,“以前……呃,很久以前去过一回,秋天的时候,确实很漂亮。”她话到嘴边,模糊了时间。

周逸飞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丝迟疑,状似无意地问道:“哦?以前去过?跟谁一起去的?不会是……哪个老同学吧?”心里却已经猜到了几分。

说真的,他心里这会都快酸死了。

姚玉玲“....”只怪自己嘴快,这问题是回答还是不回答呢?

周逸飞停下车,转头:“其实那香山的红叶有什么好看的,人挤人,还不如我们单位后面那小山坡,风景好,还清静。”

“是,你说得对。”姚玉玲眼波流转,趁这会儿没人,一把揽住他的腰,“单位后山的清静确实难得。不过……我倒是挺期待在香山的人海里,被你紧紧牵着手的感觉。那样的话,就算被人群冲散,我也只会更用力地抓住你。”

“所以周先生,”她俏皮地眨眨眼,“要不要考虑一下这个方案?”

周逸飞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情话和娇态弄得心头一荡,那点微不足道的醋意瞬间烟消云散,好不容易才压住上扬的嘴角,“咳,成!我媳妇说的都对。”

哼,小样!我还拿捏不了你?

危机解除,两人重新上路,自行车再次发出轻快的声响。

两人就这样一边慢悠悠地骑着车,一边低声交谈着,偶尔对路边的景致点评一两句。

秋天的北京,天高云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爽又略带萧瑟的气息,但他们的心情却因为这难得的闲暇和相伴而显得格外明媚。

“对了,一会儿到了公园,我们去划船吧?”姚玉玲忽然提议,语气里带着点儿少女般的雀跃,“好久没划了。”

两个在公园划了船,周逸飞技术果然很不错,两人尽兴而归。

上岸后,他们也没急着离开,而是沿着湖边慢慢散步,不知不觉就逛到了公园附近一条热闹的小吃街。

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物诱人的香气。

“还有炸灌肠!好久没吃了!”

“慢点吃,别蹭到衣服上。”周逸飞又跟着她去排队,看着她像个小姑娘一样眼巴巴等着,觉得好笑又可爱。

接着又买了刚出锅的、焦香酥脆的芝麻烧饼,一人捧着一个,边走边吃。

最后还在一家老字号摊位前,一人吃了一碗热乎乎羊杂汤,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舒服极了。

两人正经饭一口没吃,反而被各种小吃混了个肚儿滚圆,一上午的时光就这样悠闲地消磨过去。

坐在湖边的长椅上休息时,姚玉玲满足地闭上眼,仰起脸,感受着秋日午后不再灼热、只余温暖的阳光和拂面而过的微风,轻声感叹:“真好,要是天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周逸飞看着她,目光温柔:“以后只要得空,我们就出来。不一定非要去哪里,就像今天这样,随便走走,看看,就很好。”

“好哦。”他俩工作都忙,能空出来的时间并不多。

时间就在不经意之间溜走。

这天一大早,周逸飞骑车把姚玉玲送去单位上班。

现在还能骑自行车,过一阵气温再低些就不行了。

“晚上想吃什么?”周逸飞微微侧头问道,声音带着笑意,“食堂要是不合胃口,我去副食店看看能不能买到条鱼。”

“别麻烦了,食堂凑合一顿就行。”其实他们经贸部的食堂伙食真的算不错了,只是吃久了大锅饭,总是忍不住想换换口味,你不也要去部里?跑来跑去太赶了。”

“给你做饭怎么能叫麻烦。听说西单那边新到了一批黄花鱼,我去碰碰运气。再说,妈早上还让人捎来一罐刘妈腌的雪里蕻,正好可以烧个雪菜黄鱼汤,给你解解酒。”

听到“解酒”二字,姚玉玲脸上微微发热,咳,想起昨晚的失态,不由得掐了一把他的腰,小声嘟囔:“以后再也不喝那么多了……”

周逸飞感受到腰间的力量,低低地笑了,胸腔传来微微震动:“哪里哪里,我们姚科长酒量惊人,千杯不醉。”

“讨厌!”姚玉玲嗔怪地轻捶了他一下,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昨晚也是高兴,开了一瓶朋友送的红酒,那酒口感醇厚,带着果香,她一时贪杯,忍不住多喝了几杯,结果就有点上了头,后面的事情记得模模糊糊,只依稀记得自己好像话特别多,还非要闹着要骑马……不能想了。

将姚玉玲送到她单位气派的大门口,周逸飞看着她身影消失在门廊深处,才蹬上自行车,朝着自己单位的方向驶去。他虽然请了上午的假,但下午还有个重要的案情分析会,不能缺席。

姚玉玲所在的部门与周逸飞的单位相隔不远,都在皇城根附近。

她快步走进办公楼,迎面碰上的同事都笑着打招呼。

“姚科长,早啊。”

“早。”

“玉玲姐,今天气色真好!”一个年轻的女同事凑过来,悄声笑道,“看来周末休息得不错呀。”

姚玉玲面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有点不好意思,只能含糊应道:“还好,还好。” 看来以后还是得督促那家伙节制点,她可不想成为同事们打趣的对象。

走进自己那间虽然不大但很整洁的办公室,窗台上的茉莉花散发着清香,茶杯里已经有人帮她泡好了热茶,淡淡的茉莉花香弥漫开来。

姚玉玲深吸一口气,将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暂时压下,开始投入一天繁忙的工作。

只要没有陪同领导出国引进设备和技术谈判的任务,她大部分时间都伏案处理这些文件,或者与国内外客商谈判。

她负责引进外资的相关项目审核,桌面上已经堆了不少待批的文件。

改革开放初期,每一项外资引入都需要慎之又慎,她的工作压力不算小。

与此同时,周逸飞也回到了他所在的部门。

一进办公室,搭档老陈就凑了过来,挤眉弄眼:“哟,周四,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上午请假了?这可不像你啊,工作狂。”

周逸飞面色如常,走到自己靠窗的办公桌前,将公文包放下,开始整理桌上那叠厚厚的资料,语气平淡听不出波澜:“嗯,家里有点私事,处理了一下。”

老陈是过来人,眼睛毒辣,一看周逸飞这故作镇定、但眼角眉梢透出餍足的模样,心里就猜到了七八分。他嘿嘿一笑,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周逸飞,压低声音:“理解,理解!新婚燕尔嘛!”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到了,随即正经了些,竖起大拇指,“说真的,弟妹真是这个!要模样有模样,要学问有学问,年纪轻轻就在经贸部独当一面,工作能力没得说!你小子,是真有福气!”

周逸飞这次没反驳,能娶到玉玲,确实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这一点他从不否认。

整个下午,两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姚玉玲在经贸部的会议室里,与来自欧洲的投资商就一项重要的技术引进项目进行新一轮谈判。

双方在技术转让细节和利润分成比例上僵持不下,气氛有些紧张。姚玉玲需要全神贯注,审阅面前大量的合同条款附件和项目计划书,字斟句酌,既要展现合作诚意,又要寸土必争,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她流利的外语、专业的知识和沉稳的气度,让对方代表不敢小觑。

而在周逸飞所在的国防部门,气氛则是另一种凝重。

他和部门里其他同事们正围绕着一项新的军工技术研发的推进工作展开深入讨论,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每个人眉头都紧锁着,分析着各种可能性与潜在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周逸飞目光锐利,思维缜密,不时在地图或图纸上指点,提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快到下班时分,周逸飞看了眼手表,快速收拾好桌面,把资料锁进抽屉。“老陈,今天到时间了,剩下的资料你盯着点,我得先去去趟副食店,再去接我媳妇。”

老陈从材料里抬起头,了然地摆摆手,“快去快去!工作再忙,日子也得过,饭也得吃。别让弟妹等急了,剩下的我来梳理,明天早上咱们再对情况。”

周逸飞感激地拍了拍老陈的肩膀:“谢了,回头请你喝酒。”说完,便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步履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那背影比起平日下班,明显多了几分归心似箭的意味。

老陈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句:“这小子,没想到还是个老婆奴。”

周逸飞骑上自行车,先拐去了西单副食店。

运气不错,果然抢到了两条不大但很新鲜的黄花鱼。他又买了块豆腐和一小把鸡毛菜,这才匆匆赶往姚玉玲单位。

他到的时候,姚玉玲刚好从大楼里出来,正和几位同事边走边讨论着什么,神情专注而认真。

夕阳的金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优雅的身形轮廓,她微微蹙眉思考的样子,散发着一种致使的魅力。周逸飞没有立刻上前,只是推着自行车,安静地站在路边梧桐树的阴影里,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她的身影。

直到同事们都散去,姚玉玲才注意到等在那里的周逸飞。

她快步走过来,看到他和车把上挂着的鱼,眼睛顿时一亮:“真买到了?”

“嗯,运气好。”周逸飞把鱼递给她看,“还买了豆腐,晚上给你做雪菜黄鱼汤,再炒个青菜。”

“太好了,正好没什么胃口。”姚玉玲很自然地侧身坐上后座,“回家咯!”

两人并没有住在大院,而是住在姚玉玲位于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结婚前周逸飞住单位宿舍,结婚后,自然是媳妇住哪他住哪。

这座小院闹中取静,被姚玉玲布置得温馨舒适,他很喜欢,墙角种着些常见的花草,秋菊正开得灿烂。

至于住在媳妇的房子里,会不会被人说吃软饭?

周逸飞压根不在乎,反正他的工资存折结婚当天就上交了。

媳妇也没让那钱闲着,直接买了一处三进的大院子,暂时出租给了某个单位。

周逸飞不理解媳妇为什么还要买房子,但是既然钱上交了,那就是媳妇说了算。

一进院门,姚玉玲就换下了高跟鞋,穿着拖鞋直接躺在沙发上,长长舒了口气:“还是家里舒服。”

周逸飞把自行车支好,提着菜走进厨房:“你去换衣服歇会儿,饭好了我叫你。”

姚玉玲却没动,躺了一会儿,起身倚在厨房门框上,看着周逸飞挽起袖子,熟练地刮鳞剖鱼。他的手指修长,动作利落干净,暖黄的灯光下,侧脸线条显得格外柔和。

“看什么这么入神?”周逸飞察觉到她的目光,转头笑问。

姚玉玲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的腰,脸贴在他坚实的背脊上,“看我男人怎么这么能干。在外是能干的周科长,回家是厨房里的一把好手。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能文能武……哎,你说这是谁家这么有福气,捡到了这么个大宝贝?”

周逸飞嘴角差点飞上天,心里甜得像是灌了蜜,手上动作更是不停,嘴上却说:“别闹,我这儿沾手都是鱼腥味,小心溅你一身。”

“不怕。”姚玉玲赖着不动,心想家务活这男人大包大揽了,那她总得提供点情绪价值,多夸夸他,给他充充电,要不时间长了,万一这优质劳动力的动力减退了可不行。看看,这男人在她的“彩虹屁”攻势下,干得多起劲,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嗯,好男人果然都是夸出来的,这个好习惯必须保持!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时不时传来笑声。

厨房里弥漫着鱼肉的鲜香和雪里蕻特有的咸香,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着,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感。

简单的两菜一汤很快上桌。奶白色的鱼汤鲜香醇厚,青菜炒得碧绿爽口。两人对坐用餐,时不时交流几句白天的工作趣闻或烦恼。

“那个德国代表,真是固执得可以,非要在技术标准上完全照搬他们那套,可我们两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实际情况根本不一样,生搬硬套只会水土不服。僵持了好久,我口水都快说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