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德州驱魔人:开局一座三清观 > 第217章 让东方的智慧,在西方的土地上,深深扎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让东方的智慧,在西方的土地上,深深扎根

奥斯汀基地所在的隐秘山谷,与幽影镇的压抑和华盛顿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

这里阳光灼热,视野开阔,红岩与低矮的橡木点缀其间,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蒿草的气息。

这片原本宁静的土地,此刻正被一种有序的忙碌所取代。

山谷中央,预留出的巨大空地上,已经用石灰粉划出了清晰的基准线,勾勒出未来三清观主殿、偏殿及广场的宏伟轮廓。

三百六十名身着各色简易道袍的道士们,如同辛勤的工蚁,在各处忙碌着。

有人负责清理场地,搬运建材;

有人手持罗盘,更精细地勘测地脉走向;

还有人则在玄诚子的指挥下,于划定的关键节点处打下第一根基桩。

玄诚子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俯瞰着整个工地。虽然他年纪与张烨相仿,面容清癯,身形挺拔,气质却比张烨更多几分刻板与严肃。他手中捧着一卷刚绘制完毕的《奥斯汀基地地气流转初勘图》,上面以朱砂墨线精确标注了地脉灵枢的分布,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阵法布局与实地地形之间的微妙调整。

一名年轻道士小跑过来,躬身行礼:“玄诚师兄,休斯顿先遣队传回讯息。”他递上一张写满字迹的符纸,符纸边缘微微焦卷,是远程传讯术使用后的痕迹。

玄诚子接过,快速浏览,眉头锁得更紧:“休斯顿地脉混杂,工业浊气与海湾水汽交织,灵枢节点飘忽不定,选址遇阻,当地社区对‘东方宗教建筑’用途表示疑虑,需进行‘听证’?”

他抬起头,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回复他们:灵枢飘忽,可布‘定波阵’先行稳固;社区疑虑,耐心解释,突出道观‘社区文化中心’与‘静修场所’性质,可承诺开放部分园林。一切以扎根为首要,勿起冲突。”

“是!”年轻道士领命而去。

这时,另一名负责与州政府对接的道士引着两个人走了过来。

一位是身着笔挺西装、戴着金丝眼镜、一副精明干练模样的中年白人男子,他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和厚厚的文件夹;另一位则是大家熟悉的“野牛”麦卡洛克,他依旧戴着那顶标志性的牛仔帽,腰挎镀银左轮,与周遭的道士和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玄诚子道长,”州政府协调员,名叫理查德的男子,操着流利但带着官僚腔调的英语开口了,他推了推眼镜,“首先,我对诸位展现出的效率表示钦佩。不过,我们遇到了一些,程序上的小问题。”

玄诚子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理查德点开平板电脑:“达拉斯选址,对方业主临时提价百分之三十,理由是‘潜在的文化冲突风险可能影响周边物业价值’。圣安东尼奥那边, 分区法规明确规定,该区域不允许新建‘未在本州注册历史超过五十年的宗教场所’,我们需要一个‘宗教研究机构’的壳子来绕过,这需要时间。另外,”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旁边的“野牛”,“有几个社区的居民联名写信,担心大规模的‘异国风格’建筑会破坏社区整体风貌,甚至,呃,有个别牧师在布道时暗示,这是‘东方神秘主义入侵’,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野牛”麦卡洛克哼了一声,声如洪钟:“狗屁!理查德,别跟老子扯这些官僚废话!地皮坐地起价?告诉那家伙,州长办公室很‘关注’这个项目。分区法?想办法!我不管你们是钻漏洞还是直接修例,我要看到结果!至于那些吃饱了撑的牧师,”他拍了拍腰间的左轮,“要不要我去跟他们‘布布道’,讲讲德州独立精神和私人财产权?”

玄诚子抬手,制止了“野牛”可能引发的更大麻烦,他面色平静地看向理查德:“理查德先生,贫道知晓入乡随俗之理。地价之事,可酌情商议,但需有度。法规之事,烦请贵方全力斡旋,吾等亦可配合调整建筑外观,融入本地元素,例如采用德州本地石材,或简化部分装饰。”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然平和,却带着道门特有的坚持,“然,道观核心布局,尤其主殿方位、阵法节点,关乎地气引动,万不可更易。此乃底线。”

理查德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记录着,点了点头:“理解。我会尽力协调。建筑外观的适度本地化,是打消社区疑虑的有效手段。关于那些负面言论我们想办法控制。”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玄诚子淡然道,“吾等在此建设,是为守护一方净土,汇聚正气以御外邪。时日稍长,民众自有公论。若有个别宵小恶意中伤,”他看了一眼“野牛”,“或许需麦卡洛克先生以合适的方式,传达吾等的善意与决心。”

“野牛”咧嘴一笑:“包在我身上!保证让他们‘深刻理解’!”

协调会议暂告段落,理查德和“野牛”离开后,玄诚子召集了几位负责不同区域建设的师弟,进行内部讨论。

一位面相憨厚的胖道士擦了擦汗,抱怨道:“玄诚师兄,这美利坚的规矩也忒多了!买个地皮比在山上布个九宫八卦阵还难!还有这帮洋人,跟他们讲风水地气,简直是对牛弹琴。”

另一位较为年轻的道士则有些好奇:“师兄,我们真要改建筑样子吗?师门传承的制式确定能改吗?”

玄诚子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位师弟,吾等离山万里,来此异域,非为墨守成规,乃为播撒道种,布阵守土。因地制宜,方是正道。祖师亦云‘和光同尘’。外观可稍作变通,以减阻力,然内核精髓,阵法根基,绝不可失。此间地脉虽与中原有异,然万法同源,吾等需细心体悟,寻其脉络,将道门阵法与此地山河之气相融,方是‘星网络点’之真意。”

他顿了顿,继续道:“与本地居民交流,不必急于宣教,可先展示吾等之勤勉、友善。帮助他们清理社区,义诊施药,或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如茶道、书法演示,让他们慢慢了解吾等并非洪水猛兽。道,在日常行止之间,亦可感化人心。”

众道士闻言,纷纷点头,脸上的困惑与焦躁平息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坚定的使命感。

傍晚时分,工地附近的临时休息区,来了几位附近的居民。他们是被白天的动静吸引,或是出于好奇前来查看。一位白发老妇人带着自己烤的苹果派,一位中年男子牵着一条狗,还有几个孩子在远处张望。

胖道士按照玄诚子的吩咐,主动迎了上去,用生硬的英语夹杂着手势打招呼,并接过老妇人的苹果派,连连道谢。他尝试着解释他们在建造一个“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地方”,并邀请他们日后过来喝茶。

老妇人看着眼前这些穿着“奇怪”但态度谦和、工作认真的东方人,眼中的警惕渐渐化为了好奇和一丝善意。她指着正在打桩的区域,用缓慢的语速问:“你们?是在建庙宇吗?像教堂那样?”

胖道士努力组织着语言:“类似,但,我们崇拜自然,天地,还有,内心的道。希望带来和平,保护这里。”他指了指脚下的土地。

中年男子似乎听懂了部分,点了点头:“听起来不坏。只要别像上次那群人那样搞出太大噪音和奇怪的仪式就行。”

孩子们则对道士们束发的簪子和宽大的袖口更感兴趣,指指点点,发出天真的笑声。

这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接触,却是一个开始。

道门星火,在克服了法规的阻碍、经历了文化的隔阂后,终于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与第一批本地居民产生了微弱而真诚的连接。

玄诚子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刻板的脸上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缓和。

他抬头望向东方,那是张烨所在的幽影镇方向。

他知道,师兄面临的是更直接、更古老的威胁,而他这里的任务,同样艰巨且意义重大,他们要在美利坚这片广袤的拥有独特孤星之州之称德州,织就一张守护之网,让东方的智慧,在西方的土地上,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