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 > 第153章 羊城生根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在广州湿热的夏季里一天天过去,像珠江的水,看似缓慢,却悄然流淌,带来改变。陈默的康复训练进入了新阶段,拆除了部分石膏,换上了更轻便的固定支具。在康复师的指导和晓燕的搀扶下,他已经能靠着助行器,在病房或招待所的走廊里,艰难地挪动一小段距离了。每一步都伴随着疼痛和汗水,但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像黑暗中透进的星光,照亮着两人的心。

晓燕的点心小生意,也在磕磕绊绊中逐渐有了起色。她发现光靠菜市场零卖,收入太不稳定。于是,她鼓起勇气,开始主动出击。她用攒下的一点钱,印了些简陋的名片,上面用娟秀的字写着“林记传统点心,纯手工,蜂蜜制作”,下面是她住的招待所地址和房间号(招待所前台好心的阿姨允许她临时接电话)。她把这些名片派发给之前光顾过的茶楼老板、菜市场里相熟的摊主,甚至附近几栋居民楼的传达室。

这天,晓燕正在公共厨房里熬制蜂蜜,准备做新一批的椰丝糕。一个穿着邮电局绿色制服、骑着二八大杠的邮递员在招待所门口喊:“301房林晓燕!有电话找!”

晓燕心里一紧,以为是家里或者医院有什么事,慌忙跑下去接。电话是附近那家“悦来茶楼”的老板打来的,说上次拿的蜂蜜糕客人反响不错,想再订二十斤,但要求明天一早就要货。

二十斤!这可是个大单子!晓燕激动地连连答应。可放下电话,她就犯了愁:明天一早要货,意味着她今晚就得通宵达旦地干。公共厨房晚上十点就锁门,而且就一个煤炉,根本来不及。

正当她急得团团转时,招待所一楼住着的那位东北大姐端着一盆洗好的衣服路过,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子,便热心肠地问:“大妹子,咋地了?遇上难处了?”

晓燕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把情况一说。东北大姐一拍大腿:“嗐!我当多大事儿呢!你晚上到我屋来做!我那屋有个小电炉子(一种简易的电加热炉),虽然慢点,但凑合能用!再让我家那口子去给你借个蜂窝煤炉子来,俩炉子一起开火,不就赶出来了?”

晓燕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在这举目无亲的广州,这点滴的温暖显得尤为珍贵。她连忙道谢,并坚持要付电费和煤钱。

晚上,晓燕就在东北大姐那间同样狭小却充满人情味的房间里,支起了两个炉子。东北大姐姓王,丈夫是来广州出差的工程师,临时住在这里。王大姐一边帮晓燕打下手,一边用她那爽朗的大嗓门唠着嗑,从东北的酸菜炖粉条讲到广州的凉茶龟苓膏,逗得晓燕暂时忘记了疲惫。

通宵忙碌,第二天天蒙蒙亮,二十斤香气扑鼻的蜂蜜糕终于做好了。晓燕和王大姐的丈夫一起,用扁担挑着点心,准时送到了悦来茶楼。老板验货后很满意,爽快地结了账,还表示以后可以长期合作。

这笔收入,让晓燕松了口气,也让她看到了新的可能。她用赚来的钱,买了一个二手的、带小烤箱的“电饭煲”(其实是早期的一种多用电热锅),虽然旧,但比煤炉方便多了,也更能保证点心的火候均匀。她还特意去买了几尺淡蓝色的确良布,给自己和王大姐各做了一条围裙,上面用红线绣了“林记”两个字,看起来专业了不少。

陈默的康复和晓燕的点心生意,似乎都慢慢走上了轨道。一天,何世礼先生的秘书突然来到招待所,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士。

“林女士,这位是广州轻工局技术处的张工程师。”秘书介绍道,“张工对传统食品工业化很感兴趣,何先生特意介绍他来跟你交流一下。”

张工程师很随和,仔细品尝了晓燕做的各种点心,又问了许多技术细节。他对晓燕坚持手工、选用天然原料的做法很赞赏,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林师傅,你的手艺没得说。但要想规模生产,保质期和标准化是关键。比如,可以考虑用真空包装机,或者添加国家允许的少量防腐剂。还有,配方最好能量化,用天平称量,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批味道都一样。”

张工程师还带来了一本《食品工业》杂志和几份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文件(Gb标准),让晓燕大开眼界。她像块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新知识,虽然很多术语听不懂,但她认真记下来,准备慢慢琢磨。

交流中,张工程师无意间提到,轻工局下属的一个食品厂,最近进口了一台小型真空包装机,正在寻找合适的传统食品进行试生产包装测试。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晓燕的心猛地一动。真空包装!这不正是解决她点心保质期短、无法远销难题的关键吗?

她鼓起勇气,向张工程师提出,能不能让她的点心也参加那个测试。张工程师有些意外,但看着晓燕充满渴望和自信的眼神,他笑了笑:“我可以帮你问问。不过,林师傅,厂里的要求可能比较高。”

“我不怕要求高!”晓燕立刻说,“我可以按要求改进!”

送走张工程师和秘书,晓燕推着陈默回房间,兴奋地跟他分享这个新机会。陈默看着她因为激动而发红的脸庞,眼神温柔:“你想做,就去做。”

窗外,广州的夜空被霓虹灯映得微红。远处似乎传来谭咏麟《爱的根源》的歌声,隐隐约约,飘荡在潮湿的夜风里。晓燕握紧陈默的手,感受着他掌心渐渐恢复的温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