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的陷落与臣服,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其引发的涟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欧罗巴大陆。元老院的使节、溃兵的哭嚎、商船的传闻,都在诉说着一个恐怖的事实:一支来自世界尽头的、拥有雷霆之威与鬼神之勇的东方大军,已经摧毁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军团,并将他们的皇帝与元老院踩在了脚下。
然而,对于刘衍和他的大汉帝国远征军而言,征服罗马,仅仅是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欧罗巴大陆的版图,在贾诩等人拼凑的地图上逐渐清晰——高卢的森林、不列颠的浓雾、日耳曼的黑森林、伊比利亚的群山,以及更东方那片广袤无垠的、被游牧民族盘踞的平原。
“陛下,罗马已定,然欧罗巴诸族,蛮性未驯,其地广人稀,部落林立,正宜传檄而定,或犁庭扫穴!”贾诩在新的西洋都护府(暂设于罗马)内,向刘衍进言。
刘衍站在重新绘制的巨幅欧亚地图前,目光如炬。他深知,仅仅是迫使罗马臣服,并不能真正掌控这片大陆。必须趁热打铁,以绝对的力量,将大汉帝国的龙旗插遍欧罗巴的每一个角落,彻底瓦解任何可能再起的抵抗意志。
“传朕军令!”刘衍的声音回荡在原本属于罗马皇帝的议事厅内,“以西洋都护府为根基,兵分四路,扫清寰宇!”
第一路:北定高卢与不列颠(由张飞、徐庶统领)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率领以重步兵和弩兵为主的军团,沿罗马古道北上,进入高卢(今法国)。此时的高卢,罗马化程度较深,但统治已然松动。面对唐军,一些城市试图抵抗,但在汉军强大的攻城能力和张飞那狂暴的冲锋面前,纷纷瓦解。徐庶则发挥其长项,拉拢高卢贵族,许诺保持其部分特权,迅速稳定了局势。随后,大军跨越海峡,登陆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部落和残存的罗马驻军,在汉军面前不堪一击。张飞在岛上最北端立碑,刻“大汉北境”而还。徐庶则在伦敦(伦底纽姆)设立据点,管理两地。
第二路:东征日耳曼与多瑙河(由关羽、赵云统领)
这支由大汉最精锐骑兵和步兵组成的军团,目标直指莱茵河与多瑙河防线以外的日耳曼尼亚。这里的日耳曼部落素以勇悍着称,且从未被罗马彻底征服。关羽发挥其威震华夏之勇,赵云则以精妙骑射和机动战术应对日耳曼人的散兵游勇。汉军并非一味强攻,同样采取分化策略,联合一些部落打击另一些。大军一路东进,扫荡了众多日耳曼部落,兵锋直抵易北河,甚至更东方的维斯瓦河,将无数日耳曼部落纳入了朝贡体系。随后,他们沿多瑙河向东清剿,将盘踞在此的哥特人、汪达尔人等部族或击溃、或收编,打通了前往黑海的通道。
第三路:南平伊比利亚与北非(由张辽、戏志才统领)
张辽用兵迅猛如风,率军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这里的抵抗相对薄弱,残余的罗马势力与本地部落无法组织有效防御。张辽快速横扫半岛,直抵直布罗陀。戏志才则负责后勤与招抚,迅速将这片富饶的土地纳入管辖。随后,张辽军团渡过海峡,进入北非。此时的北非,汪达尔人正在此建立王国。面对大汉帝国兵锋,汪达尔人试图以骑兵优势对抗,却在大汉具装骑兵和强弩面前损失惨重。汉军收复了迦太基等名城,将大汉帝国的疆域扩展到了地中海南岸。
第四路:君临巴尔干与东地中海(由刘衍亲自坐镇,贾诩谋划,典韦、许褚护卫)
刘衍坐镇罗马,总揽全局,同时派遣将领,清剿巴尔干半岛的残余抵抗势力,并派遣舰队,巡弋东地中海,接收塞浦路斯、克里特等岛屿,并与已在叙利亚、埃及等地站稳脚跟的陆路军(由部分留守的赵云部将统领)会师,彻底巩固了对罗马帝国原有东方行省的统治。
整个征服过程,并非简单的军事碾压。大汉帝国远征军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
· 以夷制夷: 大量使用归附的罗马辅助部队、日耳曼雇佣兵、乃至北非的摩尔骑兵作为前锋和驻防力量。
· 文化包容: 不强行改变当地信仰(对基督教、犹太教等采取宽容政策),但大力推行汉字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和交流工具,传播儒家思想与大汉律法。
· 经济纽带: 利用庞大的舰队和修复的罗马道路系统,重新打通并强化了东西方贸易。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断运往欧洲,而欧洲的白银、琥珀、玻璃器皿、乃至新的动植物物种(如葡萄的新品种)也流入大汉。
· 行政革新: 在重要区域设立都督府或羁縻州,派遣流官与当地贵族共同治理。开办学院,吸引欧洲贵族子弟学习大汉文化。
欧罗巴的归心
历时数载,烽烟渐熄。从大西洋沿岸到黑海之滨,从北海的寒风到地中海的阳光,欧罗巴大陆的主要区域,已然飘起了大汉帝国的龙旗。旧的罗马秩序被打破,一个以大汉帝国为核心、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的新秩序正在建立。虽然边远地区仍有零星的抵抗和部落冲突,但已无法撼动大局。
在罗马城重新修缮一新的巨大广场上,刘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与受贡仪式。来自高卢、不列颠、日耳曼、伊比利亚、北非、巴尔干、乃至更东方草原的代表,身着各式服装,带着各自的贡品,匍匐在龙旗之下,用各种语言山呼万岁。
望着眼前这万邦来朝的盛景,刘衍知道,一个前所未有的、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已经在他的手中成型。这不仅仅是军事征服的胜利,更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开端。
他转头看向身边,关羽、张飞、赵云、张辽、典韦、许褚……这些跟随他一生征战的老将,虽鬓发已白,但眼神依旧锐利。贾诩、徐庶、戏志才等谋士,则平静地看着他们亲手参与缔造的这一切。
“诸卿,”刘衍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圆满,“我们的征途,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
大海被他征服,大陆被他踏遍。已知世界的边界,已被龙旗所覆盖。
“探索者号”静静地停泊在台伯河口,它不再需要驶向未知的远方,因为它来自的地方,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刘衍,这位穿越者,以他超越时代的眼界与魄力,带领着一群闪耀时代的英豪,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汉土;率土之滨,莫非汉臣。
一个属于大汉的、真正的全球化时代,降临了。而他的传奇,也随着商旅、使者和移民,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永恒的神话,直至时间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