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房之余,江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新作的构思和创作中。

书房里,厚重的窗帘拉上一半,挡住了午后有些刺眼的阳光,只留下一片适合思考的静谧。

书桌上,摊开着几本关于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科普书籍,还有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潦草的笔记和构思片段。

江屿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新建的文档,标题处只有两个字——《时空》。

江屿没有直接动笔写正文,而是先开始构建整个故事的框架和核心设定。

江屿还在其中加入了一些三体的情节设定,将“三体”概念替换为“时空震荡理论”,将“三体文明”重塑为一个存在于不稳定时空褶皱中的“震荡文明”。

这个文明所在的宇宙区域,物理规律并非恒定,而是会随着某种未知的“时空潮汐”发生周期性甚至随机性的剧烈波动,导致他们的科技和文明在“恒纪元”与“乱纪元”中艰难轮回。

而蓝星,一个看似物理规律稳定的“孤岛”,在一次偶然的、人类自己进行的超高能物理实验中,其坐标和存在信号,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火炬,被那个在时空乱流中挣扎求存的“震荡文明”捕捉到了……

“在写什么呢?这么投入。”黄亦玫端着一杯咖啡走进来,轻轻放在书桌上。

江屿从沉思中回过神,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接过咖啡喝了一口:“在给新故事搭骨架。”

“就是你之前说的,带点幻想色彩的?”黄亦玫好奇地凑到屏幕前,看着那些陌生的名词,“时空震荡……震荡文明……听起来很宏大啊。”

“嗯,想尝试点不一样的。”江屿拉着她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简单地跟她讲了讲核心设定,“一个生活在物理规律如同地狱般变幻莫测的文明,发现了我们这个看似平静的‘天堂’,他们会怎么做?”

黄亦玫听得入了神,想象着那个画面,不禁打了个寒颤:“那……太可怕了。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过来吧?”

“这就是故事冲突的起点。”江屿点点头,“而且,面对这样的危机,人类内部会如何反应?

是团结一致,还是分崩离析?是勇敢面对,还是自欺欺人?这里面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人性和哲学思考。”

江屿越说,眼睛越亮。

将另一个世界的瑰宝带来这里,不仅仅是复制,更是一种再创作。

他需要用自己的理解和这个时代的语境,去重新塑造那些震撼人心的概念和情节。

“感觉这会是个很了不起的故事。”黄亦玫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就是……听起来有点费脑子。”

江屿笑了,搂住她的肩膀:“费脑子就对了。好东西,从来都不是轻易能得到的。”

重新坐回电脑前,开始在文档上敲下《时空》的第一部 的暂定名——《时空震荡之兆》。

故事,将从那个疯狂年代,一个对宇宙充满绝望又带着一丝疯狂期待的“地外文明接触”计划开始……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书房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清脆声响。

翌日,华清大学文学院。

江屿刚结束一堂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流变的课程,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润润发干的喉咙,就发现办公室里坐着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魏导?”江屿有些惊讶地看着坐在会客沙发上,正悠闲翻看着一本期刊的魏淑清,“您怎么来了?来学校办事?”

魏淑清闻声抬起头,放下期刊,脸上立刻绽开热情的笑容,站起身伸出手:“江老师!下课了?我这不是专程来等你的嘛!”

两人握了握手,江屿请她重新落座,一边给她倒水一边疑惑地问:“专程等我?是《品三国》的节目有什么问题吗?”

《品三国》系列虽然已经播完,但重播和衍生版权运作还在持续。

“没问题!好得很!收视长虹,口碑坚挺!”魏淑清连连摆手,接过水杯,眼神热切地看着江屿,“我这次来,是代表台里,有个新的项目,想看看江老师你有没有兴趣参与。”

“新项目?”江屿在自己办公桌后坐下,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适当的兴趣。

他对魏淑清和《百家讲坛》节目组是心存感激的。

“对!”魏淑清放下水杯,身体也往前凑了凑,压低了些声音,语气却难掩兴奋,

“台里经过研究,决定依托《百家讲坛》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打造一档全新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暂定名《典籍里的华国》。”

“《典籍里的华国》?”江屿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格局不小。

“没错!”魏淑清用力点头,开始详细阐述,“这档节目,我们不想再局限于一个人、一张讲台、一块黑板的形式。我们打算采用‘戏剧+影视化+文化访谈’的沉浸式呈现方式!”

她越说越激动,用手比划着:“简单来说,就是每期聚焦一部华国历史上的重要典籍,比如《史记》、《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

我们会邀请知名演员,还原典籍创作的历史背景、成书过程,或者演绎其中经典的篇章故事,打造一场场沉浸式的历史‘大戏’!”

“那……我的角色是?”江屿抓住了关键点。总不是让他去演戏吧?

“江老师你的角色至关重要!”魏淑清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我们计划设立一个‘典籍寻访人’或者说‘文化解读人’的核心角色。

在戏剧片段演绎的间隙,由这个‘寻访人’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进历史现场,与古代先贤‘对话’,深入浅出地解读典籍的核心思想、历史价值,以及其对当代华国的深远影响。”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这个‘寻访人’,不仅需要极其扎实的文史功底,能够精准把握典籍精髓,更需要有强大的观众缘、出色的镜头表现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能够将深奥的学问,用通俗易懂又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我们团队思前想后,江老师您,无疑是最佳人选!没有之一!”

这个定位,显然比单纯的讲师要高得多,几乎是整个节目的灵魂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