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 > 第134章 离开的人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05 年夏天,利兹的空气里带着雨后青草的湿润味。秦川在城北的一家私人会所见到特里·维纳布尔斯。老头子刚退休一年,看上去比当教练时轻松许多,但眼睛依旧锐利。

两人刚坐下没多久,秦川便听维纳布尔斯随口说:“有人找我去帮国家队,当个助理。”

秦川愣了愣,笑着摇头:“老头子,你还是离不开足球啊。可说实话,英格兰国家队,不见得是个好去处。换谁去,都像走进风暴中心。”

维纳布尔斯哈哈一笑:“你说得没错。可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法彻底离开这玩意儿。”

秦川抿了一口红酒,眼神微微眯起:“特里,要是真想继续忙,不如来利兹吧。青训营需要方向。您来当顾问,不仅能帮孩子们,也能帮俱乐部立基石。等哪天我们拿到联赛和欧冠的双冠,我会亲手在青训营门口立一尊你的塑像。”

维纳布尔斯手里的酒杯微微一顿,笑容却慢慢收敛。他盯着秦川,像是看到了什么:“你啊,总能把未来说得让人心动。”

秦川摊开手:“这是认真的邀请。国家队不会给你留下什么,利兹会。”

短暂的沉默后,维纳布尔斯忽然换了个话题,语气轻飘飘,却带着点试探:“那你呢?有没有想过,考个教练证,亲自去执教?”

秦川一怔,差点没把酒喷出来:“我?我是老板啊。考教练证,去指挥国家队?您这是在拿我开玩笑吧。”

维纳布尔斯摇摇头,眼神锋利:“不一定是玩笑。你站在场边的眼光,我记得清楚。你看球员时的那种细节,不是一般老板能随口说出来的。你要真肯去学,凭你的悟性,不比那些正经科班的差。”

秦川沉默了一下,笑着摇摇头:“老头子,你这是想让我一手操两份活?我当老板刚带利兹联拿到了欧冠回来,现在还要当教练?恐怕球迷会笑死。”

维纳布尔斯却认真起来:“有时候,最疯狂的想法,才是改变的开始。英格兰国家队需要的,也许就是一个敢想的疯子。”

窗外雨丝落下,顺着玻璃滑成细长的水痕。秦川靠在椅背上,半真半假的叹息:“那等哪天利兹拿到三冠王,我再考虑是不是该去考个证。”

维纳布尔斯大笑,举起杯子:“那我可等着见证你这一天。”

维纳布尔斯忽然笑了笑,眯起眼睛:“你刚才说,要是我去青训营帮忙,将来给我立个塑像。那要是我不去呢?是不是就没我什么事了?”

秦川愣了一下,随即摇头,笑容真诚:“那当然也有。谁也不会忘记 03\/04 赛季,你带领利兹联拿到的双冠——英超和联赛杯。那是把球队从废墟里拉回荣耀的第一个脚印。”

维纳布尔斯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眼神里有一抹亮光:“你这话,比什么承诺都好听。”

秦川也举起杯子,和他轻轻碰了一下:“所以,顾问也好,不顾问也好,你永远是利兹历史的一部分。”

老人笑了,笑容里有一丝久违的自豪。他慢慢抿了一口酒,像是终于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

八月初的马德里,伯纳乌的发布厅人满为患。白色幕布缓缓拉开,卡尔德隆亲手举起一件全新的 11 号球衣,身旁的阿尔扬·罗本露出青涩却自信的笑容。闪光灯一瞬间点亮全场,仿佛为他提前铺设了一条星途。

“皇马需要世界上最具突破力的边锋,而今天,我们迎来了阿尔扬·罗本。”

卡尔德隆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胜利者的骄傲。巴萨因为陈韬的签约占尽了夏天的风头,如今皇马终于可以回敬一招。

《马卡报》当晚就敲下标题:

“皇马的答案:罗本来了!”

版面上,罗本身披白色战袍,表情稚嫩而坚毅。

而《阿斯报》的口吻则明显带着酸味:

“皇马为一个欧冠冠军边锋付出的代价是——2500 万英镑现金 + 迈克尔·欧文 + 五名青训球员的优先权。利兹联用一个边锋,换来了一堆未来和一个‘玻璃人’。”

评论写得不留情面:“欧文在皇马连稳定首发都得不到,我们的新科欧冠得主却想要,而皇马却真真实实的得到了一个世界级的边锋。”

同一时间,利兹的伊兰路也没有沉默。

秦川与贝尼特斯并肩走进新闻发布厅,背后的大屏幕上,迈克尔·欧文身披利兹联战袍,背号清晰醒目19号。

贝尼特斯直言不讳:“迈克尔知道皇马不适合自己,但他愿意接受在利兹的轮换定位。这正是冠军球队需要的奇兵。”

秦川只是淡淡一笑:“我们放走了一位边锋,换来了一位射手和未来。球队要走得长远,必须懂得取舍。”

《泰晤士报》第二天的评论直接点题:

“利兹没有失去,他们换来的是选择。”

三天后,意大利传来确认消息:

武齐尼奇正式加盟罗马。

《米兰体育报》写道:“罗马得到了他们渴望已久的前锋,据悉转会费在 1200 万欧元上下。而与利兹的良好关系,也让这笔交易变得顺利。”

巴塞罗那的新闻发布厅里,镁光灯闪成一片。

拉波尔塔亲手为阿比达尔递上红蓝战袍,转会费 2000 万欧元的数字在大屏幕上闪烁,球迷高喊着:“欢迎来到诺坎普!”

可真正引爆话题的,却不是法国后卫,而是合同里的那份附加条款——利兹联获得了蒂亚戈·莫塔的所有权。

消息一经公布,西班牙与英国媒体立刻炸开了锅。

《每日镜报》讽刺地写道:“秦川似乎有一种特别的癖好——收集玻璃人。”

报道里点名了三个人:伍德盖特、欧文、莫塔。

“一位英格兰中卫,天赋顶级却常年养伤;一位英格兰金童,速度锐减、肌肉问题不断;现在又来了一个膝伤反复的巴萨弃将。”

《马卡报》则语带调侃:“利兹联不是在建队,而是在开设康复中心。”

面对这些声音,秦川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在他的眼里,莫塔不是“玻璃人”,而是等待打磨的宝石。

贝尼特斯在随后的记者会上更是开诚布公:“未来属于他,但现在,他需要在成年联赛里完整地打一个赛季。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兑现天赋。”

很快,利兹就宣布:莫塔将被立即租借去比利时的亨克。

消息传出时,媒体仍在摇头,有人直言:“这是浪费时间。”

可在秦川看来,这只是布下一枚安静的棋子——或许几年后,它会改变欧洲的格局

最后一桩转会带着几分温情。

阿斯顿维拉官方宣布:加雷斯·巴里重返伯明翰。

他们几乎掏出了与利兹当初收购时相近的转会费,只为把这位青训宠儿带回家。

伯明翰机场的球迷举起横幅:“欢迎回家,队长!”

秦川在内部会上只是笑了笑:“有些人,属于某个地方。放手,也是成全。”

短短一周,利兹联完成了夏窗最戏剧性的运作:

送走罗本、武齐尼奇、阿比达尔、巴里,迎来欧文与莫塔。

阵容看似变动巨大,却依旧保持了恐怖的竞争力。

第二天的欧洲报纸几乎被利兹与皇马的交易刷屏:

《卫报》:“罗本去了皇马,但利兹得到了欧文和莫塔,阵容宽度和未来潜力并未下降。”

《阿斯报》:“皇马付出高价,得到的是世界级的突破手。”

《米兰体育报》:“秦川在转会桌上的手腕,非常像一个商人。”

利兹联 2005 夏季一线队名单(26人)

门将(3人)

1号 保罗·罗宾逊(24岁,英格兰)

12号 彼得·切赫(23岁,捷克)

30号 斯科特·卡森(19岁,英格兰)

中后卫(5人)

5号 内马尼亚·维迪奇(23岁,塞尔维亚)

15号 乔纳森·伍德盖特(25岁,英格兰)

24号 加里·卡希尔(19岁,英格兰)

4号 陈子川(21岁,中国)

25号 乔里昂·莱斯科特(22岁,英格兰)

边后卫 \/ 边翼卫(5人)

2号 加里·凯利(31岁,爱尔兰)

3号 孙续洋(26岁,中国)

22号 塞尔吉奥·拉莫斯(19岁,西班牙)

23号 阿什利·扬(20岁,英格兰)

13号 麦孔(24岁,巴西)

中场(6人)

6号 克劳德·马克莱莱(32岁,法国)

18号 欧文·哈格里夫斯(24岁,英格兰)

14号 哈维·阿隆索(23岁,西班牙)

16号 迈克尔·卡里克(24岁,英格兰)

8号 詹姆斯·米尔纳(19岁,英格兰)

20号 卢卡·莫德里奇(19岁,克罗地亚)

边锋 \/ 攻击型中场(4人)

7号 弗兰克·里贝里(22岁,法国)

10号 罗纳尔迪尼奥(25岁,巴西)

11号 阿兰·史密斯(24岁,英格兰)

17号 阿伦·列侬(18岁,英格兰)

前锋(3人)

9号 迪迪埃·德罗巴(27岁,科特迪瓦)

19号 迈克尔·欧文(25岁,英格兰)

21号 迪尔克·库伊特(25岁,荷兰)

利兹联训练基地,午后的阳光照在球场上。

切赫扑出米尔纳一脚劲射,队友们哄笑着冲上去拍他的头开玩笑。没人再怀疑,这个23岁的捷克门将,已经是利兹联的头号选择。

罗宾逊站在门柱旁,双手插腰,脸色有些复杂。几分钟前,克莱尔刚把传真递到他手里——来自热刺,1200万英镑的报价,附带主力门将的承诺。

“去伦敦,踢主力,还是留在这里,坐板凳?”罗宾逊心里不断权衡。

他当然知道,切赫是天才,状态稳定,欧冠决赛的神扑更是抢尽风头。自己如果留下来,或许只能当二号门将。可利兹现在是冠军之师,英超、欧冠的舞台,比热刺要大得多。

更矛盾的是——他舍不得离开。这里有他从青训开始的记忆,有史密斯和米尔纳的笑声,有秦川那种让人安心的掌控感。

傍晚,秦川在办公室接见了他。罗宾逊开门见山:“主席,我,看到了热刺的报价。”

秦川端起茶杯,淡淡一笑:“我知道。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热刺能给你主力位置,但利兹能给你冠军,而且也会给你和热刺一样的工资待遇,你要想清楚,你更想要哪一个。”

罗宾逊沉默了几秒,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