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 > 第285章 刘文清原来是这样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章 刘文清原来是这样的人..

...

刘文清还在侃侃而谈,突然觉得气氛不太对劲,见高耀和白听松的一脸看傻子的模样看着他,脸上还带着看好戏的嘲笑。

最主要他们的目光好像是在看他身后。

他下意识回头。

直接和陈北来了个四眼相对,一愣。

不知道大乾有没有:“卧槽.....”

“王兄,我果然没猜错,你果然来了京城!”

刘文清反应很快,瞬间就想到应对之策,反正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高耀和白听松瞪大眼睛。

‘还可以这样?还是刘文清狗啊!’

陈北走进屋:“过年你不回大乾,怎么来金陵了?”

“嗐!我这不是回大乾,路上听说王兄来了京城,还为进士楼题了一首词,我这不就迷路,就来了京都!”

刘文清纯属睁眼说瞎话。

陈北盯着刘文清看了许久。

“在翰林城我怎么没发现你有一张会跑火车的嘴呢?”

“啊?”这个世界没有火车,刘文清有些没听懂陈北在说什么。

高耀沏了一杯茶给陈北端过来,请陈北坐下,脸上尽是笑容。

“王兄坐,喝茶,不用理他,他这家伙贼贱!”

闻言刘文清顿时就不乐意了:“高耀你说谁呢......”

高耀只是摆手:“你先站一边去.....”

继续对陈北有些谄媚:“王兄,你啥时候认识乐音坊的岚音姑娘的,你写的《如愿》能不能教教我们进士楼的姑娘?”

自中午乐音坊上演一场《如愿》歌舞之后,整座金陵城都沸腾了。

乐音坊爆满,门外更的排满了长队。

新唱腔,新歌舞可以说直接打开了金陵城所有人的新大门。

不分男女老幼,特别是那些自命清高,认为烟柳之地是污秽之地的大儒,也纷纷抢着要进乐音坊。

为什么?

因为《如愿》整首词里面全都是能够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

而王维之名也在这一天再次响彻金陵城。

同时王维也多了一个称号“不当人子!”

“什么意思?王兄又有新作了?”

刘文清今日抵达京都太累,回到自家小院就美美的睡了一觉。

睡醒就想着来找高耀他们,本想装个逼,认识王维,没想到逼没装上却被滋了一脸。

“嗯!何止是新作,简直就是大作,王兄《如愿》是不是每一句都是一首诗?”

陈北看了一眼高耀,没想到这么快就暴露了,又暗叹古代文人的脑子真不一般。

见陈北不回答,刘文清又像是个好奇宝宝一样在旁边追问。

“高兄,高兄,什么大作?乐音坊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从没听过?听曲的吗?”

高耀虽然不想理刘文清但还是把《如愿》念了一遍,因为那唱腔他不会。

刘文清听完整个人都有些魔怔,有些傻!

“天啊!王兄,你是妖怪成精了吧!?

走过松间沙路,潇潇暮雨子规声,何妨吟啸啊,相逢却恨匆匆。

这...这...这对仗,这意境,这心境,应该,应该,应该不是两首诗?应该最少三首诗,三首风格各不一?可又环环相扣,王兄实在是太厉害了!”

刘文清所言一点不假,这一句前一段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何妨吟啸且徐行”又出自苏轼的《定风波》

最后一段“相逢却恨匆匆”又出自《江城子》

陈北一愣看向刘文清;‘这刘文清不愧是翰林城有名的才子!’

在揽月楼时,刘文清就代表大乾才子与大梁才子比对,当时虽逊色赵铭轩一筹,但也足以证明他的才华。

此刻,只是听了一遍,就能听出这句话是三首词,实属了不起。

陈北并没有回答,装逼的最高境界,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屋里有人吗?王维王公子是住在这里吗?”

院门外,传来敲门声。

几人同时把头看向门外,高耀管家刘伯正匆匆去打开大门,询问一番后,又关上大门走了进来。

“少爷,他们自称是国子监的学子,奉他们院长之命前来邀请王维王公子明日去国子监入学!”

刘文清、高耀、白听松三人顿时就惊呆了。

国子监那是什么地方,非权贵,非皇家子弟,不是说你优秀就能随便进的,能进国子监的背后关系都不得了,是所有人学子的梦!

陈北有啥?就一个刚来金陵城的穷小子!

还没等三人从震惊中回过神,就又被陈北的回答震的七荤八素。

“不去......”

高耀第一个反应过来,上去捂住了陈北的嘴巴,对刘伯喊道

“去!去!去把他们请进来,就说王维答应了!”

刘伯停顿片刻,还是按照高耀所言,去把门外国子监的来人请了进来。

他们每个人都穿着统一的国子监学子服。

来到大堂,刘伯先是引荐了自家少爷。

进来的三人都无比恭敬,并没有那种高人一等的孤傲。

光是从礼节上不得不说,三人做的十分到位。

“久闻兄长大名,我等多次前往进士楼,欲与兄长结交,怎奈兄长事务繁忙,每次皆空手而归,今日终得一见,实乃我等三生之幸!”

这话说的高耀心里美美的,也是忙拱手,请三人进屋请坐。

三人进屋,高耀又给三人介绍了白听松和刘文清。

没想到这三人也认识白听松和刘文清。

“白兄,中秋夜那首“咏月”让我等敬佩,早想与白兄把酒言欢,不知今晚白兄可愿赏脸与我等一道饮酒赏月?”

白听松也没想到来人会认识他,连忙还礼应承。

轮到刘文清时,陈北原本以为三人会提刘文清的才华,没想到三人用一个极其复杂的眼神看了一眼刘文清后,开口道。

“文清兄文采斐然,在翰林城与大梁才子比对,可圈可点,只是向来行事作风实在让人...令人......难以琢磨。”

陈北饶有兴致的看了刘文清一眼,让这三人说这样的评价,越发证实这刘文清并不像表面这个老实,也不像表面这么简单。

刘文清嘿嘿一笑:“多谢三位夸奖,我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明明三人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不要太贱,他的回答让三人顿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