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章暴喝一声,手中长枪如毒龙出洞,使出一招
“流星赶月” ,枪尖后发先至,瞬间追上刺客背心!
“噗嗤”一声,长枪透胸而过。
刺客头头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胸前冒出的枪尖,轰然倒地。
头头毙命,剩余的刺客顿时斗志全无,发一声喊,四散想要逃入山林。
王彦章和十四名兄弟怎么会让他们逃走,追上去又是一阵缠斗,很快打都生消失。
所有刺客无一幸免。
秦道上前抱拳:“多谢王义士相救!在下秦道,护卫张博文张大人入京。”
王彦章回礼,声如洪钟:“不必多礼。王某也是受人所托,还是先去看看张大人安好吧?”
这时,张博文才战战兢兢地掀开车帘,面色苍白但强自镇定:
“多谢壮士相救!若非壮士,老夫今日必遭不测。”
王彦章拱手:“张大人清名,王某素有耳闻。此地不宜久留,若大人不弃,王某愿护送一程,直至京城。”
张博文感激道:“如此,有劳壮士了!”
秦道看着王彦章那杆仍在滴血的长枪,以及他那十四名沉默却行动迅捷的兄弟,
心中暗道:‘此人武艺高强,他这些兄弟亦是如此,绝非常人,还有韩大哥的刀怎么会在他手上,回头还要找他问问。’
金陵城打更人,敲完三更天的更。
打更人刚走过去,他身后黑暗的阴影里跳出来数个人影,他们穿梭在整座金陵城的大街小巷。
在他们离开后,墙上树上,还有些人家的门上的都会出现一张白底黑字的造纸之法。
不光如此,他们院子里也被丢了数张造纸术。
一夜过去,一个起早倒尿桶的妇人,打开自家院门,她并没有看到门上贴着的造纸之法。
但她看到了门前路上散落的纸张。
她有些好奇嘴里嘟嘟囔囔:“谁家败家子把这么洁净的纸扔在地上!”
或许是夜里有风,把纸吹翻了面,所以他看到的只是一张空白的纸。
弯下腰去捡,才发现远处还有,再看向远处还有,整条巷子全都是散落的白纸,稍一愣,捡起来,又嘟囔了一句
“败家子,捡回去给我家志远练字!”
只是等他捡起来去擦背面的灰尘时,见到最上面三个大字,她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造纸术......”
儿子说爹娘送他去学堂读书,他再回来教爹娘识字。
他家儿子志远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去学堂认识一个字,回来就会教他们两口子。
虽然妇人做不了文章,但认识不少字,看了一遍纸上的内容,提着的尿桶“咣当”倒在了地上。
她丝毫不顾,大喊大叫的折返冲回家!
“志远他爹,志远,志远,快起来,不好了!”
妇人的嗓子是这条巷子最大的。
她这一嗓子把那些刚起床,或是刚想起床,以及不想起床的人,还有睡着正香的人全都叫了起来。
那些已经起床的人,打开院门探出脑袋正准备问妇人发生什么事了,妇人已经跑回了自家院子。
而且他们也看到了门上贴了一张纸,不是所有人都识字的,不懂就来妇人家问。
志远正准备读书,也被老娘吓了一跳,担心老娘,快速跑了出来。
“娘 !娘!怎么了?”
妇人直接把造纸书递到志远手里。
“儿子,你快看看,快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不是造纸术?我是不是在做梦看错了?”
妇人觉得有了造纸术,她就可以造纸给儿子用了,丝毫没想过官府会不会允许。
志远见母亲没事就拿起母亲递过来的纸,并安慰母亲
“娘你别急,我先看看!”
志远爹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站在志远身后,看着纸上的字,听着志远念
“造纸术,秸秆造纸法,把麦秆切成小段放进石灰水中浸泡半月,取出放进锅里加入草木灰蒸煮,蒸煮完成清洗秸秆,清洗完的秸秆捣碎制成纸浆.........”
随着志远的念读,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张在自家们上揭下来的造纸术。
而这一幕不光在志远家,出现在京城每家农户家中。
没错,杨岚并没有往显贵商贾家里投放造纸之法,重点放在了百姓居住之地。
金陵城在这天早上沸腾了。
不是所有上早朝的官员都住在宫墙角。
也有官员是和贫民住在一起的。
所以他们早起上朝的时候在路上也见到了满街的散落的造纸法之术。
此刻三品侍中张举坐在轿子里手里攥着一摞造纸之法,来到宫门口从轿子里出来,神情严肃,内心却是惊涛澎湃。
刚走到自己排队上朝的位置,旁边的官员看到他手中之物十分好奇,正准备问张举手中拿的是何物。
就听到宫门口太监尖着嗓子喝道
“上朝!”
原本还站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官员,瞬间安静,排着队进入宫门,进入泰安殿。
没多久梁帝出现坐在龙椅上,众臣朝拜。
拜完还没等大太监刘公公唱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张举第一个匆匆出列。
“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刘公公刚提来气的气,被他这不按套路的奏报给憋的差点岔气。
刘公公瞪了一眼张举,张举拱手低头自没看到。
梁帝的扫视群臣,这张举朝堂上很少发言,今日却违规抢着发言,不由让梁帝有些诧异。
“张爱卿,你有何事,如此着急奏报?”
张举身子在躬三分:“还请陛下恕罪,微臣确有关乎天下,关乎大梁江山社稷之事需要急奏陛下!”
张举是个极其聪敏之人,他很快意识到有人在大街小巷散发造纸传单,定是想让百姓受益,打压纸价,为百姓谋福,而这背后之人又不敢得罪官家。
他担心等到全城荀贵反应过来,搜缴那些散落的造纸之法,那背后之人所作所为就是白搭了, 若是官员在上书禁止百姓造纸,那......
所以他要在所有官员没反应过来之前,让陛下对此事做出定夺,最好是能够允许百姓私建造纸作坊,让大梁也如同大乾一样不再缺少纸张!
张举是知道大乾的很多百姓会造纸的。
“哦?是吗?何事急奏,爱卿且说说看!”
听到关乎天下百姓,大梁江山社稷,梁帝也不由正了正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