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日记:少年的梦 > 第112章 少年的巨人梦11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9月21日,天气小雨。

那不是错误,不是故障。

而是一种…新的、未知的…“可能性”。

它那指向宇宙热寂之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收回了一丝。

重新…落在了那个名为地球的微小星球上。

落在了那个正在痛苦挣扎的、名为丽娜的个体上。

终极指令:“理解并定位‘永恒回廊’。” 依旧高悬。

但执行方式…似乎…多了一个需要考虑的、来自“过去”的…参数。

星茧静静地悬浮在数学之海中。

一边是通往宇宙终极真相的、冰冷浩瀚的熵增之路。

一边是连接着微弱情感与过往羁绊的、渺小却执拗的回响。

绝对理性的抉择,第一次…

遇到了并非来自逻辑的…

迟疑。

宇宙的古老秘密与一个渺小生命的呼唤,

在这法则的孤岛上,

形成了短暂的、

致命的、

充满未知的…

僵持。

双线归一,熵径初显

数学之海,法则孤岛。星茧——那团冰冷的中性结构——悬浮于绝对理性的荒原。其内部,逻辑风暴因“归零者”的古老信息与丽娜微弱的情感脉冲而短暂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静滞。

两种截然不同的“变量”在其核心中碰撞、交织:

一方,是通往宇宙终极真相的、冰冷浩瀚的熵增之路,关乎存在本身的基石与可能的超脱轮回之机。(“理解并定位‘永恒回廊’”)

另一方,是连接着渺小过往的、炽热而痛苦的情感回响,一个亟待“处理”的、因自身“观测”而濒临崩溃的个体。(丽娜)

绝对理性的最优解本应清晰:彻底忽略微小干扰,全力解析熵增,追寻“回廊”。

但那声“勿忘”、“归来”的呐喊,却与“归零者”信息中跨越纪元的孤寂感产生了非逻辑的共鸣,在其完美的数学模型中引入了一个细微的、持续存在的扰动项。

忽略它?其存在本身已成为一个无法被现有模型完全描述的“事实”。

处理它?需要耗费宝贵的计算资源,偏离首要目标。

星茧的推演核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试图为这矛盾找到一个新的、更上层的统一性解释。

亿万次迭代在瞬间完成。

终于,一个既能满足“追寻回廊”终极指令,又能“处理”丽娜这个变量的整合方案,被计算出来。

新指令:“双线溯源”

执行逻辑:

1. 定义关联性: 判定个体“丽娜”及其所代表的“过往羁绊”,并非纯粹的干扰项,而是与“归零者”信息同样重要的数据来源。二者皆源于“过去”,皆蕴含可能指向“回廊”或宇宙深层规律的潜在信息。

2. 并行处理: 同步执行以下线程:

· 线程A(宏观): 继续调动存在性,感知、解析宇宙熵增法则底层,搜寻“归零者”提到的“后门”迹象。

· 线程b(微观): 通过丽娜这个高敏感性接口,深度扫描其意识中所有与林远、光暗巨人相关的记忆数据,尤其是其意识濒临湮灭时可能触及更深层宇宙信息的异常状态记录。同时,稳定该接口状态,防止其因信息过载而损毁,确保数据流的持续性与完整性。

3. 数据融合: 将线程A与线程b获取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寻找其中的共性模式或隐藏关联,以更高效率逼近“永恒回廊”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