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就在苏晨处理完手头的几份文件,准备继续研究那份被他记在脑子里的报告细节时,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打了进来。
“喂,您好。”
“请问是苏晨同志吗?我是市纪委案件审理室的周正。”电话那头的声音听起来很年轻,语气公事公办,但透着一股客气。
苏晨心中一动:“周主任您好,我是苏晨。”他没称呼对方职务,只用了个尊称。
“苏晨同志,是这样。我们在清理王振华的遗留物品时,发现了一件可能与你父亲苏维民同志相关的私人物品。根据规定,这类不涉及案件本身的物品,应当归还家属。你看你什么时间方便,过来办理一下交接手续?”
父亲的私人物品?在王振华那里?
苏晨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在王振华手里?
“周主任,我现在就有时间,您看方便吗?”他压下心中的疑问,立刻回答道。
“方便,你直接来纪委大楼b座302室找我就行。”
挂掉电话,苏晨跟赵林科长简单报备了一声。赵林听完,只是点了点头,目光深沉地看了他一眼:“去吧,早去早回。”
那眼神仿佛在说:该来的,总会来。
市纪委的大楼庄严肃穆,苏晨踏入其中,能感觉到一股肃杀、严正的金色气运笼罩着整个空间,任何灰黑色的气运在这里都无所遁形。
在302室,他见到了打电话给他的周正。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文雅,但眼神锐利。
“苏晨同志,你好。”周正起身与他握了握手,态度不卑不亢。
办公室里除了他,还有一个年纪稍大的记录员。整个流程非常正规。
周正从一个贴着封条的铁皮柜里,取出一个透明的证物袋,放在桌上。
“我们是在王振华书房的一个旧笔记本的夹层里,发现这个的。”周正解释道,“经过笔迹鉴定,确认是苏维民同志的字迹。内容本身不涉及违纪违法,所以我们决定交还给你。”
苏晨的目光,瞬间被证物袋里的东西吸引了。
那是一张已经泛黄的、折叠过的信纸。纸张的边缘有些毛糙,看得出有些年头了。
他戴上周正递过来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张纸,缓缓展开。
父亲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笔迹,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他的心脏。那是一种瘦硬挺拔的字体,锋芒内敛,一如父亲留给他的印象。
然而,纸上的内容,却让苏晨的呼吸为之一滞。
上面只有寥寥两行字,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像一首没头没尾的残诗。
“白鹭已飞远,孤狐当独归。”
“寒潭风波起,君自多珍重。”
白鹭……孤狐……
苏晨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两个词,像两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中最敏感的两道锁。
白鹭茶庄!
白狐!
那个神秘的发信人,那个神秘的地点,竟然在十几年前父亲留下的字条里,找到了呼应!
这绝不是巧合!
苏晨感觉自己的血液在奔涌,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品读这四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