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书女配重生搞钱逆袭 > 第125章 迷雾与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迷雾”计划的第二阶段,精准而狠辣地击中了“启明”的要害。供应链的断裂和外围数据的被锁死,不仅拖慢了“守护符”量产和新项目研发的进度,更在“星火联盟”内部引发了新的信任危机。一些本就摇摆不定的盟友,开始以更谨慎的态度重新评估与“启明”的合作关系。

(周薇疲于应付各方质询,声音沙哑:“他们在用事实告诉所有人,与我们走得太近,是会‘倒霉’的。”)

指挥中心的气氛空前凝重。被动防御和舆论反击,在对方这种釜底抽薪的实质性打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林晚晚站在巨大的战略态势图前,看着上面新增的、代表受创和中断的红色标记,眼神如冰。她知道,必须尽快打破这种被动局面,否则士气一旦彻底瓦解,后果不堪设想。

“两条腿走路。”林晚晚转身,看向雷烈和周薇,“第一条,周薇,启动‘备用方案阿尔法’,动用我们所有的储备力量和隐藏渠道,不惜代价,在七十二小时内,恢复关键物资的最低限度供应,至少保证‘回响’项目和核心团队的‘守护符’迭代不受影响。同时,对受损数据库进行隔离和重建,启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协议。”

“明白!”周薇立刻领命,转身快步离去,她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她必须去尝试。

“第二条,”林晚晚目光转向雷烈,“‘回响’项目,必须加速。我们没有时间按部就班了。我需要看到实质性的进展,哪怕只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能稳定人心。”

雷烈面色凝重地点头:“白瑾教授那边正在攻克几个关键理论瓶颈。怀安……他的压力很大,但进步很快。我会亲自盯着,争取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第一次小规模模拟环境的闭环测试。”

“好。”林晚晚深吸一口气,“去吧。告诉他们,我们输不起。”

沈怀安的书房,已然变成了一个前沿的战时研发中心。墙壁上贴满了复杂的公式推导和网络拓扑图,桌面上堆满了各种技术文献和草稿纸。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紧绷的神经混合的味道。

他刚刚经历了第三次,也是最难的一次压力测试。这一次,雷烈模拟了敌方可能拥有的、远超目前已知水平的主动探测和反制能力。他的“回响”模型在测试中数次濒临崩溃,标记被识别,逻辑炸弹被提前触发,反向注入通道被反向追踪……

(沈怀安内心:不行…还是不够隐蔽…稳定性也差…)

失败的提示再次亮起,沈怀安一拳砸在桌面上,指骨传来一阵刺痛,却远不及心中的焦灼。他知道外面正在发生什么,知道整个“启明”都因为供应链的问题而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他们寄予厚望的“回响”项目,却卡在了这里。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通讯器亮起,是白瑾发来的一份最新理论推导文件,并附言:“尝试用‘混沌熵增’模型重新构建标记的底层信息结构,或许可以绕过对方的模式识别。附件是初步数学模型,仅供参考,风险自负。”

沈怀安立刻点开文件,里面是极其艰深的数学语言和模型构建过程。他看得有些吃力,但其中关于利用信息本身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来隐藏标记的核心思想,如同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他之前的思维盲区!

(沈怀安内心:混沌熵增…让标记本身成为‘噪音’的一部分?!)

他立刻忘记了疲惫和挫败,抓起笔,在白瑾提供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开始疯狂地重新演算和修改自己的代码架构。他将原本试图“精巧隐藏”的标记,打散、重组,融入了一段看似完全随机、符合环境背景噪音的数据流中,只有通过特定的、基于“镜像”核心算法的“钥匙”,才能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追踪信息。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思路转变!他不再追求“隐藏”,而是追求“融合”!

时间在笔尖和键盘的敲击声中飞速流逝。窗外天色由暗转明,又渐渐染上夕阳的余晖。

沈怀安不知道自己演算了多少草稿,重构了多少次代码。他眼中布满血丝,嘴唇干裂,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终于,在夜幕再次降临时,他完成了新版本“回响”模型的重构。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指,启动了第四次,也是他自己加试的、基于白瑾新理论的模拟测试。

沙盘环境中,攻击依旧凶猛,对方的反制能力被模拟到极致。红色的数据流如同狂暴的巨浪,不断冲击、探测、分析。

当回收信号再次建立时,新版“回响”启动。

那携带了标记的信息,不再是一段精心伪装的“密文”,而是化作了一片看似毫无意义的、与周围环境噪音完美融合的“混沌之云”,顺着回收通道,悄无声息地流淌而去。

屏幕上,攻击成功的红色标记依旧亮起。

一秒,两秒,三秒……

没有警报!没有反制!代表反向标记的蓝色光点,虽然微弱,却持续而稳定地在攻击路径的尽头闪烁着,清晰地标注出了敌方“数据接收池”的模拟位置!

成功了!

这一次,标记成功地潜入了敌方系统,并且没有被发现!

(沈怀安内心:成功了!真的可以!)

巨大的狂喜和如释重负的感觉瞬间淹没了他。他几乎是瘫软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脸上却露出了一个疲惫至极,却灿烂无比的笑容。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测试数据和新的模型架构打包,发给了雷烈和白瑾。

几分钟后,他的通讯器响起,是雷烈直接接入的语音。

“报告我看过了。”雷烈的声音依旧沉稳,但沈怀安能听出其中一丝难以掩饰的波动,“干得漂亮,怀安。你和白瑾教授的这次结合,突破了最关键的瓶颈。”

(沈怀安内心:雷叔…他肯定了!)

“项目组会立刻基于你的新模型,进行更全面的测试和优化。”雷烈继续说道,“你,现在立刻,马上去休息。这是命令。”

“是!雷叔!”沈怀安大声回应,这一次,声音里充满了力量。

他关闭电脑,走出书房。客厅里,苏晴正忧心忡忡地等着,看到他出来,连忙迎上来。

“怀安,怎么样?你雷叔刚才来消息,说让你必须休息……”

沈怀安看着母亲担忧的脸,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妈,我没事。项目…有突破了。”

苏晴愣了一下,随即眼中涌上欣慰的泪光,她连忙擦掉,拉着沈怀安往餐厅走:“突破了就好,突破了就好!快,妈给你热了汤,一直温着呢,你喝点再睡。”

喝着母亲熬的、带着家的温暖的汤,沈怀安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供应链的危机尚未解除,敌人的反扑只会更加猛烈。

但至少,在这片弥漫的“迷雾”中,他们终于点亮了一盏微光。

这盏微光或许还很微弱,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凝聚了即将破晓的力量。

“回响”已初现峥嵘,只待那石破天惊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