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285章 模拟舆论应对,提出“绿色GDP”理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章 模拟舆论应对,提出“绿色GDP”理念

赵长东办公室里的墨香,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所有的喧嚣与焦躁都隔绝在外。

沈铭看着宣纸上那个墨迹淋漓的“定”字,笔锋顿挫之间,藏着一股雷打不动的沉稳。他心中那根因为舆论风暴而绷紧的弦,在这一刻,竟奇迹般地松弛了下来。

他原以为会看到一个焦头烂额、正在权衡利弊的县委书记,却没想到,赵长东比他想象中还要平静,平静得像暴风雨来临前深邃无波的大海。

“书记,外面的风,比预想中要大。”沈铭将平板电脑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标题和评论,以及刘副县长秘书带来的坏消息,简要地汇报了一遍。他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陈述。

赵长东听着,拿起一旁的紫砂壶,给沈铭面前的空杯续上水,热气氤氲升腾。

“不大,怎么能把水里的鱼都给惊出来?”赵长东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你以为,我们这次整治的,仅仅是几家排污的工厂?”

沈铭心中一动,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

“李建华、王海龙,他们是卒子,是摆在明面上的棋。能一夜之间调动省城的媒体,能让银行收紧钱袋子,能让谈好的投资商临阵退缩,这背后,是一张网。”赵长东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这张网,在清河盘踞了很多年。我们动了他们的卒子,他们自然要掀起风浪,想把我们这艘船给掀翻。”

他抬眼看向沈铭,眼神深邃:“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水搅浑。用工人的饭碗,用县城的经济,来绑架我们。把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变成一个复杂的‘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题。让你进退失据,让你投鼠忌器。”

赵长东的话,字字句句都敲在沈铭的心坎上。这正是他此刻面临的困境。

“所以,我写的这个‘定’字,不只是给我自己看的,也是给你看的。”赵长东指了指那张宣纸,“心要定,脚跟要定,方向更要定。他们越是想让我们乱,我们就越要稳如泰山。”

“可是,书记,舆论的压力,工人的情绪……”沈铭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些是‘术’的问题。”赵长东打断了他,“我们现在缺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术’,而是一面能压住所有声音的‘旗’。”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看着县委大院里那几棵挺拔的松树。

“他们拿‘经济发展’当旗子,拿‘民生饭碗’当旗子,站在道德高地上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光是去解释,去辟谣,去抓几个造谣的人,是赢不了的。你必须找到一面比他们更大、更高、更光明的旗帜,把它竖起来。当所有人都看到你的旗帜时,他们手里的那些小破旗,自然就没人看了。”

赵长东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沈铭:“沈铭,你这把刀很锋利,但光有刀是不够的。现在,你去给我找到那面旗。”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沈铭的脚步沉稳了许多。

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回了公安局那间“阎王殿”。

推开门,里面压抑的氛围几乎让他窒息。所有人都抬起头,用一种混杂着担忧、迷茫和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他们都听说了外面的风言风语,都知道,这位年轻的指挥官,刚刚经历了一场来自县委书记的“召见”。

这次召见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他们接下来的命运。

沈铭没有说话,他径直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环视了一圈众人。他看到了宣传干事那张快要哭出来的脸,看到了周正国紧锁的眉头,也看到了其他组员眼中的不安。

他没有解释,也没有安抚,只是缓缓闭上了眼睛,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仿佛睡着了。

只有沈铭自己知道,他的意识,已经沉入了一个外人无法窥探的世界。

【官场人生模拟器已启动。】

【当前事件:应对环保整治引发的舆论危机。】

【正在生成模拟方案……】

【方案一:针锋相对。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华泰化工厂等企业的排污证据、财务账本(涉及偷税漏税部分),以及下游村庄的癌症调查报告。用事实进行强力回击。】

【模拟开始……发布会上,你展示的证据震惊了所有媒体,舆论瞬间哗然。然而,第二天,对方雇佣的“专家”再次发文,指责你利用血腥的个案煽动对立,将一场复杂的经济议题简化为道德审判,并抛出经典论调:“没有这些企业,他们连看病的钱都没有!”辩论陷入“要钱还是要命”的泥潭。同时,工人因企业偷税面临倒闭清算而彻底失业,开始聚集上访。】

【结局:舆论陷入僵持,经济压力持续升级,社会矛盾激化,改革在巨大的维稳压力下被迫中止。bE。】

冰冷的红色字体在眼前闪过,沈铭的心沉了下去。

【方案二:釜底抽薪。指示周正国动用技术手段,锁定并抓捕以“赵立言”为首的几个关键网络推手,以儆效尤。】

【模拟开始……周正国行动迅速,成功抓捕了几名核心人员。然而,你低估了对方的能量。此事被迅速捅到更高层级的媒体,标题变为《清河县因言获罪,环保整治背后是权力滥用》。你被描绘成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酷吏。上级部门立刻成立调查组进驻清河。】

【结局:引发更严重的舆论灾难,你被停职调查,环保整治工作全面叫停。bE。】

果然,硬碰硬不行。

沈铭的额头渗出了一丝冷汗。他继续往下看。

【方案三:妥协退让。主动联系企业代表,表示“一票否决制”可以设置一个为期半年的“缓冲期”,并承诺为企业申请环保整改补贴。】

【模拟开始……你的退让被视为软弱。企业表面上积极配合,暗地里却利用这半年时间疯狂转移资产、销毁证据。半年后,多家企业直接宣布破产,留下一屁股烂账和被污染的土地。赵长东对你彻底失望。】

【结局:改革名存实亡,你被贴上“无能”的标签,政治前途黯淡。bE。】

……

一连串的bE结局,像一盆盆冷水,浇得沈铭心头发寒。他尝试了所有常规的、能够想到的应对方式,结果无一例外,全是死路。

就在他感到一阵无力时,一行金色的文字,缓缓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唯一的活路:跳出当前战场,开辟新的维度。你无法在别人制定的规则里赢得辩论,唯一的办法,是制定新的规则。】

【行动方案:提出一个超越“环保”与“经济”二元对立的全新发展理念,重塑话语权,实现降维打击。】

【具体步骤:】

【1. 召开高规格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参加。】

【2. 发布会核心:正式向全社会提出“绿色Gdp”的执政理念。】

【3. 核心论点:】

【——第一,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Gdp,不是资产,而是负债。每一分带血的利润,未来都需要我们用十倍、百倍的代价去偿还。清河县,绝不走这条先污染后治理的死路。】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质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最稀缺、最宝贵的经济资源,是吸引高端人才、高端产业的金字招牌。我们今天的环保整治,不是在破坏经济,而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是在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筑巢引凤”。】

【——第三,将此次环保整治,定义为清河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阵痛”和“必要之恶”。明确宣布,被关停的污染企业所腾出的土地、资源和市场空间,将优先用于引进高科技、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并当场公布县政府即将出台的一系列针对绿色产业的优惠政策。】

【模拟推演……】

【发布会后,“绿色Gdp”理念如同一声惊雷,迅速引爆舆论场。省市主流媒体纷纷以头版头条跟进报道,称赞清河县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具有划时代的改革魄力”。之前批评你的“专家”和自媒体,在“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正确大旗下,瞬间失声。他们的论调,显得短视、狭隘且毫无格局。舆论风向在二十四小时内彻底逆转。上级领导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点名表扬了清河县的“绿色Gdp”模式,要求全省学习。】

【结局:tE(true Ending)。你成功地将一场危机,转化为一次史无前例的政治宣传。清河县的改革被树立为标杆,你的政治声望与个人威望,达到新的顶峰。】

模拟结束。

沈铭猛地睁开了眼睛。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他眼中的血丝仍在,但瞳孔深处,却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旗帜!

这就是赵长东想要的旗帜!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被他突然睁开的眼睛吓了一跳。他们看到,这个刚才还疲惫不堪的年轻人,此刻身上散发出的气场,竟比昨天行动时还要锐利,还要迫人。

沈铭没有说话,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县委宣传部的内线。

电话很快接通,他对着话筒,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是沈铭。通知下去,明天上午十点,在县政府大礼堂,召开‘清河县环保整治暨未来发展’新闻发布会。给我联系市里、省里所有能联系到的主流媒体,一家都不能漏。”

挂断电话,他看向那个脸色发白的宣传干事,对方正张着嘴,呆呆地看着他。

“你,”沈铭指了指他,“不用怕。明天,我们不是去辩解,是去给他们上一课。”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周正国。

“老周,”沈铭的声音冷了下来,“网上那个‘赵立言’,还有那几个跳得最欢的自媒体账号,继续给我深挖。我要知道,他们收的每一分钱,是从哪个账户里转出来的。把完整的证据链,在明天上午九点前,放到我桌上。”

周正国的眼睛亮了,他用力掐灭烟头,重重地点了点头:“明白!”

整个“阎王殿”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重新流动起来。所有人的脸上,迷茫和恐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兴奋和战意。

他们不知道沈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们能感觉到,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反攻,即将开始。

消息如风一般传开。

清河县要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们,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发出了得意的冷笑。他们认为,这是沈铭顶不住压力,准备公开服软、妥协投降的信号。

一时间,网络上潜伏的各路水军纷纷出动,磨刀霍霍,准备在明天的发布会上,将沈铭和他的环保整治,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们不知道,自己兴冲冲奔赴的,不是一场审判大会,而是一场为他们精心准备的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