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第一物流供应商 > 第135章 江南隐忧与“晒盐法”的意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江南隐忧与“晒盐法”的意外

“八幡”的木牌如同一声阴冷的战鼓,敲响了南进的序曲。江南水网密布,漕运发达,但也意味着势力盘根错节,水匪湖寇多如牛毛。“八幡”组织选择在那里亮出獠牙,显然是看准了林凡陆路强势、水路薄弱的命门。

王伟急得嘴角又冒起了火泡,哑着嗓子在书房里转圈:“凡哥!怎么办?江南可是块肥肉,咱们的报纸、标准货物,要是能打通江南水陆联运,那业务量能翻着跟头往上涨!可现在……这‘八幡’阴魂不散,上来就给我们个下马威!”

林凡摩挲着那块粗糙的木牌,眼神冰冷:“他们这是在划地盘,也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如果我们退缩,不仅江南市场拱手让人,他们还会得寸进尺,甚至卷土重来,威胁长安。”

“那咱们就打过去!”石柱瓮声瓮气地说道,脸上满是煞气。

“打,是肯定要打。但不能蛮干。”林凡沉吟道,“江南不同于长安,我们人生地不熟,强龙难压地头蛇。何况对方隐藏在暗处,与当地水匪勾结。我们需要一个切入点,一个既能站稳脚跟,又能摸清对方虚实的切入点。”

他看向王伟:“胖子,我们之前在江南,有没有已经建立的联系,或者可以合作的商户?”

王伟挠了挠头,翻出他的小本本:“有倒是有几家,主要是通过报纸广告接触的,规模都不算太大。对了!扬州有一个姓沈的丝绸商人,叫沈万千,之前多次在咱们报纸上登广告,效果很好,对咱们的模式很感兴趣,还来信询问过能否合作在扬州开设‘大唐速运’分号的事情。”

“沈万千……”林凡记下了这个名字,“这是个机会。你立刻以‘唐驰道营造社’和《长安日报》的名义,给他回信,表达合作意向,并派出一个精干的小组,携带一批货物和报纸样本,前往扬州,与沈万千具体洽谈!明面上是商业合作,暗地里,石柱你派几个机灵的好手随行,负责探查那伙水匪和‘八幡’的底细!”

“是!”王伟和石柱同时领命。

“此外,江南盐铁之利,冠绝天下。”林凡目光深邃,“尤其是盐。如果我们能在盐业上找到突破口,无论是作为商品,还是作为结交当地官商的筹码,都大有可为。”

提到盐,正在旁边研究晚上吃什么的朱黑胖耳朵立刻竖了起来,凑过来道:“盐?凡哥,说到盐,俺正想跟你汇报呢!俺前几天试着用你上次说的那种……嗯,‘提纯’的法子,处理了一下从登州运来的那些粗海盐,你猜怎么着?弄出来的盐,雪白雪白的,一点苦味都没有!比官盐铺子里卖的青盐还好哩!”

原来,上次宴席后,朱黑胖对登州的海货念念不忘,特意又弄来了一些粗海盐(古代海盐杂质多,味道苦涩),想起林凡曾经提过一嘴的“溶解、过滤、结晶”的概念,便用细纱布过滤盐水,又用大锅慢慢熬煮结晶,歪打正着,竟然弄出了一小罐品质极佳的白盐!

林凡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他拿起那罐白盐,仔细看了看,又沾了点尝了尝,果然咸纯无比,毫无涩味!

“黑胖!你立大功了!”林凡用力拍了拍朱黑胖的肩膀,“你这法子,叫什么?”

朱黑胖被拍得龇牙咧嘴,嘿嘿笑道:“俺就是瞎鼓捣,还没起名呢……要不,叫‘黑胖净盐法’?”

林凡和王伟同时扶额。这名字也太……接地气了。

“叫‘**林氏晒盐法**’吧。”林凡一锤定音,“不过,你这熬煮的法子,费时费柴,成本太高。我们可以改进一下!”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炭笔,在纸上简单画了起来:“我们在海边找一片平整的滩涂,修建成一格一格的‘盐田’。引入海水,利用日光和风自然蒸发水分,让盐分浓缩。等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再将浓盐水引入结晶池,继续曝晒结晶!这样就可以大规模、低成本地生产高品质海盐!”

王伟听得眼睛发直,仿佛看到了无数的盐山和铜钱在向他招手:“我的亲娘嘞!这……这要是搞成了,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啊!盐铁专营,咱们要是能提供这么便宜又好的盐……”

林凡摆手打断他:“盐业是朝廷专营,我们不可能直接售卖。但我们可以与朝廷合作!以技术入股,或者承包部分生产,为朝廷提供优质的盐!这其中蕴含的政治和商业利益,远超寻常买卖!”

他越说越兴奋:“而且,晒盐法需要大量的滩涂和人手,这正好可以作为我们切入江南沿海地区的绝佳理由!我们可以先在登州,或者江南沿海寻找合适的地点,建立试点盐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计划瞬间清晰起来!一方面,派商业小组去扬州,与沈万千接触,打通商路,暗中调查。另一方面,着手准备晒盐法,以此为敲门砖,与江南沿海的地方势力乃至朝廷盐铁司建立联系!

“墨先生!”林凡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墨方,“这盐田的规划、水闸的设计,恐怕又要劳烦您了。”

墨方微微颔首:“林县男放心,晚生对水利工程亦有涉猎,设计盐田不难。”

“好!王伟,你立刻着手筹备去扬州的小组,人员要精干,货物要精选,特别是多带些我们的报纸和水泥样本!石柱,挑选护卫,务必保证小组安全,并暗中展开调查!黑胖,你继续改进你的……不,是我们的‘林氏晒盐法’,尽快拿出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流程!墨先生,盐田的设计就拜托您了!”

众人领命,纷纷行动起来,干劲十足。

朱黑胖更是如同打了鸡血,一想到自己的“厨余实验”竟然能关系到“泼天的富贵”,激动得连夜跑去厨房,对着那罐白盐拜了又拜,嘴里念念有词:“盐爷爷啊盐爷爷,您可得保佑俺老朱的法子管用,到时候俺天天给您上供肥肉……”

过了几日,前往扬州的小组准备就绪,即将出发。临行前,王伟拉着小组负责人,反复叮嘱各项事宜,特别是KpI考核标准,哑着嗓子说得对方头皮发麻。

林凡亲自为小组送行,勉励了几句。看着车队消失在尘土中,他心中清楚,江南之行,绝不会一帆风顺。

果然,仅仅过了十天,扬州方面便有快马传回消息。

消息是石柱派去的护卫用密信传回的。信中称,小组顺利抵达扬州,也与沈万千接上了头。沈万千对合作表现出极大热情,初步洽谈甚为顺利。

然而,就在小组准备考察扬州码头,规划货运路线时,却遭遇了当地漕帮的刁难。不仅码头不许他们靠近,连他们带去的几辆标准马车,也被人暗中破坏了车轮。更诡异的是,沈万千在与他们见面的第二天,家中便莫名其妙失火,虽然扑救及时,未造成太大损失,但显然是一种警告。

密信最后提到,护卫在暗中调查时,在扬州最繁华的街市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标记——一个卖胡饼的摊子,那摊主用来压帐篷角的石头,赫然刻着一个模糊的**船锚**图案!

“八幡”的触角,果然早已深入江南!

林凡放下密信,走到窗前,望向东南方向。

看来,江南这块硬骨头,比想象中更难啃。仅仅派一个商业小组过去,恐怕难以打开局面。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直接的手段,甚至……可能需要他亲自去会一会这江南的牛鬼蛇神了。

(第135章 完