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龙渊秘境的核心控制室内,只有仪器运行和能量流动的微弱嗡鸣。

那台被杨烈以真元力场禁锢、缩小至巴掌大小的克里哨兵机器人,悬浮在分析台中央,流线型的银黑色装甲反射着冷光。

杨烈双眸微闭,心神沉入。神识如无形的精密探针,深入这台异星造物的核心。混沌真元平稳流转,支撑着超越常规的感知。

“能量核心很特别,”他睁开眼,对汉克的虚拟影像和通讯另一端的斯塔克说道,

“不是核能,也不是方舟反应堆。它在利用一种宇宙基础能量场,某种强大的宇宙能量,不过我不认识。技术原理完全不同,转化效率极高,输出极度稳定。”

斯塔克的声音立刻传来,带着兴奋:“直接从宇宙间汲取能量?这技术……”

“前提是你能理解克里人的物理学基础。”杨烈平静打断,“这是认知层面的代沟。”

他能清晰感知到,这种能量利用方式在稳定和高效上达到了极致,其设计思路本身就值得借鉴。

他的神识随即聚焦装甲。

“外壳是复合结构,”他继续分析,部分扫描数据被汉克同步到光幕上,

“基材是高强度合金,内部嵌入了拥有形态记忆功能的纳米级活性单元。受损时,这些单元能在能量场驱动下定向移动、重组,实现自我修复,同时有效偏转和分散冲击能量。”

汉克紧盯着数据流:“这种材料技术……近乎奇迹。”

“是程序控制,不是奇迹。”杨烈纠正,“但这种‘动态适应’和‘自我修复’的设计理念,确实高明。”

他意识到,这种思路与自己追求真元力场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方向,在效果上不谋而合。

这次解析带来了实质收获。杨烈心念微动,周身无形的混沌真元力场开始进行细微的结构调整。

他不再单纯叠加强度,而是模仿克里科技中那种更内敛、循环不息、注重能量效率的结构模式。

瞬间,力场的稳定性有了切实提升,持续消耗略微降低。更重要的是,他对如何让真元力场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内在恢复力,方向更清晰了。

“这东西的技术思路有价值。”杨烈结束探查,对汉克吩咐,“记录所有非核心结构数据、能量流转模式,尤其是材料的动态响应特性。给斯塔克发一份副本,作为研究参考。”

他看向那台克里哨兵。这台星海造物本身或许不算很强大,但其背后代表的、另一种规则应用智慧,为他打开了新的思路。

恰在此时,达尔文完成日常修炼,走入控制室。他感受到杨烈周身力场那与以往不同的、更加圆融内敛的气息,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杨烈察觉到他的到来,心念一转,将那台被禁锢的克里哨兵凌空推向达尔文。

“用你五成力,攻击它。”杨烈指令简洁。

达尔文虽不解,但对杨烈的信任让他毫不犹豫。他低喝一声,右拳皮肤瞬间泛起暗沉金属光泽,一股凝练的冲击波脱手而出,精准命中悬浮的哨兵。

“嗡——!”

哨兵体表瞬间亮起幽蓝能量纹路,那层生物活性纳米单元在冲击点急速流动、重组,硬生生扛下了这道攻击,自身只是微微晃动,表面连一丝划痕都未留下。

“它的防御机制……”达尔文收拳,面露惊讶,“好像在适应我的攻击方式?冲击力被分散了大部分。”

“不只是分散,”杨烈操控哨兵回转,“它在尝试‘记忆’你的能量特性。如果下次再遭遇类似攻击,它的防御效率和针对性会更高。这就是克里科技的‘适应性’体现。”

他看向达尔文:“你的能力是极致的适应。但适应并非只能被动承受。

观察它,理解这种‘主动调整’和‘结构优化’的思路。你的路,不应仅限于肉身硬抗,更要学会引导能量,优化自身的‘防御结构’,甚至……在适应中反击。”

达尔文闻言,陷入沉思。他之前更多依赖身体本能的被动适应,杨烈的话和眼前克里哨兵的实例,为他指明了更深层的进化方向——主动掌控适应过程,并将其转化为战术优势。

杨烈不再多言,点播至此已足够。他将克里哨兵收回,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九头蛇通过“蝰蛇”获取的那管古老异人族基因样本,已经在秘密基地里被注入第一批死士体内。

一场基于克里流放者遗产的扭曲进化,即将显露出最初的狰狞。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和团队,在风暴来临前,变得更具韧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