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镇炊烟米其林 > 第192章 初一:厨房“意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初一:厨房“意外”

大年初一,青川镇是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迎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堂屋里,带着节日的慵懒和暖意。

陈默醒来时,已近中午。他扶着额头坐起身,脸上还带着宿醉的迷茫和一丝……罕见的窘迫。尤其是当看到我端着醒酒汤走进来,以及老爸那带着戏谑和了然的笑容时,他耳根瞬间红透,推眼镜的动作都透着一股不自在。

“醒了?头还疼吗?”我把汤递给他。

“嗯……还好。”他声音有些沙哑,接过汤碗,眼神闪烁,不太敢直视我,显然对昨晚自己“酒后吐真言”的行为记忆犹新,并且深感“数据失控”。

“哼,小子,酒量还得练!”老爸在一旁揶揄,但语气里没了往日的挑剔,反而多了点“自己人”的亲昵。

吃完饭,陈默看了看时间,神色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眼神里多了些郑重。他看向我爸妈,开口道:“叔叔,阿姨,今天……我想带林薇回市里我家一趟,见我父母。他们知道林薇,一直很想见见她。”

堂屋里安静了一瞬。

我心里咯噔一下,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刻,还是忍不住紧张起来。手心微微出汗。

妈妈立刻笑着点头:“应该的,应该的!小陈这么优秀,父母肯定也是明事理的人。薇薇,去换身精神点的衣服!”

老爸没说话,只是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欣慰,有不舍,还有一丝“自家白菜要被猪拱了”的微妙情绪,虽然这头“猪”他现在看着还算顺眼。他沉默了几秒,才粗声粗气地说:“去吧。早点回来。别……别让人家觉得咱们小家子气。”这大概是他能说出的最“通情达理”的话了。

既然爸妈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不能再矜持了,虽然我也很紧张,但是对陈默的爱让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稍作准备,我们就出发了。

车子驶离青川镇,向着一百多公里外的市区出发。一路上,陈默开车很稳,但比起平时,话更少了。我能感觉到他其实也有些紧张。

“那个……你爸妈,有什么特别喜欢或者不喜欢吃的吗?”我试图找话题,也顺便搜集点“情报”。

陈默专注地看着前方路况,回答:“他们偏好清淡、健康的家常菜。但我个人观察,我妈其实暗地里喜欢口味稍重的红烧类,我爸对甜品没有明显抵抗力,尤其是我小时候街边卖的那种老式鸡蛋糕。

我默默记下。清淡健康是基调,但可以适当来点“惊喜”。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驶入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但整洁安静的职工小区。陈默家在一楼,带个小院子。车刚停稳,院门就打开了,一对看起来六十岁左右、衣着朴素但很整洁的叔叔阿姨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期待和笑容。旁边还站着几位显然是亲戚的中年男女,也都好奇地张望着。

“爸,妈。”陈默下车,语气一如既往的简洁,但能听出里面的温度,“这是林薇。”

“叔叔阿姨新年好!各位叔叔阿姨新年好!”我赶紧上前,露出尽可能得体又亲切的笑容,将准备好的礼物递上。给他爸的是两瓶好酒和一些青川镇的特色茶叶,给他妈妈的是一条柔软的羊绒围巾和一些滋补品。

“哎哟,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快进屋快进屋!外面冷!”他妈妈热情地拉住我的手,上下打量着,“这就是薇薇啊!总听小默提起你,真是又漂亮又能干!”

他爸也笑着点头,虽然话不多,但眼神很温和:“欢迎欢迎,路上辛苦了吧。”

几位亲戚也纷纷笑着打招呼,气氛一下子热络起来,但也带着一种初次见面的、善意的审视。

走进屋里,客厅不算大,但收拾得窗明几净,暖意融融。茶几上摆满了糖果、瓜子、水果。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惯例的“查户口”式聊天。问我的工作,问家里情况,问和省城开店的事情。

我尽量落落大方地回答,不卑不亢,偶尔幽默一下,引得大家阵阵笑声。陈默坐在我旁边,大部分时间沉默,但会在我看向他时,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在我描述省城趣事时,适时地补充一两句关键数据,引得他那位做会计的姑姑连连称赞:“小默就是严谨!”

聊了一会儿,他妈妈起身要去厨房准备晚饭。我立刻跟着站起来:“阿姨,我来帮您吧!”

“不用不用!你是客人,哪能让你动手!”

“阿姨,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我笑着说,“我在家也经常下厨,而且在省城就是开餐馆的,别的不会,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再说,我也想让您尝尝我的手艺。”

他妈妈还在推辞,陈默开口了,语气平静却很有分量:“妈,让她帮忙吧。她的厨艺,值得信任的。”

他妈妈愣了一下,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我,终于笑着答应了:“那……那好吧,咱们娘俩一起弄。”

走进厨房,空间不大,但灶具调料一应俱全。这里有不少菜,鸡鸭鱼肉都有,看得出来是精心准备的。

“阿姨,您歇着,指挥我就行。”我系上自带的围裙,麻利地开始处理食材。

起初,她妈妈还有些不放心,站在旁边看着。但当她看到我熟练的刀工,以及对火候、调味料投放时机精准的把握时,眼神从惊讶变成了赞叹。

“薇薇,你这手艺……可真不是盖的!”他妈妈忍不住夸道,“比我们食堂以前的大师傅还利索!”

我一边快速地将腌制好的鱼放入蒸锅,一边笑道:“阿姨您过奖了,就是熟能生巧。”

当我要做一道红烧肉时,她妈妈拿出的是普通的生抽老抽。我笑了笑,从自己带来的袋子里拿出一个小罐子:“阿姨,试试这个,这是我们青川镇自己晒的土酱油,颜色没那么深,但豆香味更醇厚,回口带甜,做红烧肉特别好。”

他妈妈好奇地尝了一点,眼睛一亮:“哎!是这个味儿!小时候的味道!”

随着一道道菜在我手中逐渐成型,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厨房,甚至飘到了客厅。外面聊天的声音渐渐小了,几位亲戚忍不住凑到厨房门口张望。

“哟!这香味!闻着就饿了!”

“这姑娘手艺真不错啊!看着就专业!”

“小默真是好福气!”

他妈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看我的眼神简直像看宝贝疙瘩。

最后,我利用现有的材料,快速做了一个小巧的、撒着桂花蜜的“古法鸡蛋糕”改良版,作为餐后甜点。

当所有菜肴被端上桌时,满满一桌子,色香味俱全,既有家常的温馨,又不失专业水准。清蒸鱼火候恰到好处,鱼肉鲜嫩;红烧肉色泽红亮,软糯不腻;白切鸡皮爽肉滑;就连最简单的清炒时蔬,也翠绿欲滴,锅气十足。

“叔叔,阿姨,各位叔叔阿姨,家常便饭,大家尝尝合不合口味。”我谦虚地说。

众人早已被香气勾得食指大动,纷纷动筷。

“嗯!这鱼蒸得真好!又嫩又鲜!”

“这红烧肉绝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比我做的好吃多了!”

“这青菜怎么炒的?这么绿这么脆!”

赞叹声不绝于耳。他爸爸此刻也连着夹了好几筷子菜,频频点头。他妈妈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给我夹菜:“薇薇,辛苦你了!快多吃点!”

那位做会计的姑姑对着陈默说:“小默,你这女朋友找得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数据选的就是靠谱!”

陈默看着被众人夸赞、有些不好意思的我,嘴角微微上扬,推了推眼镜,眼底是清晰可见的骄傲与温柔。他低声对我说:“满意度100%。方差为零。”

我忍不住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一下,这人,什么时候都不忘他的数据!

这顿年初一的晚饭,在无比融洽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我知道,我成功通过了第一次“见家长”的考验,不仅用厨艺征服了他们的胃,更用真诚和能干赢得了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