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土地分配法》的颁布与实施,如同给根据地的躯体注入了稳定的血液,解决了最根本的生存需求。

但云凌深知,要想在这片严酷的雪原上真正站稳脚跟,抵御未来必然更加猛烈的风暴,仅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他带来的那些机床和金属材料,必须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与发展力。

几天后,在启航村那间最大的、原本用于村民集会的木屋里,一场关于根据地未来工业发展的会议召开了。

与会者除了云凌、塔露拉和阿丽娜这三位核心领导者外,还有被特意请来的几位关键人物:来自霍比列夫村、有着几十年打铁经验、手臂粗壮、脸上总是带着烟灰痕迹的老铁匠安德烈;两位在加入整合运动前,曾在移动城市工坊做过学徒、对机械有些了解的年轻感染者;以及一位对建筑和结构颇有心得的老师傅。

屋子中央,铺开了云凌手绘的、略显潦草但内容清晰的规划图,旁边还摆放着几件从货车上卸下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工具——小型手动车床、台钻、一套规格齐全的扳手和螺丝刀,以及几块不同材质的金属样品。

“各位,”

云凌开门见山,指着地上的工具和图纸,

“我们千辛万苦把这些铁家伙运回来,不是当摆设的。我们要用它们,让我们自己的刀更锋利,弩箭更精准,农具更耐用,甚至……将来能造出保护我们自己的盾牌和更多东西。”

老安德烈蹲下身,粗糙得像老树皮一样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过那台小型车床冰凉的铸铁床身,眼中闪烁着激动与难以置信的光芒。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他喃喃道,

“比我那全靠膀子力气的铁砧和锤子,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这东西……真能听人使唤,把铁疙瘩想切成啥样就切成啥样?”

“理论上可以,安德烈大叔。”

云凌肯定地点头,

“但这需要学习,需要练习。它不会取代您的手艺,而是能让您的手艺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做出以前单靠锤子做不到的、更精密、更复杂的零件。”

他转向众人,开始阐述自己的初步构想: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综合工坊。它不能只是一个打铁铺,而应该分成几个功能区。”

他指着图纸上的标记:

“第一个,是工具与农具修复制造区。 这是当务之急。由安德烈大叔主要负责,带领学徒,利用这些机床,快速修复各村损坏的犁、锄头、斧头,并且尝试标准化生产一些最常用的工具零件,提高效率。我们带来的钢材,要优先用于这里。”

“第二个,是武器维护与改造区。”

云凌的神色严肃起来,

“我们的战士需要锋利的刀剑,可靠的弩机。现有的武器磨损严重,缴获的装备制式杂乱。我们需要利用车床和铣床,打磨刃口,修复弩臂,甚至尝试制作一些统一的、更精良的箭头和武器配件。这需要安德烈大叔和两位有过工坊经验的兄弟一起研究。”

那两位年轻感染者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

“第三个,是基础零件加工区。”

云凌继续道,

“我们现在很多设备坏了,往往因为缺少一个小小的、特定形状的零件就彻底报废。有了这些机器,我们就可以尝试自己加工一些简单的齿轮、轴销、螺栓螺母。这不仅能维修设备,未来甚至可能为我们自己制造更复杂的东西打下基础。”

塔露拉一直沉默地听着,此刻她灰色的眼眸锐利地看向云凌:

“云凌,你的规划很好。但有几个关键问题:动力从哪里来?我们之前试验过,普通的源石技艺驱动不稳定,人力又太低效。还有,技术人才从哪里来?仅靠安德烈老师和两位学徒,远远不够。”

“动力问题,我有一些想法。”

云凌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利用乌萨斯丰富的风力。我观察过,村子东边那片山岗风力很稳定。我们可以设计并建造一些简易的风力传动装置,虽然效率可能不高,但带动一两台关键机床进行间歇性作业是可行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继续研究更稳定、更安全的源石能源利用方式,但这需要时间。”

他没有提及系统可能提供的未来解决方案,那太过惊世骇俗。

“至于人才……”

云凌看向阿丽娜,

“丽娜姐,这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希望能在根据地的扫盲班和夜校里,加入最基础的机械识图和原理课程。从年轻人里,挑选那些对这方面有兴趣、有天赋的孩子,跟着安德烈大叔和两位师傅做学徒,边学边干。‘烈阳少年先锋队’ 里有些孩子,在控制源石技艺之余,也可以来了解一下机械的魅力。”

他希望能借此培养一批属于整合运动自己的工业种子。

阿丽娜立刻领会,她温柔而坚定地点头:

“我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同样是建设我们家园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会尽快安排课程,并留意有潜力的孩子。”

老安德烈激动地搓着手:

“有机器,有肯学的娃娃,我这把老骨头,肯定把我知道的都倒出来!咱们自己造的锄头,肯定比贵族老爷发下来的破铜烂铁好用!自己修的刀,砍起纠察队来也更带劲!”

塔露拉看着跃跃欲试的众人,看着云凌那充满实干精神的规划,终于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她站起身,做出了决断:

“好!就这么办。综合工坊的筹建工作,由云凌总负责,安德烈老师傅和两位工坊出身的同志协助。阿丽娜负责人员的选拔和基础培训。所需场地和物资,我会协调各村优先保障。”

她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记住,我们这个工坊,不是为了追求多么高超的技术,而是要切实地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每一件修复的工具,每一把打磨好的武器,都是我们活下去、战斗下去的保障。这是我们整合运动自己的工业起点,意义重大!”

会议结束后,云凌和老安德烈等人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选址、平整土地、搭建工棚、安装调试机器……启航村的东侧,很快响起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声。那不再是战斗的喧嚣,而是建设的序曲。云凌带来的工业火种,终于在这片雪原上,找到了属于它的熔炉,即将迸发出照亮未来道路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