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躯壳之缚:星海虫祖 > 第117章 遗土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地球,已是一颗被啃噬殆尽后遗弃的果实。

被克诺斯舰队轰炸的疮痍大地之上,又叠加了虫群离去时地壳撕裂带来的新伤。大陆板块脆弱处遍布巨大的裂缝,如同星球狰狞的伤疤,海水倒灌形成新的内海,火山灰与尘埃笼罩天际,让阳光变得稀薄而阴冷。曾经庇护了无数幸存者的地下掩体网络大面积坍塌,哀嚎与绝望曾响彻地底,如今大多已归于死寂。

“龙穴”基地成为了风暴中仅存的、也是最坚固的诺亚方舟,但代价巨大。其外围结构严重受损,能源系统一度濒临崩溃。李洁站在加固过的观测窗前,望着外面一片昏黄、尘埃弥漫的世界,脸上刻满了疲惫与坚毅。她手中最新的报告显示,全球可确认的幸存者数量已骤降至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文明的火种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

“执行官,‘方舟’基地能量核心再次告急!‘广寒宫’传输的能量只能再维持核心区十二小时!”通讯频道里传来焦急的声音。

“优先保障生命维持系统、中央实验室和通讯阵列。其他非必要区域,包括我这里,全部断电。”李洁的声音沙哑却毫不犹豫。黑暗与寒冷,将是他们必须习惯的新常态。

唯一的希望,如同黑暗中的萤火,来自月球。

“广寒宫”前哨站如同钉子般楔在死寂的月面上,依靠着那“虹吸点”泄漏出的微弱“幽能”,在绝望的宇宙中顽强地亮着灯。陈明博士和他的团队几乎不眠不休,他们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来自远古遗迹的数据流,试图从中破译出生存的密码。

进展慢得令人发狂。远古文明的技术体系如同天书,每一个符号、每一道能量回路都蕴含着无法理解的至高法则。失败是家常便饭,每一次微小的尝试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能量反噬。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一声嘶哑的欢呼突然在“广寒宫”的实验室响起,甚至带着哭腔。

一名年轻的材料学家几乎虚脱地指着屏幕上的分子结构模拟图,一种基于月球合金微观排列灵感、利用基地仅剩的工业打印机合成的全新复合材料。它的强度远超现有任何材料,质量却极轻。

“快!把数据传回‘方舟’!优先用于加固地下农业模块的支撑结构!那里的塌陷风险最高!”陈明立刻下令,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武器,却是实实在在能保住更多人性命的东西。

在地球,“方舟”基地收到数据后,立刻调动所有剩余资源进行生产。当第一批新型支撑梁被运抵濒临坍塌的地下农场,稳稳地托住摇摇欲坠的岩顶时,久违的、微弱的欢呼声在阴暗的坑道中响起。这一点点进步,意味着他们又能多收获一季蘑菇和藻类,又能让更多人活下来。

与此同时,能量小组也取得了突破。他们无法复制月球遗迹的超距传输,却模仿其能量导流模式,设计出了一种效率更高的“幽能”接收和转换装置(虽然接收的依旧是遗迹泄漏过来的微小能量流)。新装置的能量损耗降低了百分之十五,这意味着“广寒宫”能传回更多能量,或者“方舟”基地能用同样多的能量做更多的事。

李洁果断下令,将节省出的能量全部投入水循环净化系统和医疗部门的无菌维持系统。干净的水和药物,在如今的地球,比黄金更珍贵。

这些成就微不足道,甚至可笑。但对此刻的地球人类而言,每一点滴的进步,都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从冰冷的宇宙和古老的遗迹中,硬生生抠出来的生存权利。

他们没有强大的生物科技,没有星际航行的能力,甚至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呼吸。但他们没有停止思考,没有停止探索。地球,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断脊者”组织的极端言论依旧有市场,绝望更容易滋生阴谋论。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月球,那一点微光,尽管遥远,却是他们自己能看见、能努力触碰到的真实希望。

李洁的工作重点也彻底转变。从以前周旋于地底存在的危险交易,变成了全力协调两个据点间脆弱无比的供应链,镇压内部为争夺所剩无几资源而发生的冲突,以及……守护好那个秘密。

她时常会望向苏雪父母所在的隔离区方向。那对夫妇是他们与苏雪、与那个远在火星的存在之间,最后一条脆弱的、未断的线。她知道,必须保住这条线,无论未来是福是祸。

地球文明,如同一株在巨石缝中艰难生长的野草,被炮火洗礼过,被虫群碾压过,被灾难摧毁过,失去了天空,龟缩于地底和月球一隅。

但它并未完全死去。

在废墟和绝望的灰烬中,依靠着远古遗迹泄漏的微光和自身不屈的意志,一点微弱的、属于人类自己的文明之火,正开始重新摇曳,试图照亮这片被遗弃的土地。

它的光芒依旧微弱,它的未来依旧未卜。但这一次,它的命运,至少有一部分,真正掌握在了人类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