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诸天体验官:开局就是肆意人生! > 第34章 屿行记成为了最热的话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章 屿行记成为了最热的话题

江屿打开电脑,许红豆拿来纸笔。两人头碰头,热烈地讨论起来:

回馈比例:初步定为单条广告净收益的15%-20%(视广告金额和品牌调性浮动)。

回馈形式:

视频评论区抽奖:最直接,参与度高。

粉丝专属社群福利:针对铁粉群,提供更优先或更丰富的福利。

特殊节日\/纪念日大礼包:在账号周年、粉丝破整数等节点,进行更大规模的抽奖或赠送。

选品原则:

优先选择推广产品本身。

若产品单价过高或不适于抽奖,则选择该品牌旗下其他适合的明星产品或周边。

确保产品质量,维护粉丝权益。

透明度:每次回馈活动,都会在视频或动态中明确说明,

该福利来源于哪条广告的收益,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产品,确保公开透明。

讨论完框架,两人都觉得兴奋不已。

江屿提议:“不如我们录个视频,把我们的想法和这个决定,正式告诉粉丝们?也听听他们的反馈?”

“好啊!”许红豆欣然同意。

两人就在书房的背景前,架起相机。

没有脚本,只有真诚的交流。

江屿清晰地阐述了目前账号的情况,面临的商业合作选择,

以及两人最终决定的“广告收益部分用于购买产品回馈粉丝”的创新模式,

详细解释了初衷、规则和预期。

许红豆在一旁微笑着补充,眼神里满是对江屿这个想法的欣赏和支持。

视频录制得很顺利,江屿稍作剪辑,配上字幕和轻松的背景音乐,当晚就以

【重要通知!关于广告、收益和我们想对你说的话…】为标题,

在“屿行记”和许红豆的账号(粉丝也涨了不少)同步发布。

这条告白兼新政发布视频,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粉丝反响,热烈如火,好评如潮!

视频发布不到一小时,评论区和弹幕就彻底被淹没了:

“我的天!这是什么神仙操作?!用广告钱买产品抽奖给粉丝?!屿哥红豆姐,你们是菩萨转世吗?!”

“哭了!真的被感动到了!第一次有博主这么真诚地把粉丝当自己人!不是割韭菜,是真心实意地分享和回馈!”

“格局打开!这操作太圈粉了!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王道!屿哥牛逼!红豆姐慧眼!”

“哈哈哈哈!以后看广告都有动力了!万一抽中我呢?屿哥放心接!只要是你们筛选过的品牌,我们支持!”

“三赢!绝对的三赢!品牌得到推广,粉丝得到实惠,屿行记得到人心!这商业头脑,不服不行!”

“对比某些只会喊‘家人们上车’割韭菜的博主,高下立判!路转铁粉了!”

“支持!必须支持!以后屿哥的广告,我不仅认真看,还要主动点赞评论转发!为了我的福利,冲啊!”

“这才是顶流该有的担当!粉你们,值!”

评论区成了欢乐的海洋和大型表白现场。

各种“老板大气”、“屿门”、“红豆军”的玩梗层出不穷,充满了欢乐和真诚的祝福。

当然,也有极少数阴阳怪气的声音:

“呵呵,作秀吧?能拿出多少?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就是变相刺激粉丝刷数据吗?套路!”

“年入千万就拿出这点?真抠门!”

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粉丝们有理有据的怼了回去:

“作秀?你做个秀拿出真金白银买产品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

“刺激数据?人家明确说了按收益比例,公平公开透明!总比暗箱操作强万倍!”

“嫌少?你行你上?白送东西还送出错了?键盘侠真难伺候!”

更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商业合作上。

这条视频发布后不到24小时,江屿的工作邮箱和商务联系方式,再次被挤爆!

这次,不仅仅是数量激增,品牌方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变化。

许多之前还在观望或条件没谈拢的品牌,立刻发来了更明确、条件更优厚的合作意向书。

甚至一些之前没有联系过的、调性更高端的品牌,也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大部分品牌方在沟通中都明确表示,非常欣赏并支持江屿提出的“回馈粉丝”模式。

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广告内容的互动性和传播性,

让推广效果更实在、更有温度,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创新之举。

有些品牌甚至主动提出,可以额外提供一批产品专门用于粉丝福利,与江屿的回馈计划形成联动!

面对汹涌而来的合作请求,江屿和许红豆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和议价权。

他们可以更加从容、严格地按照内容调性、品牌口碑、产品品质等维度进行筛选,

只留下真正优质的、双方契合度高的品牌合作。

一些口碑不佳或只想蹭热度的品牌,直接被拒之门外。

“屿行记”的这次创新之举,其影响力迅速超越了自媒体圈层,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媒体关注。

登顶热搜:#旅行博主用广告收益回馈粉丝#、#屿行记创新广告模式#、

#这才是良心博主#等话题迅速登上微搏、抖音等平台热搜榜,

并一度占据榜首位置!阅读量和讨论量以亿计。

众多财经、科技、营销类自媒体和部分主流媒体纷纷撰文分析这一案例:

《“屿行记”破局:用真诚重构创作者-粉丝-品牌三角关系》

《广告收益回馈粉丝:是作秀还是营销新蓝海?》

《揭秘“屿行记”爆火背后的商业逻辑:信任是最大的流量密码》

《网红经济新标杆?“屿行记”模式能否复制?》

在mcN机构、广告公司、品牌营销部门的内部讨论群和行业论坛上,“屿行记模式”成为了最热的话题。

有人赞赏其创新和远见,有人分析其可行性和风险,也有人质疑其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但无论如何,江屿此举,无疑为内容创作者探索商业化路径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新思路,

树立了一个以粉丝为核心、注重长期价值的标杆。

一场由一条真诚的“告白”视频引发的风暴,席卷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