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85章 因祸得福,被赵林划为“自己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5章 因祸得福,被赵林划为“自己人”!

###

会议室的门在身后合上,隔绝了里面尚未散尽的压抑。

走廊里空旷而安静,白色的地砖反射着顶灯清冷的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一长一短。赵林的脚步不快,皮鞋踩在地砖上,发出“嗒、嗒”的、富有节奏的回响,像一只老旧而精准的节拍器。

苏晨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这是下属与领导之间最得体的距离。他能闻到赵林身上淡淡的烟草味,混杂着保温杯里茶叶的清香,这是一种属于老派干部的、令人心安的气息。

刚才在会议室里那山崩海啸般的压力,此刻已经烟消云散,但余波仍在苏晨的心海里震荡。他抬起头,看着前面那个并不算高大、甚至有些微微驼背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赵林最后那番话,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在为他挡刀。那不仅仅是简单的维护,那是在一位手握实权的副市长面前,用自己的政治前途作为赌注,进行的一场公开的、不计后果的“豪赌”。

为什么?

苏晨想不明白。他和赵林之间,非亲非故,满打满算也才认识几个月。自己虽然写了份不错的报告,但还远没到能让一个正科级干部为自己豁出一切的地步。

一路无话。

直到回到综合二科的办公室,赵林径直走进了自己的那间独立办公室,苏晨也默默地跟了进去。

“把门带上。”赵林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脱的疲惫。

苏晨轻轻关上门,办公室里很静,只能听到老式空调机轻微的嗡鸣。赵林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积着些许灰尘的窗户。一股带着热气的风涌了进来,吹动了桌上的一摞文件,发出“哗啦”的轻响。

他从口袋里摸出烟盒,抽出一支,又放了回去,最后还是拿起了桌上那个熟悉的、掉漆的保温杯,拧开,给自己倒了一杯浓茶。

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

“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苏晨依言坐下,身体坐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一个等待老师训话的小学生。

赵林喝了一口滚烫的茶,哈出一口白气,这才在自己的大班椅上坐下,身体向后一靠,椅子发出“吱呀”一声呻吟。

他没有看苏晨,目光似乎落在了窗外那片被切割得四四方方的天空上。

“怕了?”他忽然问。

苏晨愣了一下,随即老实地点了点头:“有点。”

“怕就对了。”赵林转过头,目光终于落在了苏晨的脸上,那眼神很复杂,有审视,有考量,但更多的是一种过来人的平静,“王市长今天那番话,一半是说给你听的,还有一半,是说给我听的。”

苏晨心中一动。

“吴宇那个电话打出去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今天这一出。”赵林端起茶杯,用杯盖一下一下地撇着浮沫,“敲山震虎。敲的是你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虎’,震的是我这个管不住下属的‘山’。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他王振华的外甥,不是谁都能动的。”

苏晨沉默着,他知道,赵林说的是事实。

“你心里是不是在想,我为什么要帮你?”赵林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自嘲,“是不是觉得我老赵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跟副市长掰腕子?”

苏晨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赵林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看着苏晨,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我自己。”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咱们市府办,清水衙门,没权没钱,就剩下点笔杆子的尊严。要是连这点说真话、敢办事的锐气都没了,人人都学着和稀泥,当裱糊匠,那这个科室,就成了一潭死水。我赵林,还没老到想在泥潭里泡着等退休的地步。”

“你那份报告,糙得很,毛病一大堆。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它有一样东西,是那些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报告里没有的——活人的气儿。有老百姓的怨气,有你想解决问题的火气,也有你一个年轻人的锐气。这股气,要是今天被王市长一巴掌拍没了,那以后,就再也提不起来了。”

苏晨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他一直以为赵林欣赏的是他的能力,是他的笔杆子,却没想到,对方看重的,是这点虚无缥缈的“气”。

就在这时,他脑海里,系统的提示音清晰地响起。

【叮!检测到气运连接深化!】

【“青睐”气运已升华为“同袍”羁绊!】

【羁绊效果:宿主与赵林的气运形成初步共鸣,在面对共同的外部压力时,可获得气运协同增幅。赵林对宿主的信任度提升至“心腹”级别。】

苏晨下意识地看向赵林头顶的气运。

他看到,那团原本只是温和的金色气运,此刻光芒大盛。而那道连接着自己和赵林的金色丝线,已经变得粗壮了数倍,不再是单向的“青睐”,而是形成了一道坚韧的、闪烁着光芒的金色锁链,将两人的气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在这道锁链的加持下,他能感觉到,自己头顶那团原本在王振华压力下有些涣散的气运,正在迅速地重新凝聚,甚至比之前更加稳固,更加凝实。

这是一种真正的、被划为“自己人”的证明。

“回去吧。”赵林似乎有些累了,摆了摆手,“报告的事,别有压力。王市长说得对,程序上,我们不能让人抓住任何把柄。你放手去做,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有我这把老骨头先给你顶着。”

苏晨站起身,对着赵林,深深地鞠了一躬。

没有说“谢谢”,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多余。

他拉开门,走了出去。

当他回到综合二科那片开放的办公区时,立刻感受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

如果说之前,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是好奇、审视,甚至带着一丝嫉妒。那么现在,这些复杂的眼神里,多了一样东西——敬畏。

不是敬畏他苏晨,而是敬畏他身后站着的那个男人。

刚才会议室里发生的一切,恐怕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整栋大楼。赵林硬顶王副市长,力保苏晨的事,已经不是秘密。

在这个人情世故盘根错节的市府大楼里,一个干部被谁赏识,被划归到哪个阵营,比他本身的能力更重要。从今天起,苏晨的额头上,被无形地刻上了三个字——“赵林的人”。

刘姐看到他回来,端着自己的杯子起身,路过他座位时,脚步顿了一下,笑着问:“小苏,要不要姐帮你带杯热水?”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谢谢刘姐,我自己来就好。”苏晨微笑着回应。

他能看到,刘姐头顶那原本对自己带着一丝排斥的灰色气运,此刻已经变得柔和,甚至透出了一丝善意。

他回到自己的座位,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份未完成的报告,心中的激荡久久不能平复。他知道,从今天起,一切都不一样了。

吴宇的位置空着,他从会议室跟着王振华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但苏晨能感觉到,那股盘踞在办公室里的阴冷怨毒之气,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潜伏了起来,等待着下一次反扑的机会。

王振华的“打压咒缚”虽然被赵林挡下,但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苏晨转动着手中的笔,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赵林说得对,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手里的东西,做得比石头还硬,比钢铁还实。

他打开报告文档,删掉了之前所有的内容,然后新建了一个文档,在标题栏上,郑重地敲下了几个字:《关于金碧园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的补充报告》。

这一次,他要写的,不仅仅是一份给领导看的报告。

更是一份递给赵林的投名状,一封向王振华发起的、无声的战书。

他要用这份报告证明,赵林今天的选择,没有错。

一下午的时间,苏晨都沉浸在报告的撰写中。他将之前收集到的所有证据、民众的“众愿”之力、以及自己对整个事件的思考,全部融入其中。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查,每一句话都仔细推敲,既要保留报告的锋芒,又要让它在程序上无懈可击。

临近下班时,赵林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车钥匙。

他路过苏晨的座位,看到他还在埋头工作,脚步停了下来。

“还没走?”

“赵科,报告还有点细节,我想再完善一下。”苏晨抬起头。

赵林看着他那股专注的劲儿,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但笑容里,又似乎藏着一丝怅然和怀念。他看着苏晨,像是在透过他,看另外一个人的影子。

“你这股劲儿……”赵林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苏晨说,“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人。”

他顿了顿,似乎陷入了某种久远的回忆。

“也是这么不肯低头,认死理,觉得对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