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 > 第19章 润物细无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月的日子,在平稳中悄然流淌。研讨会带来的新思路,像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在林晓燕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她开始有意识地整理“林记”的故事,不仅仅是创业史,更包括那些承载着记忆的经典点心背后的渊源——比如母亲手把手教她做的第一块枣花酥,比如陈默最爱吃的豆沙馅是如何反复调试才达到他口中“甜而不腻”的完美状态。她让方芸帮着记录,准备将来有机会,可以印在小册子上,或者讲给更多人听。

这天下午,她正在办公室里对着几张老照片出神,构思着文字,顾知行来了电话。

“没打扰你吧?”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贯的温和。

“没有,顾教授,您说。”晓燕放下手中的照片。

“叫我知行就好。”他再次温和地纠正,然后才进入正题,“苏望卿教授之前不是提过想帮你们做点机械改良吗?我认识一位退休的机械厂老师傅,手艺极好,对这类小改小造很有经验。如果你觉得可行,我可以约个时间,请苏教授和这位老师傅一起到厂里看看,现场碰碰想法?”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晓燕立刻答应下来:“那太好了!麻烦您了!时间您来定,我们全力配合。”

挂断电话,晓燕心里有些暖,又有些莫名的悸动。顾知行的帮助总是这样及时而具体,不着痕迹,却又能切实地解决她面临的难题。她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习惯于听取他的意见,也越来越期待与他的交流。

约定的时间在两天后。苏望卿教授和那位姓董的退休老师傅准时到了。董师傅个子不高,精神矍铄,话不多,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进了车间就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对点心制作的流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李师傅一开始对又来一个“指手画脚”的外人有些抵触,尤其是看到董师傅拿着个小本子,对着他的操作台和工具写写画画时,脸色就不太好看。但当董师傅指着那台需要人工反复压面的机器,用带着浓厚口音的本地话问:“老师傅,你这个力道,全靠手臂吃劲,一天下来,膀子受不了吧?”李师傅愣了一下,下意识揉了揉自己确实时常酸胀的右肩,哼了一声,算是默认。

苏教授则在一旁,用更理论化的语言,向沈静和晓燕解释着机械助力的原理和可能实现的方式。沈静听得极为认真,不时提出关于卫生标准和材质要求的问题。

晓燕看着眼前这奇特的组合:学院派的老教授、经验派的退休技工、坚守传统的手艺人、崇尚科学的年轻博士,还有她自己这个必须权衡利弊的决策者。他们围着一个小小的面点制作环节,各抒己见,时而争论,时而陷入沉思。这场景,让她恍惚间觉得,“林记”的未来,似乎就孕育在这种看似杂乱、实则充满活力的碰撞之中。

顾知行没有过多参与技术讨论,他更多时候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观察,偶尔在双方沟通出现障碍时,用一两句精炼的话帮他们理清思路。他的目光偶尔会落在晓燕身上,看着她专注倾听时微蹙的眉头,看着她因一个可行想法而亮起的眼眸,看着她与李师傅低声商量时认真的侧脸。

他发现,工作中的林晓燕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不是外露的强势,而是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将所有繁杂信息吸收、消化,并努力做出最优判断的专注。这种专注,让她整个人仿佛在发光。

讨论持续了一个下午,初步确定了几处可以尝试改良的地方,比如给压面机加装一个调节力度的简易装置,比如设计一个更省力且均匀的馅料分装机。董师傅答应回去先画几张草图,苏教授也表示会帮忙查阅一些相关的材料力学资料。

送走两位老人,车间里恢复了平静。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给布满面粉的机器镀上一层暖金色。李师傅破天荒地没有立刻收拾工具离开,而是拿着董师傅画的一张简易示意图,皱着眉琢磨着。沈静则在跟晓燕讨论着如果引入这些半自动工具,相应的操作流程和质检标准需要做哪些调整。

顾知行走到晓燕身边,轻声问:“感觉怎么样?会不会觉得太折腾?”

晓燕摇摇头,脸上带着一种疲惫却满足的神情:“不会。虽然麻烦,但能看到改变的可能,心里是踏实的。总比原地踏步好。”她顿了顿,看向顾知行,真诚地说,“今天真的谢谢你,又帮我们牵了一次线。”

“能帮上忙就好。”顾知行微笑,目光柔和地落在她脸上,“看你这么投入,是件好事。”

他的目光让晓燕的心跳漏了一拍,有些不自然地移开视线,看向窗外:“天快黑了,你晚上……有安排吗?”

话一出口,她就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这话问得有些唐突。

顾知行却似乎并不介意,很自然地接话:“没有安排。你呢?忙了一天,要不要一起吃个晚饭?我知道附近新开了一家杭帮菜,味道清淡,应该合你口味。”

他的邀请来得自然而然,仿佛只是朋友间再普通不过的邀约。晓燕犹豫了一下,想到回那个空荡荡的家也是一个人面对冷灶,便点了点头:“好。”

晚饭的地方环境雅致,菜品也确实精致爽口。两人聊着下午的讨论,聊着“林记”下一步的可能,也聊起一些轻松的话题。顾知行知识渊博,见闻广博,却从不卖弄,总能找到晓燕感兴趣又能接得上话的内容。晓燕发现,和他在一起,自己可以很放松,不用时刻绷着那根作为“林董事长”的弦。

饭后,顾知行依旧送晓燕回家。车子停在楼下,晓燕解开安全带。

“谢谢你,知行。”这一次,她叫他的名字已经自然了许多,“今天……我很开心。”

“我也是。”顾知行看着她,车内昏暗的光线模糊了他五官的棱角,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深邃温柔,“快上去吧,早点休息。”

晓燕点点头,开门下车。她站在单元门口,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看着顾知行的车灯再次亮起,缓缓驶离。晚风吹来,带着楼下花坛里栀子花的浓郁香气,沁人心脾。

她转身上楼,脚步比往日轻快。打开家门,屋里依旧冷清寂静,但她的心里,却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空落落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细微的暖流,正如同窗外那无声渗入夜色的花香,悄然浸润着她干涸已久的心田。

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忽然觉得,这个夜晚,似乎没有那么漫长,也没有那么冷了。改变,或许不仅仅发生在车间里那些待改良的机器上,也正以一种她尚未完全察觉的方式,发生在她的生活里,她的心里。

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