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信念支撑,江屿发展的动力更加澎湃。

要更好地潜伏和支援组织,就必须拥有更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更隐蔽的武装力量。

产业扩张是首要任务。

肥皂生意虽然成功,但产品单一。

江屿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江屿的目光再次投向空间这个宝库和这个时代的需求。

很快,江屿锁定了第二个产品:安全火柴。

火柴是家家户户每日必需的引火之物,市场容量极其庞大。

当时民间多数还在使用落后的火镰火石,效率低下。

洋火虽已传入,但价格较贵,且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容易自燃。

安全火柴的制作技术,主要是药头配方和蘸药工艺,

对江屿而言毫无难度。

空间里有完整的土法和小型工业化生产流程图和化学配方。

主要原料是木材(梗杆)、化工原料(氯酸钾、硫磺、二氧化锰等)。

木材本地可解决,化工原料虽需外购,但用量相对较少,

且江屿空间里有少量储备可用于初期试产和研发更优配方。

化工厂的很多基础设备,如研磨、混合设备,可以与肥皂厂部分共享。

而且火柴和肥皂都属于日用快消品,销售渠道可以很大程度上复用。

说干就干!江屿立刻着手规划火柴厂的建设。

江屿选中了肥皂厂旁边的一块空地。

这一次,江屿决定加大投入。

江屿第一次动用了空间里储存的金条,

通过杜先生的一些关系,秘密兑换成了巨额银元。

这笔钱的注入,使得火柴厂的建设得以高速推进,

能够采购更专业的设备,规模也设计得更大。

与此同时,人员的聚集和武装力量的培养也必须提上日程。

明目张胆地招募军队肯定不行,需要一个合理的幌子。

江屿想到了一个人——宁绣绣的哥哥,宁可金。

这个曾经被自己打服,又对自己隐隐崇拜的耿直青年,

本质不坏,且尚武好斗,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合适人选。

江屿派人把宁可金请到了县城宅子的书房。

“江先生,您找我?”

宁可金如今对江屿是心服口服外加十分敬佩,态度恭敬得很。

“可金,坐。”江屿示意宁可金坐下,“有件事想交给你去做。”

“先生您吩咐!”

“如今我的产业越来越大,厂子、铺子,都容易惹人眼红。

这兵荒马乱的,没点自保的力量不行。”江屿缓缓道,

“我打算成立一个护厂队,名义上就是保护工厂和商铺的安全,

防范土匪流寇。想让你来当这个队长,负责招募和训练人手。

你看怎么样?”

宁可金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他天生就对舞刀弄枪感兴趣,

当个有枪有人的团练教头一直是宁可金的梦想,

只是他爹宁学祥舍不得钱也不支持。

“愿意!俺一百个愿意!”宁可金激动地站起来,

“先生放心!俺一定给您练出一支能打的队伍来!”

“好!”江屿点头,

“人员嘛,优先从咱们厂的工人子弟里招,知根知底,

家里也靠着厂子吃饭,忠诚度有保障。

待遇从优,吃住全包,饷银比照……

嗯,比照县里保安团的标准再高三成!

武器装备我想办法。

你最近就以招募护厂队的名义,去物色人手,

要身家清白、身体健壮、老实肯干的。

先把架子搭起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

宁可金挺起胸膛,干劲十足地去了。

于是,在发展实业和保护财产的完美掩护下,

江屿开始光明正大地积蓄着自己的军事力量。

火柴厂的建设如火如荼,高大的厂房骨架已经立起,

新订购的机器设备正在陆续运来安装。

肥皂厂的产量也再次提升,通过杜先生介绍的一些隐秘渠道,

甚至有少量物资以商品的名义,被运往了更远、更需要的地方。

宁可金的护厂队招募也很顺利。

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不少贫苦农家出身、身体健壮的小伙子。

宁可金本身就有尚武的名声,又是宁家大少爷,招募工作进展迅速。

很快,一支八十多人,并且武器齐全的队伍初步成型,

每天在河滩空地由宁可金带着进行基本的队列、体能和格斗训练,

引得村民纷纷围观,都夸江先生想得周到,这下再也不怕土匪了。

宁绣绣变得更加忙碌,肥皂厂的账目、直营店的管理。

现在又要开始筹备火柴厂的财务和人员架构,常常忙到深夜。

但宁绣绣乐在其中,整个人焕发着一种自信和干练的光彩。

宁绣绣和江屿的默契也越来越深,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往往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那种微妙的情愫在日夜相处和共同奋斗中悄然生长,

只是两人都忙于事业,谁也没有刻意去点破。

江屿则坐镇县城宅院,运筹帷幄。

江屿通过杜先生提供的渠道,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各方面的情报,

本地军阀的动向、政府的政策、周边地区的民生、甚至是一些江湖上的消息。

江屿那个不起眼的肥皂直营店,后院却渐渐成了一个信息交汇的节点。

江屿还做了一件事,利用肥皂生意带来的现金流和空间里的资金,

开始悄无声息地在周边县城和交通要道购置一些房产和土地。

这些产业有的继续开店,有的则只是闲置,看似普通的商业投资,

实则是为未来铺设情报网络和物资中转站做准备。

一切都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表面的平静下往往暗流涌动。

肥皂生意的巨大成功,早已引起了本地势力的眼红。

只是还没有彻底摸清江屿的底细,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县警察局那位收了钱的巡官,最近来照看的次数明显增多,

话语里试探的意味也越来越浓。

江屿知道,随着自己的产业增长,

迟早会触碰到抢蛋糕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这个时代,抢夺对于军阀势力来说,是最直接来钱的手段。

护厂队的建设和扩张,必须加快步伐了。

火柴厂投产后,带来的利润将更为可观,也能吸纳更多人口。

乱世之中,实力才是硬道理。

江屿不仅要赚钱,更要牢牢握住能保护这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