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292章 考察组的震惊,沈铭的民心基础深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2章 考察组的震惊,沈铭的民心基础深厚

老大爷的声音不大,在微风中却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砸进了冯建国和刘宇的心里。

“他把天捅了个窟窿,然后,给我们换了片干净的水。”

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任何政府报告、宣传材料都来得更有分量。刘宇握着笔的手僵在半空,本子上那一行行关于“施政风险”、“程序正义”的记录,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看着老大爷脸上那深刻的皱纹,和那双看过太多浑浊河水的眼睛,忽然明白,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天大的道理,都比不上一捧能洗脸的清水。

冯建国沉默地将那根没点燃的烟,又塞回了老大爷的耳后,对他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有些答案,问一句是多余,听一句已是全部。

两人沿着河岸往回走,刘宇的脚步有些沉重,他低声开口,像是在问冯建国,又像是在问自己:“冯处,我们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我们没错,是我们的标准,有时候离土地太远了。”冯建国看着远处正在作业的挖掘机,“我们习惯了用文件、数据、流程去衡量一个干部,却忘了去看看,他的脚下,踩的是不是泥土,他的身后,站的是不是百姓。”

刘宇不说话了,只是默默地跟在后面。他脑海里,沈铭的形象正在发生剧烈的撕裂与重组。一个是发布会上那个锋芒毕露、不留情面的“沈阎王”,另一个,是老大爷口中那个为了一捧清水不惜“捅破天”的年轻人。哪一个才是真的?或者说,这两个本就是同一个人。

“走,去下一个地方。”冯建国没有给他太多消化的时间,“去看看那些被他砸了饭碗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帕萨特再次启动,这次的目的地,是县体育馆。

这里被临时改造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巨大的横幅下,是攒动的人头。与饭馆里的嘈杂不同,这里的气氛更为复杂,焦虑、迷茫、期盼、躁动,像一锅熬了很久的粥,所有味道都混在了一起。

冯建国和刘宇依旧是那副“投资客商”的打扮,在一张登记咨询台前停下。负责登记的是个年轻的女孩,看样子是临时抽调来的志愿者,忙得满头是汗。

“两位老板,是来招工的吗?”女孩看到他们,眼睛一亮。

“先看看。”冯建国笑着摆摆手,“我们想了解一下,清河县的技术工人,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他一边说,一边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周围排队的人群。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脸上带着被生活磨砺过的沧桑,眼神里却又透着一股不甘心。

“老哥,你们这是在等什么?”刘宇学着冯建国的样子,凑到一个正在抽烟的中年男人身边,递上一支烟。

男人接过烟,打量了他一下,叹了口气:“等消息呗。还能等什么?说是今天有几家企业过来摸底,看看能不能招几个人。”

“你们都是原来化工厂和造纸厂的?”

“可不嘛。”男人吐出一口烟圈,眼神有些涣散,“干了二十年,厂子说没就没了。现在让我们学电脑,学电工……我这手,是拧螺丝的,哪是敲键盘的料啊。”他的话里,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

刘宇刚想说些安慰的话,旁边一个看起来精明些的汉子就插了嘴:“老李,你就别抱怨了。让你学是好事,总比在家干耗着强。我可听说了,沈主任这次是铁了心要给咱们换个活法。”

“换活法?”被称作老李的男人嗤笑一声,“饭都快吃不上了,还换什么活法。我看他就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拿我们几千号人当垫脚石。”

这话一出,周围好几个人都沉默了,显然,这是不少人内心深处的疑虑。

“你放屁!”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壮汉,正怒目瞪着老李。壮汉身上还穿着华泰化工厂的蓝色工服,胸口印着的名字已经洗得发白。

“马东,你吼什么?”老李梗着脖子,有些不服气。

叫马东的壮汉几步挤过来,指着老李的鼻子:“我吼你怎么了?你说沈主任拿我们当垫脚石?我问你,前几年你儿子生病,咳得整宿睡不着,去医院一查,说是粉尘吸多了伤了肺,你是不是到处借钱?那时候你怎么不骂厂子,不骂那些只知道挣钱不管我们死活的领导?”

老李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马东环视一圈,声音更大了:“是,沈主任是把我们饭碗砸了,我他妈也恨!可我更明白,那个饭碗,它有毒!我们吃一口,家里的老人孩子就得多吸一口毒气!沈主任现在干的,就是把那个毒饭碗给收走,再想办法给我们找个干净的!就算暂时饿肚子,也比全家老小跟着一起被毒死强!”

“再说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报纸,用力拍在桌上,“你们自己看!这是不是沈主任说的?‘宁要绿水青山前的阵痛,也不要金山银山下的癌症’!人家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要是真为了自己的官位,犯得着捅这么大个马蜂窝吗?安安稳稳混几年,不比现在这样里外不是人强?”

整个体育馆,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张报纸上,落在那个壮汉通红的眼眶上。

冯建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没有去看那个壮汉,而是看向了刘宇。他看到,这个年轻人脸上的理论和困惑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与感动的复杂神情。

一个政策的推行,必然伴随着阵痛。一个干部的评价,也绝不可能只有赞歌。但当那些被政策伤害最深的人,在抱怨之后,却依然选择相信、选择维护那个制定政策的人时,这背后所代表的民心向背,已经不言而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威望了。这是一种用魄力、用坦诚、用担当,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信任。

“冯处,我……”刘宇张了张嘴,感觉喉咙有些干涩。

冯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们去青云镇。”

……

如果说清河县城是一场风暴的中心,那青云镇,就是这场风暴的起点。

车子驶入青云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干净,和一种与周遭乡镇截然不同的活力。路是新修的柏油路,两旁种着整齐的行道树。街上的行人,脸上少了几分乡镇常见的麻木,多了几分奔波的劲头。

冯建国没有让司机去镇政府,而是直接开到了青云镇中学门口。

还没下车,两人就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

这哪里像一个乡镇中学?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塑胶跑道,明亮的玻璃窗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脸上洋溢着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

“这……这真是乡镇中学?”刘宇有些不敢相信。他去过不少贫困县的乡镇,那里的学校,大多是破旧的平房,黄土的操场。

冯建国没有回答,他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恰好是课间休息,一个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从教学楼里走了出来,看到两个陌生人站在门口,便主动上前询问:“请问两位找谁?”

“我们是市里来考察教育投资环境的,路过这里,看到学校建得很好,就想过来看看。”冯建国递上一张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名片。

中年男人一听,立刻热情起来:“欢迎欢迎!我是这里的教导主任,我带两位参观一下。”

在教导主任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物理实验室。所有的设备,都达到了县重点中学的标准,甚至更高。

“很难想象,一个乡镇能有这么好的教育硬件。”刘宇由衷地赞叹。

“硬件是沈主任拉来的投资,但我们最宝贵的,不是这些东西。”教导主任的脸上,带着一种自豪的光彩。他指了指走廊上挂着的一排教师简介,“是我们这些老师。”

刘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瞳孔骤然一缩。

在简介的第一排,一个头发花白、笑容和蔼的老教师照片下,赫然写着——特级教师,周文海。

“周……周老师?他不是县一中的镇校之宝吗?怎么会来这里?”刘宇失声叫道。他在来之前做过功课,知道这位周文海在整个江东市的教育界都赫赫有名。

教导主任笑了:“是啊,当初我们也不敢信。是沈主任,三顾茅庐,硬生生把周老从县里‘骗’来的。”

“骗?”

“是啊。”教导主任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沈主任没跟周老谈待遇,没谈房子。他只跟周老说了一句话。”

“他说,‘周老,我给不了你最好的待遇,但我可以给你一群最需要你的孩子,和一个能让你放手去实现教育理想的环境。青云镇的未来,不在我这个镇长手里,而在您这样的老师手里’。”

“后来,周老来了。跟着周老,又来了一批有情怀的年轻老师。现在,我们青云镇中学的升学率,已经是全县第一。周围好几个乡镇的家长,挤破了头都想把孩子送过来。”

教导主任说着,眼眶有些发红:“你们是不知道,在沈主任来之前,这里是什么样子。校舍是危房,老师来了留不住,学生的心都读野了。我们都以为,青云镇的根,要断了。”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操场上那些奔跑的身影,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是沈主任,是他亲手,把我们这断了的根,又给重新接上了。”

冯建国和刘宇站在走廊上,久久没有说话。窗外,孩子们的笑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最动听的交响乐。

如果说,在河边,他们看到的是沈铭如何“破”,如何不惜一切代价斩断过去的沉疴;那么在这里,他们看到的,就是沈铭如何“立”,如何在一个乡镇最贫瘠的土壤上,种下了关乎未来的种子。

这不是政绩,这是功德。

冯建国从业三十年,考察过无数干部。有的人,功劳写在报告里;有的人,功劳刻在石碑上。而这个沈铭,他的功劳,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写在了孩子们的眼睛里。

他不是在给自己修一座丰碑。

这满城的百姓,这满园的桃李,就是他活生生的丰碑。

考察结束,两人坐上返回市里的车。车厢里一片寂静,刘宇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天之内,被彻底颠覆了。

“冯处,”他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关于沈铭同志的考察报告,我知道该怎么写了。”

冯建国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没有回应。他只是缓缓地吐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都沉淀在心底。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他摸出手机,打开屏幕。是一条短信,来自他的顶头上司,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良安。

短信的内容很短,只有一句话。

“另一渠道有关沈铭的举报材料已到市委,措辞严厉。加快你们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